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多问题被陆续解决,一条完整的发动机生产线近在咫尺时,更加令人头疼的问题犹如一盆冷水泼在了每个人的头上。在当时的市场配套环境下,基于薄弱的配套体系,没有国内供应商可以按照满是英文的图纸生产相关的发动机零部件,即便是小到螺栓级别的零部件,都没有相关的制造经验。所以,安徽汽车零部件公司要想控制成本,就只能硬着头皮一家一家去找,直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内供应商在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上已经趋于成熟,它们可以说与奇瑞共同成长,在起步阶段相濡与沫。
首台发动机下线
由此,奇瑞为自己日后发展汽车制造事业打造了基础,也真正开始走向了造车之路。从数据上来看,这台编号为CAC480-000001发动机的动力参数与1999款捷达车型上搭载的1.6L发动机十分相近。
奇瑞首台发动机与1999款捷达发动机参数对比 | ||
奇瑞首台新发动机 | 1999款捷达发动机 | |
排量 | 1.6L | 1.6L |
供油方式 | 多点电喷 | 多点电喷 |
最大功率 | 97Ps/5500rpm | 101Ps/5800rpm |
最大扭矩 | 140N·m/3000-3500rpm | 135N·m/4000rpm |
化油器改为电喷
20世纪70年代伊始,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电气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化油器因无法实现发动机燃烧时对混合气体的精准控制而被强制淘汰,电控汽油喷射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普及和推广,美国就是这其中的代表。在2000年前后,欧洲、日本、美国早已进入了电喷时代。所以,当时的芜湖汽车零部件公司并没有一味走拿来主义路线,而是看到了排放政策的前瞻性方向,将首台生产的发动机改为电喷。
奇瑞人的骄傲
1999年12月18日,以奇瑞命名的首款车型缓缓驾离生产线,这标志着奇瑞迈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在首款奇瑞车型正式下线之后,并没有立刻投放到市场之上,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周折,在拿到轿车生产资质之后才向市场投放。
时隔二十载,当年很多年轻的奇瑞人已经依稀可以从两鬓间生出白发看出岁月的痕迹,但凡是参与到奇瑞下线仪式的人,看到这款车依然会觉得恍如昨日,激动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这款车上市后,凭借8.8万元的价格优势吸引了一定的汽车消费群体。2001年6月16日,第一万辆奇瑞车型下线,足以见得它的市场竞争力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