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用车养车 用车指南 正文

从橡胶到轮胎 探访固特异创新研发中心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橡胶不够“强” 钢丝来帮忙

  离开物理实验室,我们来到加强实验室,这里技术人员的工作就是在橡胶的基础上,实验各种材料,叠加在“橡胶制品”上面,以保证它能在高强度的使用中保持稳定性。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除了研发胶料的物理实验室和研发加强层的加强实验室外,对胎面胶块的设计等工作也是一款轮胎研发的重中之重,不过由于一些原因的限制,这部分流程并没有开放给我们参观。

  没有一款轮胎是只需要一次研发就量产的,在轮胎方案对应的测试胎被制作出来后,需要反复地测试和优化,这次我们也看到了测试流程中的一些内容,其中就有我们感兴趣的胎噪部分。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你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胎噪到底是从哪来的?其实,胎噪的来源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很多人可能都能想到:是来自于花纹块与花纹块之间的沟壑;而第二点我之前也没有想到:即轮胎本身就是一个“气球”,当你用棒子敲击轮胎时,会造成轮胎内部空气流动,就像打鼓一样,实际路面上的突起就相当于“鼓锤”,会敲打轮胎发生噪音。

汽车之家

  这两年出现的“静音棉轮胎”其实就是在轮胎的内部加了一层材料,可以阻止空气在轮胎内的流动,从而减少“打鼓”产生的噪音。

  如果是花纹块需要改进,技术人员就要着手从胶块的纹理、形状以及角度进行调整了,所以在很多量产轮胎上,每一块花纹都是不一样。并且,同样的设计放在不同尺寸的轮胎上效果可能截然不同,都需要进行逐一测试。

路试环节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由于天气和时间原因,我们没办法完整地看完一款轮胎的在这片场地的路试流程,比较可惜。并且到此为止,在固特异卢森堡创新研发中心一天的行程也要结束了。

小结

  一款轮胎从立项到量产需要5年的时间,需要开发和测试工作反复交替进行,为的首先是保障绝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还要根据需求权衡性能之间的此消彼长,在胶料、加强、胎噪等等环节,“取舍”似乎是研发中的关键词。保时捷911的轮胎性能足够优秀,但它可能比你费油,还对使用环境有更高要求,它不适合你。更多成本能让综合得分更高,但永远没有十全十美,看上去像极了人生。(图/文 汽车之家 郑旭)

从橡胶到轮胎 探访固特异创新研发中心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编辑体验记
更多精彩内容:
车险解读
养车成本
自己动手不求人
文章标签: 编辑体验记
共2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