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人物对话 正文

广州车展对话:长安汽车副总裁朱华荣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汽车之家 人物对话]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长安汽车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集团副总裁朱华荣先生接受汽车之家的对话,朱总您好!

  朱华荣:您好!各位网友好!

  车评人:首先请您向我们的网友介绍一下本届广州车展长安汽车展台的亮点产品吧。

  朱华荣:这次我们携带了14款产品过来,有已经发布上市的睿骋逸动致尚XT、CS35等等车型。另外我们有两款全新车型发布,一款在中国首发,全球9月份在法兰克福已经发布的长安CS75,一款中大型SUV。还有一款是全球首发的新奔奔车型,一共14款车型。

  车评人:刚才您谈到了这一次参展的重要车型,从现在互联网用户的口碑来看,大家非常一致地认为长安汽车作为自主品牌里面,产品研发和质量非常严格,既然用合资品牌来定义我们的长安汽车,您觉得这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初衷和关键行为影响我们长安汽车具有这样的品牌表现?

  朱华荣: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和长安的经营理念和战略目标促使我们采取这样一个行动。长安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你要打造一个长远的汽车企业,核心是要打造品牌。当你要打造这个品牌的背后,有两个最核心的点,一个是质量,另一个就是服务,这两点才可能让你的品牌不断地成长,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

  正是基于这么一个战略目标和经营理念,长安在每一款车型的研发、制造、采购包括售后服务都精心地实施一系列以市场用户为导向的这么一个质量控制目标和研发控制目标。

  车评人:一直以来自主品牌细分市场里大家会有一个普遍认知,大家都会觉得自主品牌应该更多关注产品本身,做品牌应该是用产品来取代品牌,而不是把自己90%的主要精力放在品牌建设这件事情上,这一点您怎么看?

  朱华荣:我是这么来看的。做品牌核心就是你要有硬件。硬件就是我刚才说的质量,是品牌背后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第二个是服务,当你的产品有不足的时候,你来弥补你的产品质量或者产品带来缺陷,就是厂家要来补救的一个措施,这是两个基本点。

  我认为企业打造品牌包括品牌后面这一系列比如质量、服务,我觉得投入资源也是应该的。从企业来说,它从产品力的打造,包括我们长安大型设计研发领域的大投入,解决了一个当期吸引用户的一系列要素,比如外观、动力、油耗等等,这是马上能够让用户所认知的。而长远用户还认不认可这个产品和品牌,就要靠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以及服务。我认为从品牌这个领域延展到研发、制造、采购、质量控制、服务等等这一系列所有投入的资源和要求,我觉得都是应该的。

  车评人:我们做品牌的前提是把产品和售后服务做好。在过去5年之前,我们看到自主品牌相对于合资品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基于中国人力成本比较低,而从现在来看,中国现在的人力成本优势已经没有了,国外的品牌都是一个平台生产很多款车,可能销量一百万两百万,而国内基本一个平台一款车,销量可能只有几万。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自主品牌如何面对合资品牌对我们的打压和竞争?

  朱华荣: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而且很深刻。我认为我们以前所说的自主品牌有成本优势,我更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自主品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研发投入不够,质量控制不到位,研究投入资源有限,再加上刚才所说的劳动力成本红利,使得自主品牌好象比合资品牌要低得多的成本。然而我认为当你的产品研发和质量要达到同样合资品牌水准的时候,你的成本不仅不会比合资企业低,你甚至会比他高。高在哪里?就是刚才说的同平台的量的问题。

  我曾经做过一个计算,我是用2011年的数据。2011年中国自主品牌平均一个车型3万台,当年合资品牌一个车型是6.6万台,我们是他们的2倍。这个差距也不大。大家千万别忘了,人家6万台在中国境外的同平台车型我们有些可能要乘以10甚至20,也就是说是60万甚至100万的平台来和你的3万台竞争,谁的成本低?很显然,你的成本优势不具备。第二,随着中国这些国际品牌、合资品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他把一系列研发、采购、制造都投入到中国本地化的时候,他和你的成本差距就更小了。对于这个命题,如果说中国汽车产业真正要打造一个良好的品牌,这种所谓的成本巨大优势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应该真正地实现打造这些合资品牌的竞争,除了刚才所说的质量和服务要提升上去,另一个就是打造差异化竞争,因为汽车市场还是一个车系都覆盖不了的市场,微小的差异都会给你带来一个巨大群体。就像长安CS35SUV的竞争很激烈,可是CS35我们认为它就是一个蓝海市场,它在中小型车型里打造出了一个优秀的产品,而这种产品有适合的价位,满足了用户群体的需求,这也是目前我们在市场终端加强销售的行为的原因。实际上一种细小的差异就可以给你带来一个巨大的市场。我认为这是中国汽车企业未来要突破的一个核心要素。同时还要突破与国际一流汽车企业的竞争,你必须要把自己的单一车型、单一平台的量不断扩大。扩大除了在中国市场上踏踏实实做好差异以外,另外就是要走向国际,要看到国际上那70%的市场,我们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有一席之地。这样会让你的单产品成本迅速地降低。

  车评人:是不是可以理解您刚才所说的关键点两个,一个是基于产品本身差异化的竞争,另外一个是基于国外市场的拓展。

  朱华荣:对。

  车评人:首先你要在中国站稳脚跟,才有出去的机会。过去的案例中,我们看到有某些自主品牌因为步子迈得太快,出去了之后导致又回来。我们最终想要的不是出去了回来,而是出去一次成功一次,站稳脚步,在国外市场争取到自己的一杯羹。

  中国还会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韩国车的车企包括日本车在北美的崛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的政府都有非常强的整合优势及资源倾斜的态度去扶持,而中国现在的情况来看,政策上的扶持对自主品牌的竞争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很多政府企业包括高官使用自主品牌的时候给人感觉是不太好意思的那种感觉,这些现象您怎么看?

  朱华荣:第一我觉得你刚才这些观念是很对的,必须我们先要做好自己本土的这个市场,然后走出去,扎扎实实地耕耘好一个国际市场。这几年我们在出口这个领域和我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不一致,其实长安就是刚才你的这个思路,先把自己本土市场做扎实。从去年开始我们扎扎实实地问国际市场开拓,当然也是在有限区域里进行,我们定位大概就在10个国家和地区,而不是像有的企业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来开展。你刚才的观点我是完全赞同的。

  确实汽车这么一个产业离不开国家、民众和社会环境全方位的支持,尤其是政府具有战略性的一系列措施。这方面我认为我们国家有关部位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口返税等等,但我觉得确实构建大环境和大政策支持方面还要进一步来研究和加强。

  比如说我认为现在中国汽车企业走向国际的时候,最大的风险是当地国家的政策风险。当你今天实施了这一个措施或者一个投入,很可能明天这个政策的改变就会让你立刻陷入一种困局。这几年你们可以看到,我们有的汽车企业在南美等其他一些国家投入之后,去年增长还百分之几十,突然一下就出现了负增长甚至经营非常困难,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发生了颠覆性的巨大变化。

  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觉得国家需要帮助这些企业来把握这些国家的风险,甚至和这些国家签订一系列的政策上保持相对稳定的协议,这样才能让车企看到未来,我在你这里投资未来有什么样的机会。现在之所以风险大,我觉得这方面的风险远远大于市场、经济的风险,这是我的第一个看法。

  第二方面,我们国家鼓励车企境外合作上可能不够,以及一系列整体实力的展现或者发挥,比如零部件企业跟的问题、车企之间的联合问题。现在境外很多车企可能都是几千或者几万辆,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好象是不错的,但它远远不是一个经济的规模。如果有两三个品牌共同去打造这么一个工厂,可能做出十几万、二十万,这个工厂可能它的成本分摊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车企现在没有这样的认识,国家和相关部位以及行业在这方面促进的政策我认为也不够。这些都是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当然还有其他人才整合等等方面,都需要有一整套的措施和办法。刚才说到韩国、日本确实有一些政策的制定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车评人:从趋势来看,您对于自主品牌的扶持不管境内还是境外,都是持一个乐观态度。

  朱华荣:我认为随着下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我还是抱以很大的希望,未来会是一种向好的趋势。因年我们明显感觉到睿骋诚这样的政府采购以前还是很难的,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而今年以来我认为这个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北京市、重庆市等等采购长安自主品牌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当然前提是车企自己本身要把产品做好。我现在看到很多领导和政府采购的时候,会给你反馈说这个车真不错,我们现在开也觉得很有面子,而且各方面的功能和配置并不比原来的某某品牌差,甚至比它还好。突然我们发现整个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带动会带来一般普通老百姓也会看到政府官员都在采购这样的车,肯定它的性能非常好。

  车评人:也就是说最核心的还是我们有过硬的产品。我们除了1.5T和1.8T的发动机以外,不知道变速箱方面我们目前的计划是什么样的?

  朱华荣:我们的经营理念就是要打造中国最强大的研发力量,支撑点是我动力研究院和英国研究中心形成的800人的研发队伍来实施的一个战略。这个战略就是先进动力,我们把它叫“芯动力”,这个“芯动力”我们概括为传统汽车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升级,像TGGI技术的普遍性应用、混合动力的应用、电动车的应用等等,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自动变速器的研究,我们的自动变速器没有全面开花,主要就是DCT,这项工程是我们英国中心和重庆动力研究总院在实施,从150扭到250扭是一个系列。很可喜的是目前150扭米的变速器已经在进行车型匹配,250扭米的车型也已经在进行样机的实验。未来我们会加大这项工作,来推动这项工程。

  车评人:未来一年之内有希望中国用户能够开上匹配这个变速箱的车型吗?

  朱华荣:没问题。

  车评人:最后再次感谢朱总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汽车之家的对话!

  朱华荣:谢谢各位网友!

文章标签: 人物访谈
收藏
+1
+1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