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顺势而为 博世300mm晶圆工厂投产在即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1

很抢手的晶圆是个啥?

  [汽车之家 新鲜技术解读]  伴随去年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居家办公成了蓝星各国的普遍操作,受此影响工厂减产/停产的新闻屡见不鲜。在新冠病毒为全球发展按下暂停键的数月之后,各车企逐步开工复产,不过相继曝出的芯片短缺、甚至因此停产的消息,令人揪心也影响着整车交易价格。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正向“新四化”快速转型,其中智能化、自动化又是车企、头部供应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从整车生产到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方案的商业化,这些都少不了芯片供应,背后是原料需求量的大幅上涨。当然也有好消息,比如,博世在德累斯顿的新晶圆工厂即将开始投产了,首批芯片将于7月下线,比预期提前了6个月。

汽车之家


  你想知道一辆车的测试过程是怎样的吗?你想知道汽车之家是如何评判一辆车的优缺点吗?扫描下方图中的二维码,6月27日我们在北京凯择汽车运动中心等你,报名后,可与汽车之家的专业测试编辑、专业车手一起完成测试,更有麋鹿测试、赛道测试、AEB测试等项目可进行体验。(此次活动在北京举行,外埠朋友酌情考虑)

汽车之家


  ■很抢手的晶圆是个啥?

  无论是电脑、手机、游戏机等消费类电子商品用的CPU,还是汽车、工业、通信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各类半导体芯片,它们都是晶圆的衍生品。就像宫保鸡丁、左宗棠鸡、辣子鸡丁等不同菜品,佐料、做法各有不同,可少了鸡肉,再厉害的厨师也无计可施。

汽车之家

  对半导体及其相关产业来说,晶圆是产品与技术发展的基础。不过晶圆生产可比“切鸡肉”门槛高多了,营造无尘环境是个基础条件,否则会影响晶圆的良品率,电子组件和电路也会带有缺陷。

汽车之家

  一般情况下,无尘室的气压会比外界高,从而保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会被“吹”进无尘室内。生产所需的纯水、特殊气体等,会通过相应的管路输送到设备上,最大限度避免杂质沾染。

汽车之家

  具备无尘条件后,可以聊晶圆制造了。通常说的晶圆又称硅晶圆,顾名思义,其原料是硅。不过硅在自然界中多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态存在,说白了就是常见的岩石、砂砾。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生产晶圆的原料看上去司空见惯,可到了工厂里要经过提炼和提纯等步骤,才能成为真正的原料。就像从农贸市场或超市里买的鲜肉,到家都要水洗、除去筋膜一样,讲究的朋友还会给肉排酸,为的都是让原料更干净。重点是,全球能制造电子级硅的企业不到100家,其中95%的市场被晶圆厂垄断了,这可以说一个门槛。

汽车之家

  继提炼和提纯步骤后,高纯度多晶硅会再次进行加热,融化后会顺着籽晶生长出单晶硅,工业上将这一步称为直拉法。产出的单晶硅棒还要对最外层进行研磨,这样才能保证切割出的晶圆直径一致。至此晶圆“样品”诞生了,接下来要加入砷、磷、硼等元素改变它的导电能力和特性了。别激动,这刚到加葱、姜、料酒腌制,离起锅烧油还有距离。

汽车之家

  过程跟胶片时代在暗房里洗照片差不多,这个技术本身就不是谁都会的,况且晶圆生产还要用到光刻机。光刻机的性能,会影响到单位面积下晶圆的晶体管密度,并决定了一家企业能不能生产出高端芯片。

  最终乍看是个镜面,实际上是大量芯片集合体的晶圆。通过检验、测试,再根据集成电路的不同用途进行切割、封装,才形成了不同的电子元件。目前,能生产12英寸(300mm)晶圆的厂家,主要用荷兰ASML的光刻机,光刻机有限的产能和高昂的价格本身就是门槛,更别说某些国家用光刻机“卡”别人脖子了。反过来说,晶圆工厂需要资本、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大手笔投入,“有钱人”造出来的稀罕物不抢手才怪呢。

蜜汁操作真扎心 晶圆厂不爱跟车企玩

  在半导体行业,供不应求是常态,而主流晶圆厂会生产直径200mm和300mm两种规格的晶圆。按照行业惯例,它们分别称为8英寸晶圆和12英寸晶圆。不过在产能安排上并非五五开,12英寸晶圆是主流,占全球晶圆总产能的80%。

汽车之家

  对晶圆厂来说,芯片是最终产物,从晶圆上切芯片,与把蛋糕分成小块差不多,浪费的部分越少意味着利润越高。生产同一工艺的芯片,12英寸晶圆的产量比8英寸晶圆的多出2.385倍。借用IHS Markit的高级分析师Phil Amsrud话说,“从12英寸晶圆中获得的收益比从8英寸晶圆中获得的收益高出约50%”。

2

Tire1博世的晶圆新征程

  一般情况下,90nm以下工艺的芯片会出自12英寸晶圆。比如5nm工艺的苹果A14、骁龙888处理器等。像MCU微控制器、ESP车身稳定控制单元等汽车上常用的电子元件,采用90、100、130nm工艺的居多,28nm工艺的都是个例。对于车企的需求,晶圆厂成本更低、技术更成熟的8英寸晶圆生产线足够了。

汽车之家

  不仅如此,晶圆厂的制造工艺需要不断进步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相比生产工艺不先进、主要靠走量的MCU等元件,如何提升自身实力,拿到苹果、索尼等大厂下一代产品的订单,才是晶圆厂喜欢琢磨的事。毕竟,iPhone手机和PS系列游戏机的出货量更可观,5nm、3nm等先进工艺也会为芯片代工厂带来高光。

  从算力上说,40nm和28nm工艺的芯片能够提供1TOPS算力(1TOPS=每秒钟可进行一万亿次计算),而车用芯片算力基本为每秒数十亿次,跟1TOPS相去甚远。伴随驾驶辅助系统与智能座舱的发展,车规级芯片对算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以高通8155和英伟达DRIVE AGX Orin芯片为例,两者算力分别是360和254TOPS。

汽车之家

  说到这,就解释了MCU断供导致大众、通用、特斯拉等诸多车企缺“芯”停产的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是,在全球爆发新冠疫情期间,部分车企看到销量下滑主动取消了电子元件的订单。同时居家办公的兴起,带动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一系列电子产品的消费。不受待见的产能空了出来,喜闻乐见的领域需求大增,“前途”和“钱途”二合一,晶圆工厂乐坏了。后疫情时代,车企开始追加电子元件订单,这就遇到了排队问题,本就不多的8英寸晶圆产能大家都要排队。抱怨加价提车,或者等好几个月看不到爱车的朋友,往“好处”想想,没准车企也在等,比你还没辙呢。

  虽说火灾、干旱等不可抗力等因素是造成芯片短缺的原因之一,但利润和市场需求才是晶圆厂调整产能的决定因素,更何况自己还要研发新工艺力求跟上时代呢。就像去私房菜馆点独家特供需要提前预约一样,增加“非主流”生产线很不划算,有这功夫商家能翻好几桌了。

Tire1博世的晶圆新征程

  说到德国博世,大家都不陌生。它的业务包含但不限于汽车、工业等领域,也是不少车企的一级供应商(Tire1)。像单手可持的家用电钻、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这些都是博世的杰作。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在1995年和2010年,这个工厂分别引入了150mm和200mm晶圆制造技术,也就是6英寸和8英寸晶圆。除了满足自家车用电子元件自产自销之外,博世还涉足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芯片供应。具体说,从1978年推出ABS防抱死模块,到压力传感器等MEMS微机电系统,博世Reutlingen工厂都能产。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伴随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相关功能在汽车上普及,每辆车上半导体元件的数量和成本都在逐年提升,这些对博世的晶圆产能与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位于德累斯顿的300mm(12英寸)晶圆工厂诞生了,新工厂是博世集团130 多年历史上总额最大的单笔投资,也是博世迈向工业4.0的起点,未来欧洲三分之一的芯片将来自于这里。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按照计划,博世德累斯顿晶圆厂将于7月开始启动生产,比原计划提前了6个月。新工厂生产的半导体将应用于博世电动工具,而车用芯片的生产将于9月启动,也比原计划提前了3个月。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晶圆厂中来自于设备、传感器和产品的所有数据都被记录在一个中央数据库中,每秒生成的生产数据相当于500页文本。一天之内,数据总量就超过4200万页。这些数据将由人工智能评估。

汽车之家

  从晶圆到产出芯片等成品,整个过程会经历700道工序,耗时10周时间。在新工厂里,晶圆的运输过程实现了全面自动化,几万平方米的厂区之后会提供700个人工工位。当然,据相关资料称,12英寸晶圆加上装载具后的重量,超出了人工运输的载荷极限,这或许是12英寸晶圆工厂需要高度自动化的原因之一。

  作为众多车企的一级供应商,在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对汽车芯片提出高要求与高需求的当下,自建工厂是博世面向未来,并尽可能规避市场供需关系造成价格波动的最佳选择。而生产12英寸晶圆,不仅能将晶圆单位面积的利润和产能最大化,也为日后迎接更先进制程工艺埋下了伏笔。

  写在最后

  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的背后,是芯片、软件等相关技术的持续加码,与其说前段时间的芯片告急揭露了半导体行业的产能问题,倒不如说这恰好暴露了汽车芯片与电子产品CPU等元件的技术差异。把决定价格的话语权握在自己手里,这是传统供应商、主机厂都会想到的事情,而拥抱新技术与行业发展趋势,或许是传统之外新潮的方面。没太看明白的话,琢磨一下便利店里贴自己牌子味道和某气森林差不多的饮料,道理差不多。(文 汽车之家 马一凡)

文章标签: 新鲜技术解读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