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当前位置:
邢文林:车型产品线日后聚焦三大品类
曹雷
原创 · 0浏览·2012-04-22 11:00
关注

[汽车之家 资讯] 2012年4月20日-21日,2012中国汽车论坛在北京召开。在此次论坛上除了各个论坛精彩的演讲。部分嘉宾还接受了现场记者的对话,其中长城汽车公司副总裁邢文林先生就大家关心的话题与记者展开了讨论:

汽车之家

记者:你在长城汽车公司呆了有二十来年。首先请你就这次大会的主题谈一下中国自加入WTO以后,您觉得对长城发展的意义在哪里?根据我们对话其他的出口企业,像汽车金融,汽车物流服务这些老生长谈的问题在这些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长城汽车在这方面怎么做的,进展怎么样?

邢总:金融服务我们在海外基本上自己的能力不具备,中国从社会资源上也不具备这个能力,这是个具体操作问题,主要出现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汽车企业出口在海外市场面临的问题,主要在这些成熟和发达国家。像中东、南非,包括俄罗斯可能都面临这些问题,中国汽车产品差距比较大,由于市场冲击,我们的销量下滑,我们的二手车保值率比较低,为消费贷款客户提供融资出现问题,很多客户在金融危机之下还不起贷款,把车交给银行,银行也没有办法去处理,最后造成比较大的风险。所以在很多市场,很多国家的银行在当地对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停止了。

但是随着经济的转好,对于一些中国真正能够做市场,做服务,而且我们在二手车保值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尤其利用海外的社会资源,银行的金融机构,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

作为物流,尤其是滚装船运输,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在谈,另外07年08年国务院曾经组织中远和12家企业签署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建滚装船,但是这个事情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下文了。从现在看,滚装船目前的压力并不太大,油价很高,对汽车产业应该说冲击还是很大的。像欧美日韩这些汽车企业在整车市场都是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从目前来看汽车滚装航运市场来讲压力并不是太大,就是说从过去的11年,包括我们预计到12年的下半年都问题不太大。

但是从我们现在看到,尤其金融危机,包括市场下滑,滚装船公司出现大面积的亏损,据我了解可能今年全球还有八条滚装船交付使用,到明年可能就只有两条滚装船。在过去的11年可能当时有十几艘滚装船。就是说船东造船的积极性出现非常大的影响。还有很多船,老旧船由于经营成本过高,就把它淘汰掉。再加上新的造船供应不足,可能会造成整车市场的发展和航运能力反差,可能在2013年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尤其08年年初中国汽车出口无舱可定,没有船可运。我记得08年上半年我们6月时间没有走一条滚装船,全部是用集装箱,因为汽车滚装船运输是专业运输,主要是安全专业,成本比较低。集装箱运输是非专业的,是标准货物的运输,尤其安全性、货损比较大,成本比较高,操作比较麻烦。

中国政府不能等出了问题我们再去解决问题,那就晚了。我们也积极跟各个船东公司希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希望未来船运出现紧张的时候,能够得到一定的物流资源支持和保障。但是毕竟我们中国汽车企业和海外汽车企业没有办法比,我们跟它不是一个重量级上。虽然签了战略合作协议,但是我们要求他把舱位倾斜给我们,或者业务倾斜到中国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比重差距太大。所以这就是问题,在未来要面临比较严峻的问题。

关于WTO十年,我个人看法,对整个汽车行业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支持和帮助就中国来看。实际上谈判的过程中汽车行业应该是被牺牲的,因为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当时农业是我们国家要必保的方面。所以在保农业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牺牲一些产业的利益,其中我想汽车产业应该属于被牺牲的产业一部分。

对比韩国,韩国当时的国土面积很小,农业当然很重要,但是并不是它最重要的。甚至它对美国的牛肉,不管国内怎么反对,它还是开放美国的牛肉市场,说明他对农副产品,农业产品的保护并不是很关注。他要成为世界的强国,必须要在工业上有长足的发展。所以它和欧盟、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时候,它把汽车作为首要的项目。汽车作为进入欧盟零关税产品,这跟我们是有差距的。

我们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帮助,是被牺牲的一个产业,但是由于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经济得到的快速增长,使我们国家的购买力增强,也使中国的汽车市场快速的增长,在2000年之后井喷式的增长,每年都是翻番的,没有任何人判断中国汽车市场经历十年的高速发展。市场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中国自主品牌分享这个蛋糕,这个蛋糕迅速扩大必然给我们一定的空间,尤其在低端产品,所以中国的自主品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甚至我们在单纯的数量上,收益和数量上产生很大,数量上50%,但是真正收益上有多大呢?

在未来五到十年真正是非常困难的时期,如果说我们在没有更好的政策环境、没有有效手段保护中国自主品牌,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出现非常大的困难,2011年已经表现出来。在未来如果说合资品牌在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尤其是利润基础上,如果它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打压自主品牌,使自主品牌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记者:你演讲中展示了很多章程在还爱提升品牌形象的活动,现在在长城在海外品牌溢价多少,提升了多少,长城汽车在海外定价怎么做的?

邢总:谈到溢价在海外我们很困难,尤其我们在海外面对的竞争对手跟国内市场不一样,国内市场是我们自主品牌之间相互竞争,到海外的话我们是跟欧美日韩国际大品牌竞争。谈到品牌溢价,我们谈不到溢价。我们现在只能说是一个建立树立品牌的过程,或者我们起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起点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如果在一个非常低的起点,我们提到在中东由于没有考虑到品牌起点问题,起点很低。

到今天发现我们,产品有很好的提升,我们十年前就到中东海湾国家去,十年中国汽车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我们现在具备的能力,单纯从产品而言我们尤其和韩国车的差距并不太大,我们有很强的体系,但是我们在市场上和韩国品牌竞争差距非常大。在定价上经销商很难能够接受我们接近韩国品牌的定价。首先经销商不接受,这个市场不接受。

对于我们新产品推广,尤其是我们做一个B级轿车定价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很难能够打开局面。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引导市场,在市场上转变产品形象。

我们中国的企业大家都面临这个问题,盲目的向海外出口,盲目的冲动带来对品牌的损害是非常大的,而且我们现在所带来的这种利益可以说微乎其微,甚至有些企业就是为了要数量,把我们一些很不成熟的产品带到海外去。包括据我了解,我们所有的产品海外出口必须盈利,这是一个前提。我们现在很多企业不但对海外没有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出口就是一种形式,一种名义,根本不赚钱。据我了解有的产品亏损非常严重,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

长城是一个民营起步的股份制企业,我们对我们的品牌,对未来的市场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非常关注,这次在发言中也提到,没有更多的展开。希望大家关注我们的品牌建设,我们在海外市场,尤其在一些关键的,规模比较大的所谓战略市场,我们品牌定位一定要有高度,这种高度不是我们现在的水平,而是未来我们三年五年以后的水平。我们带去的产品要真正进行改善和完善,我们宣传,包括产品定价,都要有一些前瞻性。这样我们才能有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只有盈利才能持续,如果我们不盈利没办法持续发展。经销商销售你的产品没有盈利,他也没有积极性,你很难在市场上站住脚,或者我们一时的红红火火进去了,又很快出去。

08年我们在南非中国有21个品牌,09年4月份我再到南非市场去只有两个品牌,一个是长城,一个是一汽。这种海外业务发展对海外的发展是巨大的损害,对中国品牌是巨大的损害。所以当时首先产品没有,没有人销售,你的服务没有,尤其二手车的价值快速贬值。很多消费贷款,客户没有钱,车卖到市场价值很低,不能弥补他的贷款就把车交给银行,银行压力很大,就停止所有的中国汽车的贷款。这样在汽车消费贷款占新车消费比重超过40%,在一些发达国家超过百分之六七十,如果没有银行支持你,在你的营销手段上是非常大的缺陷。

我还是希望协会在我们海外走出去的过程中呼吁呼吁,我们自主品牌现在走出去不要过于着急,而要考虑到未来三五年我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和水平,我们肯定是立足于中国市场,着眼于海外市场。因为海外我们完全自己独立开发不现实,中国还有五到十倍的发展,中国市场的发展我们还有机会,不是没有机会,因为我们基数很大,一年将近两百万台的增长规模,不要太着急,不要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希望协会做一些工作。

记者:你觉得去年自主品牌高速增长到底什么原因?

邢总:昨天开会的时候我跟潍柴聊天,他说一方唱罢,一方他登场。我说作为整车行业,整车出口负责人来讲这是挺汗颜的,海外是一个蓝海,东方不良西方不行,老找市场,那有很大的麻烦。当然整体的市场还是有,过去我们关注一些不发达国家,长城作为中国汽车进口最先进入发达国家,比如澳大利亚,现在它的市场门槛比较高,我们还是中国唯一的汽车品牌,意大利也是唯一的一家中国品牌,我们在俄罗斯、南非我们这个品牌长城一直在增长。意大利我们皮卡销售第三。这些企业找到一个新的所谓的蓝海,市场规模更大的市场,蛋糕更大。

最起码我认为目前很多企业不理性,操作方式,包括对待一些问题不理性,回避问题,隐瞒问题,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很成熟的市场是很危险的,丰田这次给中国所有车企是一个教训,你想通过攻关,想通过其他的方式掩盖产品的缺陷,最终到头来受损伤的是企业。

记者:你刚刚提到了特别两个市场,中国的自主企业一定要审慎的进入欧美市场,你特别提到这两个市场。长城汽车对于进入这两个市场无论战略和思考都是相应的经验或者谋略。

邢总:应该说教训。我们05年我们去法国巴黎参加车展就希望能够进入欧洲,当时市场发展很快,我们在研发方面投入在国内所有的车企里面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是2%,我们超过了5%肯定是有的,甚至有些年份的投资超过10%。我们生产设备制造硬件都是采购国外最先进的最好的,当时我们硬件设施条件非常好,我们也看到中国整个行业的增长认为未来三年能达到日本06年的水平。

所以那会儿就有这个冲动,当然我们做实际业务还是希望大家冷静,但是公司管理层还是比较冲动,我们一定要到欧美市场,我们一定先去欧洲。当时就去巴黎参展。前期我们已经跟意大利经销商有接触,他是做二手车的经销商,他对二手车和中国产品认为欧一定的机会,所以当时极力推动产品到国际市场上,所以当时进入意大利,不得不承认我们在产品上有差距,而且我们对欧美的法规认识上还有很大的产生,对市场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没有意识到二氧化碳,包括其他的问题。

我很坦诚的说我们在意大利能够坚持六年下来是因为有天时的因素,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意大利尤其08年金融危机影响,意大利的一个政策,天然气发动机汽车产品政府可以补贴1500欧元。这个政策对于我们这几年的市场发展快速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皮卡在欧洲柴油车的比例非常高,可以达到90%都是柴油,柴油车有一个问题比较改装LPJ,使用不了双燃料。我们出的是汽油产品,我们能够改。所以我们有这么一个天时支持,这几年在那边发展。我们零售价格1600欧元,1500欧元的补贴非常好。

但是后期的产品,我们符合欧美法规的产品认证最早是四款,中国自主品牌里头我们是最先通过法规认证数量最多的企业。后续我们有二十几款车都做了欧盟产品认证。最后发现欧盟不但是法规问题,他们非常关注安全,他们后期对排放环保的要求很高。他们对于当地保险的费用也是不同的。我们中国保险是一样的,你买的奔驰宝马微型车基本费率一样,国外不一样,是按品级,按车型的安全价值,包括低速碰撞过程中你的维修成本是多少,它直接影响到你的保险成本。发达国家对保险非常重视。他买车首先要去买保险,所有能买的保险都会去买。由于我们在低速碰撞中没有更多的优势,后来发现他对客户使用成本是有考虑,一次碰撞只换一侧考虑,相应的成本就低了。这方面我们有很多没有了解。

比如中国人喜欢选择亮丽浅颜色比较多,灰色、浅黄色,米色,陶木装饰,这是中国人对产品的理解,欧美汽车就是代步,大部分都是黑色,黑色有什么好处?就是不怕脏。而中国仪表板为了好看做了很多皮纹很漂亮,但是当你清洗的时候非常麻烦,中国洗车店很便宜,但是你到欧美洗车非常贵。这就是差异,它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汽车消费文化。我们在这方面根本没有全面的认知。

我们为了降低成本,后期必须对这个市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息掌握,研发之初这些东西对你国内的销售影响并不大,如果你兼顾对你的成本并不影响,但是你的产品研发进入了市场销售阶段再改回来就很难。

记者:现在产品有多少可以针对某些个别重点市场进行专门开发。

邢总::我们现在有些产品针对国内市场,有些车型是全球版,全球版会兼顾一些,因为我们还是要立足于国内市场,不能完全按照未来的目标去开发,当然我们生产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比如保险杠也开成七八块。我们每一款产品现在都会有一款车,轿车就是岭澳,SUVH6,还有现在风俊皮卡兼顾了全球其他市场。对于欧美和泛欧市场。我们分五个级别: 最低级的非洲这些国家,还有东盟南非是中国版的跟中国市场差不多,再一个是泛欧美,意大利、俄罗斯这些,再上面一个层级是欧美版。

记者:刚才说有一个B级车,现在出口产品的结构大概什么样?

邢总:产品从战略上定位上聚焦三大品类,我们不要求做得规模太大,现在提到中国汽车大而强,我们是先强后大,聚焦三个品类,轿车只做B级,SVU、皮卡,这三个都有定位。今年SUV车型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将近40%,轿车最低不到20%,还有一些老款的车型,MPV加1。

记者:轿车出口这块会不会加强?

邢总:我们希望,但是现在困难比较大。皮卡产品,比如我们到海外去,现在不可能有品牌的溢价,我们和欧美日韩相对来说有一个折价,尤其B级轿车产品非常丰富,没有所有的都覆盖,什么条件都满足,要么价格,要么豪华,要么运动,要么时尚等等,在这个品类里面产品品牌非常丰富,竞争非常激烈。我说我价格低,你低不过印度车,低不过意大利的这些产品,因为你包括运输成本,你低不过韩国的现代车,包括丰田,它在海外都是(飞度)这些产品,定价都不高。由于它全球化布局,合理的配制资源,相应降低成本。单纯的价格竞争几乎没有,所以必须找到自己合理的性价比。

记者:滕翼呢?

邢总:滕翼是我们的轿车,也是比较难的。我们现在在一些时尚方面做一些工作,现在比较流行的词叫跨界,国内有一款M系列,介于SUV和轿车系列,在海外都是定位轿车。我们在这些方面有一些机会,当然这系小众市场。轿车介于SUV之间。跨界车逐步被市场接受。类似于XX4两厢的,底盘高一点 我们做一些,这个产品在国内已经开始上市,出口也在做。

记者:今年海外出口计划大概是什么样的?

邢总:十万台。轿车两万,SP、SLV大概都占四万。未来还是侧重SUV,聚焦三大品类里还是侧重SUV,SUV市场是一个相对大面积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都是一个增长趋势

记者:今年自主品牌的出口还能继续保持增长吗?

邢总:应该可以,我看大家公布的信息来讲都不错。我们大家都在发展中市场,它有一个市场的特殊性,现在不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也不受欧债影响,它是商品属性,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这些都有商品属性,它有大宗商品支撑汇率,不受这些影响。我们受到欧债危机影响,它的商品对于发达国家的输出在目前来讲受一定的影响,并不是太大。但是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对它有很大的需求,所以支持汇率有相对升值的趋势。对于一些不发达国家,尤其轻纺织工提供国家现在中国占的比例不是太大,在缩小。主要还是一些欠发达国家受冲击影响。欧债影响的传导对一些欠发达国家会有一个传导效益比较明显。过去一开始的市场会受到一些冲击,但是现在占我们比例很小。我们现在还在发展中市场,今年出口应该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

中国的影响力,中国的汽车工业达到一定的水平,我们并不是很低。我们现在国内所建的这几个工厂,奇瑞也好,吉利也好,比亚迪也好,都是很标准的,25万台,自动化程度,生产一致性保证,比中国合资品牌在海外的市场水平还要高,因为我们设备全新的,我们大量的机器人,生产设备都是从国外买进来的,包括机器人、喷涂其他的设施设备都是从国外买来的最新的。我们设备比他们好。不要小看中国现在的汽车制造。我们在天津有四个整车工厂在建,每个工厂都是25万台。每一个工厂的设备都是全球最先进的设备,其他的工厂都是一样。中国的产品制造能力还是非常大的提升了。

零部件企业原来是以售后市场为主,现在和主机厂配套的零部件工厂越来越多,奔驰宝马以前只是弄个轮毂,弄个铸造件,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品。但是现在越来越多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都在配套了。这样整个中国汽车产品都在提升。我们有一定的机会,欧美现在还困难,但是我们进驻泛欧还是有可能。

文章标签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2025/7/19 09: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