[汽车之家 新鲜技术解读] 在《太阳的后裔》剧情已经发展到15集时,“宋太太”们都在忙着揪心柳大尉的生死。但是我却还被硬生生留在13集的结尾,男二这个“老司机”娴熟地按下了中控台上的车道保持按键,就全情忘我地吻上女二投入甜蜜的二人世界啦……仅仅依靠“车道保持”和“主动制动”功能真的就能像男二一样撩妹完成“惩戒之吻”吗?在此等“智能全自动驾驶技术”看得我目瞪口呆之余,编剧你出来一下我保证不动手!
电视剧里主人公按下车道保持功能按键后,这台捷恩斯就像是被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视频中呈现出的黑暗情况下在城市复杂道路环境中实现自动驾驶并非不可能,只是以目前量产的捷恩斯搭载配置而言,其仅能实现主动制动以及车道保持等功能,视频中长时间的自如驾驶还需依赖未来的全自动驾驶技术。目前,这项技术还受到众多因素阻碍未能普及,我们不妨关上电视剧,看看自动驾驶技术面临哪些问题。
-抗干扰的“感知器官”
无论是现阶段以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为首的辅助驾驶系统,还是已经量产的以驾驶员为核心,部分情况下自动驾驶的技术,乃至将来的全自动驾驶,其作出准确判断的依据同我们通过器官了解这个世界的方法类似,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当然,在汽车上,这些“器官”就变成了雷达、红外线传感器与摄像头。
正是由于它们获取到的各类信息是处理系统做出判断的根本依据,其收集到的信息数量、质量将会直接左右最终判断的准确性。因此,近些年,传感器作为自动驾驶技术中最重要的幕后英雄正在完成不断的进化。
-更快捷的网络
若干年前,当我们的沟通还仅限于打电话、发短信时,普通的2G网络便足矣满足我们的需求。当人们渴望获得更多信息时,微信、视频成为了人们沟通时新的手段,网络也不断升级为3G、4G。车辆对于周边信息的需求目前也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这就对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云技术、V2V、V2C技术的研发,网络成为车与车之间、车与环境间各类信息传输的纽带。换言之,车辆与环境中其他成员的信息传递若因为传输网络存在堵塞,那么,其势必会影响未来全自动驾驶判断的准确性。
-更细腻的的地图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发人员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对主动驾驶系统判断逻辑不断优化,从原来的根据当前路面情况进行反馈,逐渐发展为根据路况提前进行预判,这其中的转变简言之便是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当然,令这一切变为可能的除了稳定、高速的网络外,其幕后英雄还有高精度地图。
传统的雷达、红外线、摄像头收集到的信息只能成为其判断所需的部分条件,处理系统迫切的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或者说未来的处理系统需要对整个行车环境,乃至包括周边建筑物在内的所有环境信息。除了实时交通信息外,高精度地图是能够提供更丰富交通信息的载体,也是为自动驾驶提供预判决策的基础之一。不过由于其他因素,短时间内开放使用权限还有一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