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半小时内充满电 去柏林解读奥迪e-tron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 不仅是效率,还有安全

  前面在聊电池组的部分,我们提到为了保证安全,德国工程师并没有将冷却系统布置在动力电池组中。不过,面对剧烈的撞击,这样还不够。为了引导撞击力,奥迪开发团队在动力电池组中也布置了横纵交错的碰撞能量引导结构。

奥迪(进口) e-tron quattro 2016款 概念版

奥迪(进口) e-tron quattro 2016款 概念版

奥迪(进口) e-tron quattro 2016款 概念版

● 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捆绑销售”

  对纯电动车而言,充电网络的建设速度全球都是难题,大家总说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的,今天常常拿来与充电站对比的加油站建设也是经过半个多世纪后才达到了今天的状态,当然,仅仅是寻求消费者理解还不够,如何提升使用感受才是关键。

奥迪(进口) e-tron quattro 2016款 概念版

奥迪(进口) e-tron quattro 2016款 概念版

奥迪(进口) e-tron quattro 2016款 概念版

奥迪(进口) e-tron quattro 2016款 概念版

奥迪(进口) e-tron quattro 2016款 概念版

  另外有趣的一点是,由于欧洲国家众多,因此充电站建设标准不一,为了减少因为充电接口布置问题,导致有桩无法充电的尴尬,因此e-tron在车身两侧都布置有交流慢充接口。

奥迪(进口) e-tron quattro 2016款 概念版

奥迪(进口) e-tron quattro 2016款 概念版

全文总结:

  如果说几年前讨论纯电动时代如何到来还有其意义,那么今天,车企首脑们口中的争论焦点就应该是如何在纯电动时代布局,赢得这场战争。在技术革新速度远未解决全部用车场景的使用需求时,根据不同环境下消费者的痛点进行技术开发无疑是均衡成本与效果的制胜公式。效果如何,只能通过时间加以验证。(文/图 汽车之家 唐朝 部分图片来自奥迪官方摄影团队)

半小时内充满电 去柏林解读奥迪e-tron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电动车技术
揭秘新车技术
更多精彩内容:
大国筑梦
云车展
向编辑唐朝提问
共3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

e-tron Concept

指导价:暂无报价
级别:紧凑型车
询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