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内饰配置表现
为了不会让下面的文字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所以我特意在之前用三段话表明了我对这辆车的态度,我爱这车,因为它特立独行。接下来将从外到内去详细介绍这辆车的特点,当然还包括驾驶感受以及性能测试部分。
如果以性能车的标准来判断,这辆Stelvio四叶草版本其实算是低调的,没有张牙舞爪的套件,也没有又傻又愣的宽体,基本上普通的Stelvio长啥样,它还是那个样子,只是细节上有些小点缀。例如发动机盖增加了两个透气孔,真实可用并非摆设。黑色的花瓣式轮圈特别漂亮,若孔距是5×100,我很愿意买四个放在自己车上,另外还需要特意说明的是,这款黑色轮圈在Stelvio四叶草版上是标配,而在Giulia四叶草版本上是选配的,这套路真是让人猜不透。后轮比前轮更宽,除了性能上得到提升,视觉上的效果也是实打实的。
前包围下部左右各增加了一个通风孔的造型,将普通版贯穿式的进行了改进,风就从这里进去打到散热系统上。排气管现在拥有四根,左右各两个,标准性能车的配置,周围是贯穿式的黑色装饰,在蓝色车漆和闪亮的排气之间作为过渡。
这辆车还选装了碳陶制动系统,好处有很多,简单的说就是制动效果更好了,此外车身侧面还贴上了四叶草标志,以证明身份,但尺寸较小,很多人容易忽略。总体来说,从外观上看这辆车可以划分到“这是一辆不容易被人认识到恐怖”的性能车一类,以至于一次在路上被其他车辆强行并线,我用晃一下远光表示不满并且超过了它之后,就引发了一场非要跟我比一比的街头竞速,可惜的是1秒钟之后胜负就分出来了,毕竟我有着2.9T发动机,以及纽北7分多钟的记录。说道记录,赛道的视频就在这,感兴趣的可以看个热闹。
如果说外观还没那么战斗,那么内饰则要硬核的多。碳纤维装饰负责提升运动感,带有双色缝线的真皮内饰负责提升档次。特别是座椅,这辆车装备了碳纤维外壳的运动座椅,侧向凸起的包围对于上车和下车都构成了挑战,但这又如何,坐进去你心里就乐开花了,毕竟这样的座椅通常只出现在超级跑车上。
配备碳纤维座椅后,座垫前后和座椅靠背调节都变成手动模式,只有上下调节还是电动,真硬核。这里还需要说一下,碳纤维座椅和碳纤维方向盘均为选装,但单价并没有明确数字,而结合之前Giulia四叶草版做参考,一对椅子的价格大概是5万元,方向盘的价格大概是一万元,不便宜,但值得考虑。
其他部分相比普通版本的Stelvio差别不大,也就不必再多描述,但有几个让我很意外的设计,体现了意大利人的一些大开脑洞的地方,这不妨分享一下。例如跟灯光控制按钮设计在一起的自动启停按钮,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设计,太另类了。此外对于官方售价将近100万的车,挡把的手感就不太让人满意,两种材质的安装并不是严丝合缝。
启动按钮位于方向盘上,这是法拉利常用的设计,特别酷。不过呢,这也需要适应,比如我第一天开着它的时候,停车熄火总是找遍了中控台,最后一拍脑袋恍然大悟,感叹一声“XX,又忘了它在方向盘上呢”。至于空间表现,由于它车身结构并没有变化,所以跟普通版本没有什么区别,最大区别是之前如果后排乘客膝盖顶到前排座椅靠背还算是柔软的话,现在就别顶了,因为疼,碳纤维的外壳不会有任何妥协。
空间表现
空间表现在之前的文章中测试过,详情请看《你开起来很有意思 各方面测试Stelvio》
传统认知告诉我们,对于这辆车的乘坐空间不能抱太高期望。实际测试来看,空间居然不差!腿部纵向空间挺好,不会让人感到局促。不过贯穿车身的传动轴占用了一部分地板空间,使得脚下比较局促。
不出意外的,储物空间同样一般,储物格不多,勉强够用。现在高档车和运动风格车型基本都是这种套路,比如奔驰宝马保时捷,储物空间都很尴尬。在这些高档品牌看来或许内饰的整体感和设计感更重要一些吧。
后备厢空间常规容积499升,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充到1600升。后排座椅支持4/2/4比例放倒,灵活性很好。
动力总成表现表现
前文说过我开过很多性能出色的SUV,比如上一代的Cayenne Turbo S,或者是玛莎拉蒂Levante,当然还有宾利添越。它们有的很快,有的歇斯底里的快,不过这些快都是有底线的,不能太过影响舒适性,如果你刚从一辆家用车上下来,换到这些车里,你会觉得有点区别,但并不会惊讶到说脏话。
但Stelvio不是,我已经很久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了,上一次让我有如此感受还是多年前的兰博基尼Gallardo LP 570-4 Super Trofeo Stradale,犹如坐在一块岩石上的悬架,硬到可能会让一小部分人怀疑车是不是坏了。我没想过一辆SUV会是这种风格,它可能更像是用SUV外壳做个伪装,然后弄一套超跑的底子,还是那种很硬核的超跑。
Alfa? DNA 智能驾驶系统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体现了意大利人的浪漫,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子。它有四种模式,a(高效)模式、n(自然)模式以及d(运动)模式,命名规则不仅跟大部分车企都不太一样,并且a和n模式,要是不翻说明书,谁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第四种模式是RACE,只有这个最好猜,因为单词写全了。
而高潮此时还未到,旋钮中间有一个悬架的按钮,如果你觉得他是分几挡调节悬架软硬的,其实只对了一半,因为当你在a和n模式下不断按下这个按钮时,你发现什么都没有发生,是自己操作方式有误?还是用力过猛把人家车按坏了?在这样对自己的质疑中,调节到d模式,终于发现它的作用,就是把悬架变软……这行事风格出自意大利人之手,我还真不奇怪,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2.9T的发动机与法拉利的V8同源,510马力(375千瓦)的最大功率以及600牛·米的峰值扭矩,8挡自动变速箱则来自于ZF,完成换挡动作只需要150毫秒。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官方0-100km/h的加速成绩为3.8秒,也就是说,当年念完接下面这句话的时候,它可能已经突破100km/h了。另外同样很硬核的事情在于,它可以使用92号汽油,虽然低标号汽油会降低性能,但对比那些不加98号汽油就发动机报警的产品来说,当你周围都没有98号汽油提供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怼进一些低标号汽油,避免汽油烧干了停在路边等救援的尴尬。
城市驾驶时它倒不会太过凶猛,如果只是轻微踩下油门踏板,它的动力输出会很斯文,免得让你控制不住这股力量而搞出一些大新闻。而在a和n模式下,它的排气声浪也来的很冷静,更准确的说,是在车内听不到太多排气声浪,实在是太过斯文了。另一方面,ZF变速箱除了换挡速度更快,同时也很懂你的想法,既能够瞬间连降几个挡位,快速拉升转速提升爆发力,也能稳住挡位,靠转速平缓提升来保证平顺性。
加速性能表现
油耗表现
刹车性能表现
驾乘感受表现
悬架特别硬,好在座椅还是很厚重,并没有薄的像一张纸板,所以你的腰和腿以及臀部并不会受到太多折磨,不过车辆在经过坑洼路面时确实会有一些跳动。这些跳动虽不会让你手忙脚乱或者是感到恐慌,不过也让你理解了,为什么纽北刷圈的视频中,驾驶员经常需要修正方向,这里我也推荐去看看Giulia的刷圈视频,那个就更刺激了,整个过程都像演杂技一样。
有着纽北出色的成绩作为背书,Stelvio的操控性自然不需要质疑的,不过城市道路其实也感受不到它的全部功力,也许连1/10都没有。但这并不是问题,你已经可以开得很开心了,伶俐的动作让你游刃有余,如果能把它开进山路和赛道,你将有机会解锁它隐藏着的那部分功力。
转向力度不算重,除了转向直径有些略大,导致狭窄的路段调头会上上下下多来几次之外,其他部分都会让你非常满意。如果你看过之前我们的普通版本测试文章,那么对于这辆车来说,你只要把乐趣乘以一个系数,比如3、4、5这样的倍数,就能想象到它开起来多有意思了。
噪音表现
四驱系统多数时间都是采用后轮驱动,需要时碳纤维传动轴会将最多50%的动力给到前轮,从产品定位上看,这套四驱系统的作用更多是提升公路行驶时的稳定性,让车辆能更好的顺应驾驶者大脑中描绘的路线前进。而在四驱测台架试中,即使是单前轮也能脱困,而我们在最初还担心285的后轮,会不会因为剧烈打滑而伤到轮圈,事实证明并不需要担心,电子系统对于打滑车轮的限制很快,脱困并不困难。而至于非铺装路面的能力,这并不是它需要考虑的。
售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