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下称:新规)正式施行,本刊在上周已经对新规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新规取消了对私家车最高15年的强制报废年限,改为行驶60万公里后引导报废,对于济南这座拥有150万辆机动车的城市来说,此政策的出台将影响许多人买车、养车的选择。作为汽车流通市场重要环节的二手车市场,会受到新规的哪些影响?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的《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下称:规范)又会给二手车市场带来怎样的新形势?
● 新规将直接导致二手车市场火爆?二手车商:这可不见得
“从5月1日到现在,我还没怎么感受到新规带来的影响。”广汇鸿发二手车负责人王路宁说。记者了解到,目前二手车商收购、销售的二手车,5年左右的比较受买家的喜爱,尤其是一些大品牌厂家的经典车型,保值率比较好,在8年以上的二手车不大受欢迎,至于10年以上的“高龄车”,想要卖出去太难了,也鲜有人问津。王经理表示,私家车没有报废期限,并不是意味着一些二手车可无限制使用。因为虽然有无年限要求,但只要尾气排放达不到标准、车检过不了还会被强制报废。
记者在“新规”看到,如果出现这几种情况,车辆就要报废: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经修理和调整,或采用控制技术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
● 新规暂难影响车辆更新换代速度
“新规”实施,意味着车辆可使用年限延长,这是否影响车辆更新换代速度,汽车销售市场有何反响?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车辆根据原强制报废年限来设计使用寿命的,也就是说,正常使用和保养,一辆车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十多年,如果保养好、使用频率低、驾驶习惯好,使用寿命会相应延长。但一般说来,车辆发动机在使用10年或运行20万公里后,故障几率就会提高,保养和维修成本自然相应增加。另外,车上各种橡胶件和内饰,5年后会加速老化、开裂,需要更换的配件也将不断增加,加大维护和保养成本。对不少车主来说,与其花这么多钱来保养一辆旧车,倒不如换新。
● 规范的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
目前二手车经销商都是通过车辆收购、卖出之间的差价获取利润,因此在收购车辆时经销商会以压低车价的方式获取最大利润。另外由于目前二手车交易缺乏相关评估标准,二手车经销商都是凭买卖双方“经验”来定价,在不同的二手车交易场所,价格落差很大已是司空见惯。
按照规范的规定,今后的二手车鉴定将通过专业检测设备和工具,在统一的评估流程里由第三方鉴定机构或二手车经营企业进行鉴定,然后将结果告知消费者。王路宁认为,规范不是强制性标准,执行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原本就不规范的二手车商来说。此外,如果按照《规范》要求的严格检查,不菲的鉴定费用最终须由消费者买单。因此,规范对二手车市场的实际意义可能并不大。记者刘汲静《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于本月出台,这势必将成为广大二手车预购用户最关注的福音。然而,“福音”是否已有效传递至消费者心田?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规范》的呢?值此《规范》出台之际,本报联合汽车之家网站开展了广泛的调查与研究。
《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出台在即,消费者反响如何?
本报联合汽车之家 发布调查报告我们研究分析发现:阻碍二手车成交的最大诟病是质量难把关; 超7成消费者从未听闻过《规范》;逾九成消费者认为《规范》存三难——权威难、公正难、监管难;消费者预期价格存底线,超七成认为车价5%能接受。由此,汽车之家认为《规范》势在必行,宣传力度仍需加强,如何解决“三难”和确立定价将是《规范》在未来推行的首要解决难题。
● 阻碍二手车成交的最大诟病是质量难把关
根据汽车之家研究中心对消费者的调查,2013年4月具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中,有68.1%的消费者表示最初会考虑购买二手车。在问及具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最终放弃购买二手车原因时,其中70.1%的消费者表示是因为不放心质量,由此可见,质量不透明是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最大的障碍。
● 超7成消费者从未听闻过《规范》
从汽车之家的调查数据来看,汽车消费者对于即将出台的《规范》知晓程度较低,调查中有76%的消费者表示从未知晓此事,此外22%的被调查消费者仅是听说或看到过,但于《规范》的细节并不了解。
虽然《规范》不是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但是它的出台对于中国的二手车市场来说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一件事,如果能够良好将其贯彻执行,并成为二手车行业鉴定质量的最公正方式,对于中国二手车市场的推动作用将会是巨大的。纵然《规范》目前在消费群体中的认知度偏低,然而作为汽车消费者的又一柄捍卫自身权益的武器,其后期的普及速度可想而知。
● 逾九成消费者认为《规范》存三难——权威难、公正难、监管难
由于《规范》的执行需要一系列的条件,那么很多消费者表示出发自内心的疑问。52%的消费者认为第三方二手车鉴定机构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规范实施的难点。此外还有40%的消费者觉得二手车市场不规范难于监督,就算规范出台也会出现执行难、监管难的问题。还有6%的消费者认为第三方二手车的鉴定费用过高,规范实施的范围将会过小。由此看来,《规范》的推行还是难点颇多的。
● 二手车鉴定费:消费者预期价格存底线
《规范》的出台将设立第三方机构来鉴定二手车的质量,当然第三方的鉴定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在问及消费者可接受的第三方鉴定费用时,近73%的消费者选择了二手车车价的5%,此外通过语义分析,汽车之家研究中心还发现,在近24%的被访者中大部分人认为“合理的费用是可承受的”,上述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于二手车鉴定需要收费之举还是广为认可的。而在收费程度方面,汽车之家认为消费者所期望的是合理与适度的收费,最好不要超过其心理预期——二手车车价5%。
相信很多消费者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二手车市场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可能会有一些便宜到不可思议的高品质二手车曾经让你目瞪口呆。纵然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存量和汽车消费理念不同,然而还有就是二手车质量的透明程度,相信《规范》的出台会进一步加速中国二手车质量透明机制的建立。
样本来源:2013年4月《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大调查》,本次调查投放于汽车之家首页和汽车之家论坛,调研持续时间为4月15日~4月16日两天,共收集样本3613个,其中有效样本为3466个。(来源: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