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技术体验] 对于音响品牌而言,对“声音”的展现有着千差万别的方法,但却有着同样的追求---“原音重现”,而这一追求对于汽车而言谈何容易,面对汽车本身的噪音、电子设备功率的限制、车上密集的设备和复杂的车身结构……想在那点狭小的空间内实现剧院级的现场感?一起来看看在汽车音响领域经过30多年沉淀的Bose是怎么来搞定这些麻烦的。
● Bose是什么?
Bose是知名的音响品牌,其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以设计、制造各种专业音频设备而闻名。这个诞生于1964年的音响品牌如今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虽然在发烧友当中,对Bose产品的声音风格、性价比等颇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Bose在音响技术方面走出了一条只属于自己的道路。
Bose品牌的名称源于其创始人Amar Gopal Bose,从小Amar Gopal Bose就表现出对电器的兴趣,而且相比同龄人而言,Bose还是个有经济头脑的孩子,他13岁的时候已经能靠维修收音机之类的来贴补家用。10多年后,当这个在电子技术方面独具天赋的年轻人获得麻省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时,他周围的人们应该不会感到意外。
据说,Bose先生创立Bose品牌的契机源于一次失败的购买经历,据说毕业后从事助理教授的Bose先生在1956年兴冲冲地花了一笔钱将一套当时的高端立体声音响抱回了家,结果那些抢眼的参数却只带来了让他失望的表现,对音响表现的不满让他萌生了“自己干”的想法,他开始投身扬声器的研究,追求音响对现场感的重现。8年后(1964年),Amar Gopal Bose在昔日同窗、导师及朋友的帮助下创立了Bose音响品牌,依靠在音响领域的深入研究来设计和制造能让消费者获得真实感和现场感的音频产品。这是不是和兰博基尼品牌的故事有些相似?只不过是少了一个傲慢的恩佐·法拉利而已。更巧的是,兰博基尼创立于1963年,和Bose只差一年。
Bose先生还花大量时间去研究人们聆听声音的习惯和偏好,以找到如何让人们获得更多真实感的方法,这些研究的成果随后成为了Bose之后开发音响的理论基础,被称之为“心理声学”。而Bose先生最初的追求--“Better Sound Through Research”(致力研究,提供更卓越音质—编者自译)也成为Bose一直延续至今的口号。
当然,Bose并不只沉溺于音响领域,相信不少技术控都知道,Bose开发了一套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运作的全主动电磁悬架,虽然在成本、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遭到质疑,但这套悬架对车身姿态的控制堪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