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UNI-T身上的流行设计元素
[汽车之家 设计解码] 两年前,长安汽车在北京工厂内展示了两款概念车——极流(轿车)和御岳(SUV),在当时,它们被看作未来长安全新家族化设计语言的雏形,而现在,我们到“未来”了,长安发布了UNI-T,一款不太家族化的产品。
当今,无论是欧美还是日韩的汽车企业依旧在走家族化的设计道路,像宝马的“双肾”、奥迪的“大嘴”,而这种家族化的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历经了多代产品的更迭以及品牌内涵的深刻积淀,而长安的家族化设计正在经历这样的沉淀。
2017年,长安汽车发布极流(轿车)和御岳(SUV)概念车,那个当时极具“雷克萨斯风”的前格栅被定义成长安未来车型设计的基本元素,并且被严格的执行了下来。
长安在高效快速的完成家族化设计,尽管会有些争议,但是您现在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长安汽车这张“脸”是什么样子了,而这种更迭还在继续。长安UNI-T的车身设计与长安的家族设计还太不一样,在家族设计的基础上进化出了全新的设计语言。
长安UNI-T好看吗?编辑在这里不作答。不过,我们把UNI-T的细节放大一点,您几乎可以在这辆车上找到当下汽车设计所有的流行元素。其实,不仅仅是UNI-T,我们现阶段能想到的紧凑型SUV几乎都应用有下面这些设计元素。
“大嘴”前格栅
自从2003年日内瓦车展亮相的奥迪Nuvolari quattro概念车上使用了大嘴设计之后,这种一体式中央进气格栅不仅成为奥迪车的标志之一,也让这阵“大嘴风”刮遍了世界各地,直至现在。
长安UNI-T的前格栅的被称作“无边界设计”,换句话说就是“大到没边了”,由中心的菱形元素向四周逐渐演化,最终与前脸融为一体,前脸就是前格栅。
分体式大灯
自从Jeep设计师Mark T.Allen把那套带有点“解构主义”的大灯放到自由光身上之后,这种分体式大灯的设计元素就一直在多种声音中发展壮大:个性?别致?科技感?无论如何,这样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元素。
“初出茅庐”的领克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够“鹤立鸡群”,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种饱受争议的设计元素。的确,对于这样的设计,无论你是褒还是贬,都能引起一阵话题。运用巧妙的设计和“障眼法”,分体式大灯在领克上并不显得那么“分离”。
在更自然、更巧妙的设计方法下,这些新款SUV车型上的分体式大灯已经没有了Jeep自由光的那种突兀感,反而更加整体。除了UNI-T和cion,宝骏和海马在新车型上也应用了分体式大灯的设计元素。
悬浮式车顶
2013年日产汽车在日内瓦车展上展出了带有“悬浮车顶”设计的Resonance概念车,一年后的纽约车展,全新楼兰成为第一款采用这样设计的量产车型。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法国设计师将悬浮式车顶运用在了1955年的雪铁龙DS19上,这便是悬浮式车顶的鼻祖。所以说,“流行就是个轮回”。
双色车身装饰
隐藏式门把手
潮流就是不断的轮回,在70-80年代非常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在经过科技的重新包装下又流行回来了。在特斯拉装备了“弹出式”的隐藏式门把手之后,这种设计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利,越来越多售价亲民的车型都选择了这种设计。
隐藏式的车门把手,在钥匙靠近或解锁后自动伸出,会让人有一种仪式感,而这样的仪式感赋予了车辆更多的科技感和高档感。
越来越好看的中国品牌车型
中国品牌SUV设计的新浪潮
纵观长安UNI-T的设计,“大嘴式”前格栅、“DNA”家族线条、分体式大灯、悬浮式车顶、双色车身装饰、隐藏式门把手,这些当下流行的设计元素被一股脑的塞进了这辆UNI-T中,而最终呈现的效果似乎也没有太让人失望。
其实,不仅仅是长安汽车在追逐汽车设计的潮流,中国品牌一些新晋的SUV中也都能找到我们之前所说的设计元素,例如“分体式大灯”,除了熟知的领克,我们还可以在吉利的icon、新宝骏RS-3等等车型上看到。
分体式大灯虽然“时髦”,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很多消费者暂时还是不能接受这种与传统前脸设计大相径庭的风格。
除了分体式大灯设计,悬浮式车顶几乎出现了在所有“新晋”SUV的设计中,让整车线条看起来更加修长对于小型或是紧凑型SUV来说太重要了。
有没有觉得,忽然之间,中国品牌的紧凑级SUV车型都非常具有设计感?不仅仅是刚刚发布的长安UNI-T,还有吉利icon、领克02、星途,每一辆车都个性鲜明,不能说让您过目不忘,但也足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据调查,目前车辆的外观和内饰仍旧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部分,且消费者年龄越低,对车辆外观关注度越高。 超过3成的90后汽车消费者依靠比较外观来决定买车意向。一辆车是否拥有较高的颜值,对年轻一代的消费消费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尤其运动型外观被大多年轻消费者“厚爱”。因此,一辆车的设计对销量有着巨大的影响。
不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也渐渐拥有了较为成熟的设计能力。奥迪前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加盟比亚迪、沃尔沃前副总裁彼得·霍布来到吉利、北美三大汽车公司的设计师James Hope入职奇瑞、前劳斯莱斯设计总监贾尔斯·泰勒加盟一汽红旗。
将国外的设计师请进来,成为不少中国品牌提升设计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沟通,中国的本土设计师也逐渐拥有非常出色的设计能力。
长安欧洲设计中心目前承担了车身造型从先期预研到最终产品定型,并用模具作出1:1实车的所有设计开发步骤。已经成为长安销量支柱的CS75、CS75 PLUS都是在这里设计完成的。
不仅仅是长安,长城在在日本、美国建立研发中心,吉利汽车在英国、瑞典、西班牙等、奇瑞汽车在意大利、澳大利亚等等都建设有设计中心和研究院。
写在最后:
如果您回头看的话,在10年前,中国设计约等于“中国抄袭”,几乎每辆中国品牌的车型上都能找到国外品牌产品的影子,无论是车身线条、灯光设计,甚至照搬前脸,品牌“皮尺部”不仅仅是句玩笑,而是对那个时期中国品牌车型设计的真实写照。
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同步提升了中国设计的品质,消费者对审美的升级、对品质的升级、对想象力的升级,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已经不允许我们的企业再去抄袭了。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追求的逐步提升,所以导致设计师、品牌或是制造商都在考虑如何设计出更出色的产品。
从长安UIN-T和文中的几款车型中,我们能感觉到中国车企的设计师逐渐能够把握住设计的脉搏,并加以灵活应用,而不是“粗暴”的堆砌,可以将其转化成为拥有设计感的产品。某海外网站在介绍长安UNI-T的时候,直接打出了“中国最好看的跨界SUV之一”的题目,我相信这样的评价会越来越多。(编辑/汽车之家 郭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