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马斯克最好动作快一点,救一下眼前的特斯拉
【汽车之家 行业】4月22日凌晨,特斯拉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报,特斯拉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减少9%,净利润为4.09亿美元,同比下降71%,全靠卖碳排放信用额赚了近6亿,不然都亏损了。
特斯拉交出了一个看起来似乎很差,但实际上又隐藏着有些改善信息的业绩。马斯克终于决定减少参与政府效率部,多花时间在特斯拉。4月23日收盘股价大涨5%。
汽车收入:三年最低,越卖越倒退,差点亏损
本季度共交付汽车33.7万辆,同比下滑13%。汽车业务总营收142亿,在去除碳积分和租赁收入来看,本季度真实汽车销售(去碳积分)仅129亿,略低于最新大行预期的131亿。
特斯拉的能源业务是亮点,继续高速增长,营收同比增长67%至27.3亿美元;服务和其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至26.38亿美元。
但能源业务高增长也难以抵消汽车业务下滑的缺口。1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同比减少1.1个百分点至16.3%。
一季度,净利润为4.09亿美元,同比下降71%,如果不是靠着出售碳排放信用额,赚到了5.95亿美元,特斯拉已经陷入季度亏损了。
特朗普关税对能源业务打击最大
特斯拉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储能系统集成商,2023年超过比亚迪,全球总出货量为72.4Gwh,中国高达47Gwh,占全球65%。
今年2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已正式投产,规划年产商用储能产品Megapack 1万台,储能规模40GWh,与美国加州的持平;特斯拉还计划在美国德州再建一座,预计2026年投产。
但特朗普的关税对特斯拉能源业务产生了重大打击。
特斯拉需要采购大量储能电池电芯,主要供应商是中国电池企业,包括美国工厂都需要向中国采购磷酸铁锂电池。关税之前,上海工厂的成本约比美国低30%。而目前,中美互相加征关税税率均已超过100%,从中国采购电池已经没有经济性。
电动车业务也受关税影响,只是没有能源业务那么大
特斯拉的电动车业务受到关税的影响虽然没有能源业务那么大,但也不是没有影响。美国工厂生产的电动车,对于现有的量产车型,大概85%能满足“美墨加贸易协议”要求,15%还需要从其他地方进口。
而对于Cybercab(参数|询价)和SemiTruck车型,特斯拉由于承受不了高关税,已经暂停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很可能推迟车型推出。
廉价车型Model 2.5还有,会在2025年上半年发布
市场一直希望特斯拉能出一款更便宜的车型,这是特斯拉2025年销量能否反转的关键因素。发布会提到售价更低的新车型将按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发布,按原定时间投产,但也提到Model 2.5产量爬坡速度可能比预期慢。
特斯拉对廉价车一直提不起兴趣,可能一方面认为自己并没有比亚迪的产业链优势,加上现在的关税情形,中国生产的廉价车,要如何便宜的出口到美国,也是个问题。
会和特朗普聊关税,多跑中国谈FSD未来部署的事
特斯拉主要的市值构成并不是电动车业务,主要还是来自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马斯克给投资人画下的大饼,要完成还得靠中国的“面粉”,马斯克提到会和特朗普好好聊聊中国关税的事。
FSD在中国部署最大的障碍在于中国的数据不能出境,美国的算力不能进中国。特斯拉想到的解决方案是,中国本土数据设置本地化参数,打造“混合专家模型”。
5月开始,会把精力从DOGE重新分到特斯拉上
在业绩发布会上,马斯克说从5月开始,将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的时间,专注精力于特斯拉,但还不会立即辞去政府效率部工作。
尽管公司股价腰斩,净利润大幅缩水,马斯克一直安抚投资人,特斯拉又不是要濒临死亡,反而是处在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上,特斯拉的未来将建立在大规模无人驾驶汽车和大规模生产大量自主人形机器人的基础之上,这个价值是惊人的,只要执行力够强,特斯拉会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
最后提一点:2025年造车面临的不确定性
中国区:中国新能源汽车2025年价格战延续,新车频发,特斯拉在中国的压力增大,焕新版Model Y在中国吸引力一般,特斯拉仍然在加大激励力度。
美国区:《通胀削减法案》中提供的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可能会取消,税收抵免取消预计将给美国特斯拉的价格提高约 12%,如果在2025 年下半年生效,将直接影响美国特斯拉车型的需求。
欧洲区:欧洲最近宣布放宽 2025 年碳排放的目标,允许车企在 2025-2027 年三年内达标,欧洲今年电动车销量也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加上特斯拉因为马斯克的涉政治活动导致的品牌价值受损,都是不利因素。(汽车之家 图/文 吴沛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