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整车 正文

车圈快与慢:如何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汽车之家 行业] 众多自主品牌、新势力头部企业家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着变革中的行业现状。如今的汽车行业,乱象层出。从过度营销、乱带节奏,技术误导,到现在的卷技术、卷配置、卷价格。北京车展前后的更是领导串门、大佬直播、总裁开门,用个体IP的饭圈营销方式换取泼天的流量。有人领军,就有人跟从。本该产品是核心,技术是堡垒,革新进化趋势,变成了引流量,雇水军,攻击对手。大家都在与时间赛跑,想抢到先手,凡事热衷速成,追风口。

  车市战国,该快,捷足先登,拔得头筹;还是慢,稳步前行,厚积薄发呢?

汽车之家

价格战在快速腾空市场

  新能源战略原定2025新能源占有率达到20%,2035年新能源占有率达到50%。在2023年就已经达到31.6%,比原来的计划超前10年。如此高速发展2024年,汽车行业在变革中并没有步入正轨,营销方式就好似技穷一般,依旧在打价格战,目前至少有40个汽车品牌加入了厮杀。

  特斯拉Model Y(参数|询价)将价格从2020年的48.8万元,降至如今的25.89万元。4年时间,几乎砍半,这个特殊的的变化让消费者重新开始定义“豪华品牌”的价值。时至6月连宝马都无法稳坐,主力新能源车型宝马i3开始了5折促销,价格直接“腰斩”进入20万以内。而刚刚发布的宝马i5,经销商也给出了6万不等的优惠。每月的销量数据,被新势力以打榜的方式占领热点。营销学中最低层的竞争方式,摆上高台。没错,看似膨胀的数据,是帮助车企获得短期的销量份额。但是,这种贱卖式的价格战,真的好吗?

汽车之家

制图:汽车之家研究院

  好与坏并存,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市场经济中的这种必然性是无法回避的。中国品牌的崛起需要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唯有长期主义的坚持,不断在技术上革新,寻求更出色的产品,才能实现健康而高质量的发展。急于求成的营销只会损害品牌,因为品牌的成长需要时间的积累,没有一蹴而就的品牌,只有经过不懈努力的积淀。

“快”不一定“好”

  新势力的迅猛发展与其源自于互联网思维的造车模式密不可分。这些新品牌成立初期即面临迫切需要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的挑战。在新势力成立之初,在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代工模式,开始出现在汽车行业里。因为缺乏经验,新势力车企早期在产品一致性上,都踩过不少坑。

  如今,汽车行业新车研发周期越来越短,新车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这种迭代能力已经打破了传统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但是汽车行业的客观规律并没有发生变化。打个比方,从立项开始打造一个新的整车架构再到新车量产,一般需要4-5年时间。在新车上市前,还要经历冬季测试、高温测试、海水腐蚀性实验等各种测试。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很多虚拟验证的方式进行开发,但实车的验证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脱离科学的本质,想“快”就一定会有所取舍。

  小米从雷军宣布开始造车,历经3年、1094个日夜,新车成功上市。尽管其可靠性存疑,但这一速度令人惊叹。传统车企通常会在新车上市前进行单车15万公里的耐久试验,整体测试不少于540万公里。

汽车之家

近日网传冲出赛道的小米SU7视频截图

  打个比方,奥迪等车企公布过,标准的研发周期通常需要4年,从零部件选择到整车组装都要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测试阶段会包括高环、颠簸路以及各类特殊路况,如鹅卵石路、比利时路、扭曲路、搓板路和鱼鳞坑,甚至还有专门的沙井盖路等。传统车企通常让新车在这些路段跑数千公里,以测试其耐久性。考虑到每公里这些路的磨损相当于日常道路上的十倍,此外还会进行高热、高寒、高湿、风沙等极端条件下的测试,确保交付给客户的车辆处于最佳状态。小米是如何完成的呢?

汽车之家

  新势力因为企业缺乏深厚的技术积累,所谓的“新”体现在它们敢于尝试新事物,提供前瞻性的体验。然而,在当前的新势力企业中,真正能够取得突破的并不多。传统车企曾有人说:“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都学不会。”传统车企以其坚实的技术基础显得不畏挑战,然而在采纳新技术方面却显得较为保守。

  也正因为传统车企慢,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严格执行完整的生产周期和高标准。这包括战略规划、概念设计、工程设计、试制试验与认证、生产准备、量产试验和投产等各个环节。相比之下,一些新势力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快”,常常缩短设计和测试周期,降低标准。

  来看一些数据:每款奔驰新车在量产前需要经历15000次仿真模拟碰撞测试和150余次实车碰撞测试;全球整车耐久性测试达到500万公里,相当于往返月球6.5次的距离。这些严苛的测试确保了交付客户的车辆不仅安全,而且耐用可靠。另外,奥迪车辆具备超过65000个监控点,以确保零件的关键尺寸误差不超过±0.5mm,而座椅真皮需求则经历了4万次摩擦试验。奥迪甚至在40°C、80%湿度的条件下进行了一百万次的振动测试。传统车企之所以能够如此严苛,是因为他们珍视品牌积淀的价值和百年来的制造经验。

被流量焦虑裹挟的汽车行业

  价格之乱还未成定局,流量又成为各大品牌竞争的关键点。有专家指出,流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过多的流量并非总是有利的。流量如同一把双刃剑,善用时可以带来高曝光和订单转化率,因此通常被视为多则妙。所以,最近流量的焦点开始从品牌和产品本身,转移到了企业高管或创始人身上。亲自下场直播,讲解,打造起类似于明星“饭圈”文化。

  要知道“饭圈”的喜与恶会导致极端化和情绪化。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尽管能够轻松成为热议话题,但要将其成功转化为实际销量却只有少数例子。反而,大IP们存在被过度关注,所带来风险和危机,也许一两句话就能生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汽车之家

 余承东(左)周鸿祎(右)

  豪华品牌的建立更应参考奢侈品而非快速消费品。新势力借鉴“互联网”式的造车思维迅速崛起,使得一些品牌在短短7到8年内成为国内知名品牌。然而,客观评估品牌的真正价值时就不如传统车企。BBA的品牌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对于豪华品牌来说,这源自历史沉淀的品牌故事是无可替代,它有着品牌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汽车品牌战略基于品牌身份和形象的建立,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其中质量是其核心支柱。快与慢虽对立但又相辅相成,如何平衡快节奏与深耕细作成为整个行业面对的新课题。在快节奏时代,是否能够实现长期发展?唯有在“时间沉淀价值”中找到突破口。当“快”带来过度热情时,通过长期主义来冷静思考,深耕而非浮于表面,扎根而非追求表象。追求“时间沉淀价值”意味着关注做正确的事,而非仅仅正确地做事。

写在最后

  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文化进步、生态改善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等方面,每一项都不可或缺,而这些建设的实现都需要时间。汽车行业应该秉持长期主义的原则,不应该只聚焦于短期利润而忽视长远价值时,轻视品质和安全,更不能对消费者失责。这会让中国汽车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付诸东流。“欲速则不达”只有长期主义的坚守者才能成为就好的品牌。企业的长期主义,不是拖沓,不是从众,应该向豪华品牌去学习。以产品为中心,用技术驱动进步。以用户为核心,追求“精神与价值观的响应”。建立品牌,打造品牌,看点不在于谁讲故事,更应该讲好故事,讲到消费者心里去,这才能成就中国的品牌。(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汽车之家

车圈快与慢:如何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带你懂行业
行业视角
热点事件挖掘
更多精彩内容:
碰撞成绩
向编辑行业评论员提问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奥迪A8 2021款 A8L 60 TFSI quattro 尊贵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4.73 37.23 11.90
    测试文章:不惑雅士 测试2021款奥迪A8L 60 TFSI
    评测编辑-郑雷:

    A8L 60 TFSI的产品力没得挑,但它确实和A6L太像了,开在街上气场不足是事实,缺少了辨识度。

    评测编辑-谢玥:

    这台车在性能测试环节表现非常优异,行驶质感上乘,静态表现同样出色,后排舒适、安静、功能丰富,但和它同级别对手相比少了许多虚的东西。

    评测编辑-李乔辰:

    阔别三年之久,奥迪A8L的旗舰车型终于登陆中国,尽管没了W12缸,但它的尊贵气质并没有丢失,气质不减。

  • 奥迪A8 2021款 A8L 60 TFSI quattro 尊贵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4.73 37.23 11.90
    测试文章:不惑雅士 测试2021款奥迪A8L 60 TFSI
    评测编辑-张子仪:

    单从产品力的角度来看,奥迪A8L绝对是优秀的,它完全配的上品牌旗舰的地位,丰富的科技让驾乘人员得到更细腻的关怀。不仅如此,在可以量化的数据上,它也交出了足够出色的成绩单。

    评测编辑-郑雷:

    如果只需要一台奥迪A8L的话,只需要花一半的价格去买低配就好了,敢花200万买顶配的人,想要的绝不仅仅是体贴好用。

    评测编辑-林琦:

    对于见惯了奥迪A6L的国人来说,奥迪A8L与A6L太相似了,甚至没人相信它卖200万元。尾标上的60 TFSI没气场没认知度,很多人看到后甚至搞不清楚它的排量,车身上连一个V8标识都没有,这令我无比怀念老款A8屁股上W12的尾标。

  • 奥迪A8 2018款 A8L 55 TFSI quattro尊贵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5.77 35.52 9.80
    测试文章:豪华与高科技完美结合 测试全新奥迪A8L
    评测编辑-何家荣:

    全新奥迪A8L在综合性能、行驶品质方面的表现毋庸置疑,在该级别已经是比较出色的了。此外,丰富的高科技配置是它的亮点之一,同时让它在同级别车型当中展现出相当不错的竞争实力。在我看来,它就是豪华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

    评测编辑-梁海文:

    全新奥迪A8L展现出了豪华品牌旗舰应有的实力,外观上有着低调而不怒自威的气势,进入车内依旧是宽大的空间和一众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配置,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功能都配齐了。在性能表现方面,在四驱系统的加持下加速成绩并不逊色于同级别竞品,制动表现尤其亮眼,操控表现在同级别中是上乘水平。

    评测编辑-常庆林:

    全新奥迪A8L在座舱科技感方面相比上代车型更进一步,全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台中央的两块大尺寸触控屏幕绝对是座舱内的亮点。在豪华感营造上,木质饰板、铝制装饰、钢琴烤漆饰板的搭配丰富了设计的层次感。该车虽然轴距长,但配置了后轮随动转向系统,这让该车在中低速行驶时足够灵活,高速行驶时能够营造出四平八稳的感觉。

  • 奥迪A8 2014款 A8L 45 TFSI quattro豪华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6.32 37.57 9.90
    测试文章:田忌赛马 测试奥迪A8L 45 TFSI 豪华型
    评测编辑-黄荣嘉:

    2014款 A8L 45 TFSI quattro豪华型在动力性能方面可圈可点,虽然配备低功版的3.0T发动机,但已经比同价位车型优胜许多。不到10L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也值得肯定。相同的价格只能买到宝马7系的入门级车型,奔驰S级更是连门槛都够不着,它的性价比很高,田忌赛马的精髓就在这里。

    评测编辑-何家荣:

    为了拉低门槛,奥迪推出了指导价格不到90万的2014款 A8L 30 FSI 舒适型,但2.5L排量的自吸发动机确实有心无力。相比之下,配备3.0T低功率发动机的2014款 A8L 45 TFSI quattro豪华型动力更强,而且配置更加丰富,再加上不到80万的成交价格,成就了超高的性价比。

    评测编辑-梁海文:

    德系三个豪华品牌在各个级别的竞争从来都不会停止,而在奥迪A8L、奔驰S级和宝马7系之间则是代表着各自品牌顶级水平的巅峰对决。奥迪A8L 45 TFSI 豪华型自身的配置和性能并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还是品牌力方面稍逊一筹,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也更适合喜欢低调沉稳的朋友,在有着同水平的驾乘体验的情况下,奥迪A8L更显低调务实。

  • 奥迪A8 2013款 A8L 55 TFSI quattro尊贵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4.40 37.27 --
    测试文章:0-100km/h加速4.4秒 测奥迪A8L 55 TFSI
    评测编辑-梁巍:

    之前奥迪S8媲美超跑一样的加速能力实在是让我们很惊讶,今天又来一个搭配同样动力总成的A8L 55TFSI,只是发动机功率调低了一点,而且也跑出了4.4秒的成绩,奥迪真是把豪华性能车玩到了一个极致,但终究这些只是极小部分对性能极度痴狂的高帅富们的个性玩物。

    评测编辑-胡正暘:

    在A8L产品线里,有便宜的2.5升入门版,3.0T高、低功率两种调校则足以满足性能需求,往上看还有S8和旗舰的6.3 W12版本镇场,这款55TFSI虽然测试成绩抢眼,但市场定位略显尴尬,基本只为追求V8发动机的顾客而生,不过这不是它的错。

    评测编辑-罗浩:

    A8L 55 TFSI装备一台动力强劲的4.0T发动机,弥补了3.0T车型动力不够充沛的问题,而且这台V8发动机也很好的满足了高端消费者对“面子”的需求。

  • 奥迪A8 2011款 A8L 3.0 TFSI quattro豪华型(213kW)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6.20 38.27 --
    测试文章:走自己的路 测试体验全新2011款奥迪A8L
    评测编辑-梁巍:

    今天的新A8比过去更鲜活了,不再那么严肃古板,而且从各方面指标来看都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去挑战奔驰S和宝马7系,唯一就是作为这个级别最看重的后排空间还有值得深挖的潜力。

    评测编辑-胡正暘:

    大街上的A8L渐渐多起来了,几乎每次我都会恍惚一下,这是A4还是A8......新一代A8L看起来真的太精悍了,它将因此丢掉一大批大龄客户,另一方面,这样的外观对年轻富豪们来说,则是吸引力十足。仅从设计上的突破性而言,就值得打9分。

    评测编辑-罗浩:

    如今的新款奥迪A8L已经显示出了挑战奔驰宝马的强劲势头,没想到3.0T低功率版车型就能跑出6.2秒这样出色的成绩,只是前脸的造型作为豪华车来说显得不那么有说服力。

  • 奥迪A8 2005款 A8L 4.2L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7.63 37.70 --
    测试文章:奢华全体验 测试奥迪A8L 4.2 quattro
    评测编辑-韩路:

    奥迪A8L给我的感受是一个很会运动的政治家。如果一再强调它的奢华,这个没有什么意外了,但是在保持行政、奢华的同时,它却拥有了比A4、A6更好的操控性!让人惊喜。

    评测编辑-王苦公:

    没测试A8L之前就听说它的操控性比A4、A6要好!说实话~~我不信。经过这次专业测试之后,我深深的被A8L的操控征服了,完全没有大车的感觉,感觉这就是个很灵活的紧凑型车。

    评测编辑-孟庆嘉:

    外表“低调”的奥迪A8 4.2只有在进入驾驶室内才能见识到一种独特的奢侈感,座椅的舒适性印象最深,多方位调节功能可以照顾到各种身材和坐姿习惯的乘客,非常体贴。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