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用车养车 用车指南 正文

诸子百家 简析海外品牌车联本地化进程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说完了豪华品牌的三驾马车,我们再来说说相较保守的日系。本届上海车展的日产、丰田都带来了旗下走量的SUV产品,而本田更是将搭载第三代Honda Connect的智能座舱带到了展台。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在既有信息下,相对保守的日系品牌在车联本土化这件事做得如何了。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日产、本田都在本土化这件事上有着宏图伟略,前者很有信心的开放了车载系统,从体验角度来说,符合娱乐车联网时代的顶级产品,纵使在车联测试中也一定能处于中上游的水准。而本田,虽然仍旧停留在座舱展示阶段,但理念以及背后的参与者也让我对它很是期待,不过座舱展示仅仅是展示,未来实车效果才能说明一切。

  那么我说回到丰田,由于关于新系统的信息太少,我们也通过汉兰达(参数|询价)的中控设计以及凯美瑞上的那套系统进行猜测,本土化应用确实具备,但至于布局、UI设计甚至是诸如智能家居、更超前的语音功能是否具备仍旧不好判断。

汽车之家

  华为带来的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车载系统令我非常惊喜,而惊喜之处并非是应用层面。更多的是因为它由内到外都有着华为的影子。如果说我们将现如今中国智能车产业比喻成百家争鸣,那么华为的出现很有可能结束这一时代,至于原因我的猜测是,因为华为自内而外都是华为。一个有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两大前瞻领域,且软硬件都能实现自产的Tier1实在有些恐怖。

  但同样结合我们前面说过的海外品牌,你能发现他们在车联本土化上这件事上,更多的是停留在应用层面,音乐、地图导航接入我们熟悉的应用,再开放点的把车载微信、车家互联、车载KTV、车内购物等泛生活类应用接入。至于底层系统乃至界面UI设计、交互逻辑等很难向中国品牌车型看齐,这或许是他们最后的倔强亦或许是血统的保障。

  所以对于华为这支整装待发、兵强马壮的智能军团来说,征服似乎不那么容易。我们期望,未来,这支铁骑能够将“Hi”嵌入到每一个在华销售的海外品牌车型中,毕竟于国于民都有益处。(图/文 汽车之家 李响)

向编辑李响提问
文章标签: 互联出行
共2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