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行业动态 正文

现实骨感理解万岁 车和家SEV的生与亡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1

车和家SEV的诞生与消失

  [汽车之家 新闻]  从李想在微博上确认SEV将作为车和家第一款产品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而一周前,他宣布车和家将放弃SEV项目,且之前制定的海外分时租赁计划也将进入停滞状态。同时在3月22日,车和家再次获得30亿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达57.55亿元),并宣布将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两个有着强烈反差的事件发生在了一个初创车企的身上,但和融资这件事相比,吃瓜群众们显然对被孵化了两年的SEV项目突然被取消更感兴趣。

汽车之家

听再多传言,不如听点真故事:

  ◆ SEV的出现,真的只是一辆老年代步车么?
  ◆ SEV的发展,从面向个人到面向运营模式,为何语调突变?
  ◆ SEV的消失,完全是政策原因还是另有隐情?
  ◆ 车和家的未来,30亿B轮融资到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汽车之家

  对于初入汽车行业的车和家而言,微型纯电动车SEV以及与其捆绑的分时租赁业务,几乎是目前民众对于这个全新品牌所有的认知。和很多初创造车企业不同,车和家在成立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只开过一次发布会,所有关于这个品牌的消息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CEO李想在微博上的分享。可即便如此,车和家仍然有着很大的关注度,也造就了其押宝的SEV项目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话题产品,2017年12月时,当时的李想对于SEV仍然充满信心,可在之后的四个月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汽车之家

● 梦想饱满但现实难破,饱含对于SEV的猜测和怀疑

  2016年4月,车和家CEO李想在个人微博上首次发布了关于其品牌的产品计划。第一步将打造一款不依赖充电桩且像汽油车一样方便的微型电动车SEV(Smart Electric Vehicle),第二步才是去做一台传统意义上大而强的SUV产品。在之后时间里SEV项目逐渐饱满,2017年2月,车和家江苏常州工厂即将封顶,且同期全自动电池生产线也将完工,未来SEV的产能将能满足年30万辆的需求。2017年6月,李想再次分享了SEV项目的进展,其将符合欧洲L6e低速电动车规范标准,并将在海外开启共享出行业务。半年后,车和家SEV官图发布,并确定首先在法国巴黎以及美国旧金山开启共享出行服务。

汽车之家

  2017年12月,是李想在个人微博上最后一次提及到车和家SEV产品,四个月后,也就是在上周,李想宣布车和家将暂停SEV项目,并牵手滴滴出行重新制定了业务策略,投身中大型SUV以及网约车产品开发。以上几乎就是车和家截止到目前,外界对这家成立不到三年的车企所有的了解,而SEV产品的突然出现和突然消失,也给我们留下了几个疑问。

一 SEV的出现,真的只是低速电动车么?

  双座位设计,最大续航100km,最高限速45km/h,车和家SEV产品从消息透露的一刻开始就被很多人盖上了“低速电动车”的帽子。而更多不被看好的原因,还是集中在目前国内对于低速电动车的政策扶持并不完善,时速在40-70km/h的电动车一律并定义为“代步车”,也就没有合法的牌照支持和路权。

汽车之家

  但你必须承认的是,目前低速电动车是中国销量最高的纯电动车类型,即便其处在一个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但它的应用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就像在PC真正普及前,小霸王学习机是很好一个例子,虽然它无法和真正的PC相提并论,但它在行业成熟前仍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同理,在智能手机普及前,大屏小灵通和大屏山寨老龄机的市场份额也很高,目前很多手机企业都是靠这两个产品起家的。

汽车之家

  据悉,车和家最早在规划这款产品时,是想预判低速电动车相关的行业运营标准会在短期内出台,且基于SEV来进军分时租赁市场的开发,可直到2017年年底时仍然没有声音。与此同时,SEV却是符合目前欧洲已有的L6e低速电动车规范,且可以上路运营,如果想继续维持项目的存活,曲线救国选择在海外市场推出是当时车和家做出的决断。

二 SEV的发展,从面向个人到面向运营模式,为何语调突变?

  李想曾在接受国内媒体36氪的对话中提到,在等待国内低速电动车标准出台的时间里,车和家也规划过将SEV产品在国内特定的环境内进行运营,例如作为大型公园的观光车等等。同时他也提到,SEV并不适合做市场销售,且目前多数车企推出的微型车盈利都不稳定,例如丰田i-Road等等。

汽车之家

  但如果你一直在关注这个产品,你会发现车和家在当时的口风已经变了。最早,车和家SEV就是要面向普通消费者,去解决城市内0-30km的短途出行需求。但后来其发现实际低速电动车市场比自己预想的要复杂太多,且市场内一些2万元售价的低速电动车在配置和续航上并不弱于车和家SEV(定价5万),自己的产品并不具备竞争力。车和家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很快默默的转变了产品推广思路,但其实从那时起SEV的前景已经不被看好了。

汽车之家

  在转变为面向运营模式后,车和家将SEV产品与目前欧洲市场中的雷诺Twizy车型看齐。参考后者也是以运营模式为基础,而不是依靠零售生产,其盈利点也就大幅度脱离了售卖本身,且从雷诺Twizy目前发展来看这个运营逻辑是可行的。所以车和家希望剑走偏锋,基于SEV产品推出海外分时租赁业务,并等待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后再重返中国市场。

三 SEV的消失,完全是政策原因还是另有隐情?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了政策的原因,当前国内并不具备微型低速电动车的合法运营环境。但从已有的信息来看,我们推测政策只是车和家撤销SEV项目的原因之一。在放弃了零售市场后,车和家开始思考如何进入分时租赁和共享汽车市场,但他们找到了一条比打造SEV分时租赁模式更快更好的呈现方式:与一家真正的出行公司合作。

汽车之家

  从近几年来看,共享汽车和分时租赁风口不断上扬,但在这些新的出行模式方面,中国却是一个特殊的市场环境。目前可以说唯一算的上成功的只有单车共享业务,而其他一切出行模式仍然处在尴尬的阶段。而车和家想靠SEV完成在中国分时租赁模式的建立,显然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政策牌照扶持以及合法上路条件。(SEV不符合)
  2. 面对中国特殊的高油价市场,如何控制车辆使用成本。(依靠纯电动汽车)
  3. 分时租赁如何解决城市停车和拥堵问题。(SEV体积小、方便管理运营)
  4. 车辆采购或制造成本低。(据悉,SEV单车成本可以控制在3万元左右)

  现在来看,车和家其实已经思考好了面对中国特殊环境,且SEV的生存几率是多少,但面对政策和海内外市场环境不一致,都是阻拦SEV项目发展的原因。但恰恰也因为这一点,选择一个已经拥有出行模式基础的合作伙伴,将大幅度提高自己建立体系的速度。所以,滴滴的出现会是车和家坚定放弃SEV项目的另外一大核心。

  点评:在车和家内部,SEV产品就因为最初对市场的误判而一波三折,虽然想曲线救国选择围绕租赁模式而进行缓兵之计,但从产品市场定位出现问题的一刻开始,接下来的时间都是用来弥补最初的错误。但最终,车和家还是果断的选择了及时止损,在有了更好的方向之后,旧账就让它过去吧。

汽车之家
详情点击这里查看


2

车和家“打脸”之后的新计划

 ● 30亿B轮融资到位 车和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与滴滴合作以及B轮融资的消息要比放弃SEV项目更早一些出现,可实际上要先理清SEV消失的原因,才能明白与滴滴的关系以及新融资的价值。在过去一周中,所有关于李想以及车和家的报道内容几乎都在回避SEV的事情,这反而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误区里,把这件事单纯当成了又一个企业“打脸”事件。

汽车之家

『滴滴创始人程维(左)、车和家创始人李想(右)』

  放弃SEV,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替代产品。据悉,在4月底车和家将会下线一款综合续航达700公里的7座增程式电动SUV,这也是2016年李想曾提到的那款“大而强”的产品。在曾经的计划中,车和家本意是希望SEV可以先帮助品牌打出知名度,然后在依靠这款SUV产品来进一步走进高端民用车市场。但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让市场同时接受一个品牌跨维度的去打造两个不同基调的产品,显然对树立品牌价值是存在问题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SEV项目的消失,也算是为这款SUV产品让路了。

汽车之家

『车和家7座SUV骡车测试谍照(即底盘测试车阶段)』

  除此之外,车和家另外一条具体车型项目浮出,将会为滴滴出行推出一款网约车定制车型,这款车之前从未在车和家的计划中出现过。有消息透露首批车辆订单或将达到一万辆,同时在设计、座位布局以及使用成本等方面都会与传统汽车有变化,完全是针对网约车的使用场景进行的特殊定制。李想在接受对话时表示,车和家将与滴滴出行合力打造出一套网约车运营理念,将每公里成本计算作为标准,把车队的运营、保险、能耗、空驶率都计算进去,每公里成本可以控制在1元以内,比正在运营的同级别燃油车有望节省近1/3,而用户打车自然也就更便宜。

汽车之家

  如果这辆网约车定制产品落地,其应该会是国内首台针对新兴出行理念而打造的车型,而对于滴滴出行而言,或许也是看中了车和家作为一家初创车企更容易去接受这样的一个定制化车型的研发理念,换成国内任何一个传统车企,无论是成本还是合作条件,想做成这件事的难度都要高的多。这样一个创新产品,对市场有好处,对两家企业也同样有着双赢的利益点。

汽车之家

  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打造高端SUV车型,新的战略可以说完全覆盖了之前SEV车型要为车和家承担的责任。而B轮30亿融资到位,也将帮助这家初创车企向市场兑现上述两款新车型的承诺。当然,这笔钱也将帮助车和家改造已经具备生产SEV产品能力的流水线,这个问题虽然在目前所有消息中都未提到,但谁都明白,重新改造一条整车制造流水线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更不是一件省钱的事。

SEV的消失,期望它是一次理智的打脸

  乔布斯说过:“没有人会愿意买大屏手机。”可是iPhone 6诞生了。雷军说过:“小米不会涉足中低端智能手机。”而现在小米主力市场就是千元价位。罗永浩也说过:“如果锤子售价低于2500元,我是你孙子。”于是这件事成为了近几年来企业著名的打脸事件之一。

汽车之家

  SEV项目的诞生与消失看似是一次变相的“打脸事件”,但和上述的例子相同,一家企业在产品战略推进过程中出现重大策略变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当然也会有人选择不撞南墙不回头,但在现实面前反思和思考显然要比撞得头破血流更理智,何况是进入汽车这样一个动辄几十亿启动资金的行业呢。

汽车之家

总结:用李想自己的话,祝福车和家

  在文章发布前,我再次登录车和家的官网,原先的SEV页面已经消失了,首页更换为了一张面对夕阳的封面图,显得特别意义深刻。从2015年至今,中国市场来了太多的新兴车企,而目前能够看到的落地产品却屈指可数。在略有些乌烟瘴气的造车大潮中,车和家未来的命运我们谁也不知道,只能用李想自己微博中说过的那句话来祝福这家企业吧:那些最重要的可以成就你的优质能力,都是需要吃很多的眼前亏,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拿到成果,成果达成的收益也会远超你的想象,并帮助你继续的坚持,形成信念,甚至信仰。(文/汽车之家 姚嘉)

汽车之家
详情点击这里查看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