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碰撞/侧面碰撞
[汽车之家 技术] 基于大众MQB平台的全新一代明锐在E-NCAP碰撞测试中喜获5星殊荣,而同样基于此平台的高尔夫7也可谓旗鼓相当,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的新一代速腾以及更多切换至此平台的大众车型都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呢?
参与此次碰撞的车型为1.6L的新明锐,但是E-NCAP官网并没有具体说明发动机的类型,而根据斯柯达的官网显示,目前海外此排量的新明锐均配备柴油发动机(TDI),所以据此判断碰撞车型为1.6 TDI车型。该车的制造年份为2013年,车身为五门三厢掀背式造型,整备质量为1276kg。
在具体的安全性配置上,这款海外版的紧凑型车拥有让国人艳羡的超高级安全配置,特别是9安全气囊完全达到甚至超越国内中大型车的配置级别。此外测试车辆还配有ESC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前后排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等。
测试车辆的安全配置 |
9安全气囊:主/副驾驶气囊(2个)、主/副驾驶侧气囊(2个)、侧气帘(2个) 后排乘客侧气囊(2个)、主驾驶膝部气囊(1个) |
主/副驾驶和后排乘客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 |
主/副驾驶安全带预紧和限力功能 |
ESC车身电子稳定系统 |
对于还不太了解E-NCAP碰撞测试内容的朋友,可以点击《3系和翼虎上榜 解析E-NCAP年度最佳车型》进行查看。下表列出了新明锐在各项碰撞测试中的成绩表现,接下来我会对每个单项来逐一进行分析。
斯柯达-明锐(海外)E-NCAP碰撞星级:★★★★★ | |||
评估类型 | 评估项目 | 得分 | |
成年乘员 (项目得分/所占项目 | 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 | 15.9 | |
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 | 8 | ||
侧面柱碰 | 6.4 | ||
鞭打试验得分 | 3.4 | ||
儿童乘员 (项目得分/所占项目 | 儿童保护状态 | 18个月儿童 | 12 |
3岁儿童 | 11.4 | ||
接口指示 | 7 | ||
安装方式 | 12 | ||
行人保护 (项目得分/所占项目 | 头部 | 22.2 | |
骨盆 | 1.6 | ||
腿 | 6 | ||
主动安全技术 (项目得分/所占项目 | 车速限制(主动控制/提醒) | 0 | |
电子稳定系统(ESC) | 3 | ||
安全带提醒 (驾驶员/副驾驶/后排) | 3 (驾驶员/副驾驶/后排) |
● 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
在正面碰撞中,乘员舱的结构保持完好,A柱仅向后产生了2mm的位移。碰撞过程中,气囊正常弹开,起到了应有的保护作用。最终坐在主、副驾驶位上的假人的躯干和头部评价全部为绿色(good)。
碰撞后,在发动机舱内某些部件的挤压下,离合器踏板向上移动了46mm,刹车踏板向后移动了45.5mm,我想正是这种位移直接对驾驶员的右侧小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所以该部位的评价为黄色。由于40%偏置碰撞是偏向于驾驶员一侧的,所以在车辆溃缩时,车辆左侧会相对更加严重,而膝部气囊恰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来防止驾驶员的腿部与中控台直接发生接触。
● 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
在侧面碰撞中,侧气帘和侧气囊正常弹开,其很好地对假人的躯干和头部进行保护,因此新明锐也在此项中拿到了满分8分。
● 侧面柱碰测试
在更为严苛的侧面柱碰测试中,侧气帘最大化地对乘员头部提供了保护,或许是由于车辆侧面变形较大,所以最终导致假人胸腔的受保护程度仅为弱,同时假人的腰部也没能得到最优的评价。
鞭打试验/儿童保护/行人保护
● 鞭打试验
在鞭打试验中,座椅和头枕为乘员提供了良好的保护,可以有效防止追尾事故中颈椎过度屈伸造成的损伤。
● 儿童保护
新明锐后排的两个座椅都提供了ISOFIX接口,且接口指示明确,连接锚点也没有任何问题。新明锐可以通过关闭副驾驶侧的气囊来确保该位置在安放儿童座椅时儿童的安全。在这一期E-NCAP的儿童保护项目中增加了一个主流的儿童安全座椅与车辆适配程度的展示,以供消费者参考。
『主流的儿童安全座椅与新明锐适配程度的展示,建议点击图片查看』
无论是在正面还是侧面碰撞中,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的假人很好地被约束在座椅内,将儿童的身体特别是头部接触车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可以说,碰撞中车身合理的缓冲吸能的结构设计减小了儿童的受伤害程度。
● 行人保护
在此项目中,新明锐保险杠的设计对行人的小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所以此小项拿到了6分满分,但是发动机罩的前部边缘却对行人的骨盆区域保护不力,所以只拿到1.6分,此外,整个发动机舱盖和大部分的挡风玻璃区域都能对行人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为了在碰撞事故中更好地对行人进行保护,斯柯达要为旗下车型配备一个特殊设计的发动机舱盖,这个发动机舱盖距离相对较为坚硬的发动机的距离更远。在碰撞发生时,发动机舱盖通过向上隆起起到对行人头部保护的作用,而经过试验,对于大部分身高的行人和一定速度范围内的碰撞都能起到对行人良好的保护作用。
● 主动安全技术
ESC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是明锐车型的标准配置,与C-NCAP不同的是,E-NCAP对后排乘员安全带未系提醒也有考核,而明锐的主、副驾驶和后排乘员都有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所以它在此项目中拿到了满分3分,不过由于明锐没有电子车速限制功能,导致其在该项目没有分值。
● 新明锐E-NCAP碰撞测试视频
● 基于对未来更多采用MQB平台车辆安全性的展望
分析完使用MQB平台的新一代明锐,我还想说说同样基于此平台的高尔夫7,在2012年进行的E-NCAP碰撞测试中,高尔夫7也获得了5星评价,虽然高尔夫6也取得了不错的碰撞成绩,但是高尔夫7也算得上是再接再砺。
日后同样基于MQB平台的晶锐、速腾、途观等车型是否也能获得如此的成绩呢?特别是同样为紧凑型车的速腾在MQB平台下将与新明锐共用除了车身外形和车标外的几乎所有零部件,所以对于未来全新一代速腾的安全性,我们基本上算是心中有数了。
全文总结:
整体来看,新明锐在测试中的成绩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只是在侧面柱碰试验中,驾驶员的胸部的受伤害程度稍大。应该说新明锐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合理的车身结构设计以及各种主、被动安全技术,特别是9安全气囊功不可没。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引进国内的新一代明锐也将采用MQB平台,在车身安全结构方面相信也不会有什么改动,但是国内的新一代明锐不太可能像海外一样装备9安全气囊系统,至于ESC系统是否会全系标配,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文/汽车之家 冯景毅)
相关链接:
● 汽车技术很难懂?汽车设计太遥远?谁说的?这些内容也可以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