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仪表的解释
除了方向盘,车内另一处细节就是仪表设计了。仪表被从方向盘前方移走,这应该对中控台设计的完整性有所帮助,特斯拉Model 3更是极简到取消了传统仪表的设计。或许很多人还是习惯有一个能显示车速、挡位等重要信息的仪表,或是很多品牌不敢像特斯拉那么激进吧,哪吒V(参数|询价)还是保留了仪表,但将其移到了前挡风玻璃的下方。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说,将仪表放在前风挡玻璃下方确实有助于减少驾驶员视线离开路面,也便于驾驶员随时获得车辆信息,HUD抬头显示不就是达到这个效果嘛。但相比现在的全液晶仪表而言,哪吒V这种条状、不可切换信息显示的仪表功能性会差,无法切换界面,无法显示多媒体,更无法映射导航信息。
常冰解释说,这套仪表可显示的信息确实有限,但我们可以想想,驾车中我们最高频需要获取的信息也就是剩余电量、车速、挡位之类了吧。对于一款入门级车型而言,常冰说的也有道理,但作为用户,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选择,比如未来能不能配备HUD?中控台依然简洁、人机工程学依然优秀,同时HUD可以为驾驶员呈现更多信息,不想看可以不看,但想看就有。
哪吒V内饰部分的主要内容大概就这么多,就像我们说的,常冰在不断创造一些“突破”、“打破传统”的设计。“传统”在以前的条件环境下可能是对的,但随着我们对事物理解的深入,随着能力的不断提升,现在来看,好像很多“传统”确实该被打破了。在20年、50年以后,来自2070年的汽车设计师可能在想,“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都这么成熟了,为什么汽车还要有这么死板的座椅?放一张床不挺好吗?”
●用户需不需要家族化设计?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看哪吒V的外观部分,相比起内饰的突破传统,在这部分我们更多了解了常冰对于一款车造型设计的理解,以及他怎么看待家族化设计这件事。虽然咱先聊的内饰设计,但其实常冰对哪吒V的外观造型也很满意,他认为哪吒V是个不同于其它小型车的存在,因为它个性,这种个性可能会让一部分用户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但等你熟悉它以后,它就变成了你喜欢的个性而存在。
哪吒V车头拥有较多的凌厉线条,比如头灯、前包围;这种设计虽然远不足以让哪吒V产生“侵略感”,但肯定不会给人“萌萌哒”的感觉。至于车尾,常冰认为这套设计还是挺富有个性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个性可能让一部分用户不舒服,因为看起来比较陌生。
说到哪吒V的外观大体造型,你有没有觉得这辆车没有家族化设计语言的传承?与该品牌上一款产品哪吒U相比,两车外观具备的相似元素很少,但按照传统思维,一个品牌的车型理应有家族化风格,比如奥迪、大众、宝马等等我们很熟悉的例子。这是因为哪吒汽车成立时间太短,还没建立起专属于这个品牌的设计语言?还是有其它原因?
我们这里提到的“家族化设计”指车辆外观造型为我们带来的直接视觉效果,比如奥迪车型具备多边形大嘴进气格栅、宝马有“双肾”、大众有多条横向镀铬装饰。以前我们经常说,你买了A6L开在路上,别人可能误认为这是辆A8呢;额......真的会吗?用户能从家族化设计中获得什么好处,好像也没有。
但常冰也补充说,虽然从表面来看,哪吒V、哪吒U并没有所谓传承的设计语言,但其实两车设计还是会有内在联系,会有一个基本的品牌家族化设计原则,只不过在表现方式上完全自由。而且哪吒V定位为小型SUV,而哪吒U定位为紧凑型SUV,该品牌未来可能还会推出一款定位介入两车之间的细分市场车型,到时候你把三款车放在一起,可能会从外观表现形式上看出一些联系。
还是那个主题,其实常冰所想的,也还是打破传统思维,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这样?这样对用户究竟有什么好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就像他所说的,在汽车诞生这100多年里,汽车厂家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做产品,用户把意见反馈到开发端也是比较难的过程,那用户只有接受了;但现在汽车变成新能源架构、智能技术更成熟,我们有更多渠道收集用户想法了,有打破传统思维的条件了,那设计师和开发者就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做些新的思考;当然,这些思考需要你耗费时间成本。
总结:
在电气化时代,我们马路上跑的车已经逐渐打破了传统,取消进气格栅、取消物理按键、越来越多的车门开启方式......当这些设计刚刚诞生的时候,很多人也难以接受,因为它们太“另类”,但现在我们习以为常了。随着电气化技术的大步提升,汽车仍将迎来大量突破传统的设计、想法,从而使用户获得更佳的用车体验,这些突破需要有人带头,我相信像常冰此类善于想、敢于做的设计师就是“排头兵”之一。(文/汽车之家 尤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