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名文化 名副其实的威武大狗
[汽车之家 大卫美学] 我们常说“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最近的网红车——哈弗大狗,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哈弗将新车的命名权交给用户,结果名字听起来像个外号或小名。更意外的是,当更多的人听到“大狗”这个名字,却觉得很贴切。为什么会这样?
2018年,他卸任路虎设计总监,担任长城全球设计总监兼副总裁,开始执掌长城系品牌的设计工作。
中国的外号文化
当菲尔·西蒙斯听到那台复古风格SUV被命名为“大狗”后,有几秒钟,他是惊讶的——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情。
的确,以往很多品牌的所谓公开征集车名,其实网友们往往是“参与了个寂寞”,车名最后还会按照严格规划好的品牌管理规则,绝不会任由广大用户为自己的产品命名,就如同航母自有其命名规定,不可能叫皮皮虾号一样,当然航母也没有公开募集过名字。
好在这片乡土,有着“贱名好养活”的文化基础在,“大狗”这个名也不算贱,给亲近的人起一个诙谐的昵称,更多的是表达喜爱与亲密。
大狗的定位是中国文化内核
哈弗对于大狗有特殊的定位,希望它是一款能够忠实陪伴主人的车,既能陪伴主人柴米油盐,也能陪主人诗与远方、能陪主人潮流炫酷,也能陪着偶尔撒野。
也就是说,从定位来讲,它是一台与主人非常亲近且不挑剔的车。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只把车看作纯粹的交通工具,而是一定程度上看作家庭成员和陪伴者,所以这些年来,很多车型虽然有高大上的名字,但用户叫得更多的,却是大家在论坛社区自然形成的小名或昵称。
从情感上来讲,对于亲近的人、宠物或可交流的物,人们更习惯于用亲近的称呼。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狗”作为显示亲近的命名,显然大家觉得再合适不过了。当时的候选中的“哈弗狼”,明显太有攻击性。
西方亲友之间的称呼也有昵称文化,比较多见的是名字的简写,如Nicholas(尼古拉斯)通常昵称Nick(尼克)。或许是理解了东西方的小名与昵称文化的相同之处,西蒙斯在短暂的惊讶后,理解了“大狗”所代表的的亲近。不过更多的,还是“大狗”与车型产品定位的符合。
哈弗品牌对大狗更官方的定位是“3/4刻度座驾”。解释起来也很简单,0刻度是轿车,在城市、高速等铺装路面行驶。4/4刻度是非承载车身、机械四驱的硬派越野车,在非铺装路面拥有强大全地形通过能力。大狗的定位则是比城市SUV多一刻度野趣,但又比硬派越野少一刻度粗糙。
拥有越野气质的车型,当然不能用太没有雄壮感的名字,西蒙斯自己养的约克夏犬肯定就不行了。大狗,听起来足够雄壮,又有普适性,也够亲近。
有意思的是,在售款大狗1.5T的款型命名也是犬种,而其排序是随着价格的提高,犬种的服从性和聪明程度也随之提高。
马犬,全名比利时马里努阿犬。马犬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国军警界的工作犬,不但体格健壮,智商、灵活性、服从性、可训性也都名列前茅。
人们为何喜爱大狗的强壮与野性?
座驾作为重要的伙伴,其实也是一只忠犬。座驾与忠犬,两者都是车主性格、喜好和品味的别样呈现。
谈及保险杠时,西蒙斯提到了一个小插曲。一般在车型开发过程中,设计追求造型实现,工程追求制造实现,设计团队和工程团队经常进行激烈的博弈。例如,工程希望保险杠大一些,起到更强的保护作用,但以往设计的都市定位车型则希望紧凑一些。大狗的开发过程却异常平顺,因为双方的目标都是打造一台硬汉风的SUV。所以,双方都希望保险杠大一些,强壮一些。
如果说外型给人以硬派的观感,那么内饰的越野情绪就更加浓烈。外观是呈现气质与性格,真正与主人长期相伴的,还是内饰。
设计背后的故事
内饰采用了很多典型的越野车设计细节,从视觉风格和使用体验上都营造出浓郁的硬派越野车风格。
大狗的亲近与精致
野,是偶尔。生活,是日常。3/4刻度的另一面,是日常使用的舒适与精致。
哈弗大狗的目标用户群,是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但这一代年轻人对于消费更加理智,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于是,我们在哈弗大狗上看到,西蒙斯与他的团队,把粗犷与精致这两个矛盾的东西结合了起来。要精致,首先要让产品不廉价,粗且不均匀的接缝是第一大敌。
西蒙斯、复古、科技
出色的复古风格也是哈弗大狗火爆的重要原因。近几年的复古风潮在各界蔓延,而汽车界玩得比较多的还要数哈弗品牌。
老外怎样在中国文化里做设计?
大狗的造型风格在哈弗品牌的产品线中,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它很难看出往日哈弗的特质。这样的玩法,在当下大打家族设计、强调品牌印象塑造的大潮中,令人侧目。更令人侧目的是,它又以惊人的影响力和接受度,成为网红。打造这款车,西蒙斯到底经历了什么?
饮食方面,哈弗技术中心专门为专家以及外籍员工开设了自助餐厅。如果想吃家乡菜,保定市区虽然没有正宗的英国菜,但有不错的意大利菜。他的住所也离公司很近,走路或自行车就能到。休闲时,城里有小酒吧和咖啡厅,周末偶尔会坐半个多小时高铁去北京逛逛,798创意艺术区是他比较喜欢找灵感的地方。
真正的难度,可能是真正读懂中国,跨文化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来中国的几年里,他很喜欢各地走走,目前已经去过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成都、西安,有时是工作,有时是度假。第一次吃到火锅就是在成都,虽然是清汤锅。
这不是他一个人所面临的困难,设计团队里并不完全由中国设计师组成,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事实上各大国际车企的设计团队都是如此构成。西蒙斯也工作的过程中,培养着新鲜血液。
设计团队权限的提高,也是哈弗大狗诞生的重要因素。中国车企以往技术实力薄弱,设计师水平有限,工程制造能力也无法承载设计灵感的发挥,设计在与工程的博弈中往往处于下风。随着技术实力逐渐雄厚,设计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设计的作用也开始被认可,地位提高。
菲尔·西蒙斯作为长城汽车全球设计总监兼副总裁,能够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直接沟通,而魏建军对于设计也非常上心,几乎每周都会到设计中心听取汇报,跟进车型的开发。这让设计团队的各种想法都可以迅速得到反馈,而相应的,则需要对Boss的反馈迅速回应,压力与高效共存,痛并快乐着。
不过最让西蒙斯以及整个设计团队感到痛与快乐的,可能还是要属中国车企普遍的快节奏。海外老牌车企,从开始设计到量产,造型投放一般需要5年甚至更久,但在中国车企,快的可能2年就够了。汽车造型乃至功能配置的更新迭代速度,快要赶上手机了。
写在最后:
数年来,中国虽然学习和引进了其他国家车企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但在成功的中国品牌内,真正核心的仍然是中国的,这个差异源自文化以及市场环境。
西蒙斯刚来时对中国车企不了解,当时公司的目标是100万辆/年,他觉得不可能完成,但那年很快就完成了,现在的目标是200万/年。
这背后,是中国整个汽车行业的野心勃勃,意图挑战世界老牌车企。正是这样的环境和目标下,中国车企挖掘设计开发流程的潜力,催生出了大狗这样定位以及独特营销策略的车型。
说不定未来哪天,汽车就变成时尚品了。(文/图 汽车之家 卫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