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从零开始到销量火爆 中国品牌设计之路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1

从仿制起步的中国乘用车设计

  [汽车之家 技术]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迅猛发展,汽车的造型设计也从最初级的仿制开始到现在的自主设计并深受消费者认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说起来很容易,可是这条欧美国家走了超过百年的道路,我们仅用四十多年的时间便完成了追赶,这其中的艰辛谁人能知?那么中国品牌的设计之路是如何走出来的呢?

汽车之家

  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在早期的国家政策下,并不提倡发展轿车工业, 因此依靠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起来的中国汽车工业,完全没有生产轿车的安排。然而载重卡车更看重实用性,“长得是否好看”并不是件太重要的事情,所以设计根本不是那时候发展汽车工业需要考虑的事情。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不论是当年的红旗CA72还是上海牌轿车,它们的造型都是由工人对欧美生产的汽车进行仿制,再通过手工敲打制作而来,虽然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儿,可是这其中与“汽车设计”却是毫无联系,更不用提设计师的概念了。因此在那个年代,中国品牌的汽车设计可以说还是处于未起步的状态。可是随后中国的轿车工业却进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时期,就此发展下去似乎也难以有很大的进步。在没有技术也没有市场的那个年代,如何才能促进中国轿车产业的发展呢?

汽车之家

- 刚刚起步:一切都从仿制开始

  不过通过合资企业接触到造车新世界的仅限于一汽、东风、上汽、广汽、北汽和天汽这三大三小六家企业,而在本世纪初期成立的那些中国品牌还是在一开始选择了造型设计方面最容易实现的一步:模仿。

汽车之家

  与比亚迪情况相同的,还有不少企业,例如吉利成立初期的美日系列车型,就和夏利长得很像,甚至因为其车标与丰田的LOGO相似而遭到对方的诉讼。双环汽车的来宝SRV,和当时销量火爆的本田CR-V不仅在外观上有着说不出的雷同感,甚至名字也有向其靠拢的嫌疑,并且遭到本田的一纸诉状被告上法庭,虽然最后官司以双环的胜利而结束,但这些车是否有模仿的嫌疑我相信消费者都心中有数。

汽车之家

  如果提到了模仿,近年来有一个品牌不得不提,那就是众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众泰一度被中国车友称之为“保时泰”,也是有其中的道理。可是实际上,众泰品牌在成立初期并未像比亚迪、吉利那样直接走上模仿的道路,而是花巨资引进丰田的生产线,再悬挂自己的标志进行售卖。奈何后期依靠这些被外国品牌淘汰的老旧车型已不足以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分一杯羹,因此在近几年才走上了模仿的道路。

汽车之家

  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和当时的市场环境有关。合资品牌中最有竞争力的,无疑是捷达、桑塔纳和富康这老三样,中国品牌需要在本来就不火爆的家用车市场分得一杯羹,自然需要在配置等方面下功夫,奈何本身实力又不足, 只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因此才会减少造型方面的投入。

2

设计师团队成熟及海外设计中心的成立

- 中国设计师的成长

  进入21世纪,随着汽车逐渐进入普通百姓家,仅拿像桑塔纳这种欧洲十年前的产品来生产已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汽车设计逐渐开始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各大合资品牌纷纷拿出旗下较新的产品投入中国市场,并且伴随着通用泛亚这种合资品牌设计中心的成立,越来越多的本土设计师开始崭露头角,开始学习国外系统性的整车设计及开发流程。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在这段时间中,有的中国设计师选择出国学习深造,毕业后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海外雇员,进入设计部门继续学习和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选择回国加盟中国品牌,这其中来自广汽集团的张帆和北汽集团的乌琳高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张帆和乌琳高娃都曾经在奔驰位于欧洲的设计部门工作过数年,但两人的职业道路却又有着不同之处。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还有的设计师扎根本土,在合资品牌的设计部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学习到了一整套系统性的整车开发和设计流程。说到中国设计师,来自上汽集团的邵景峰也是不得不提起的人物。这位从上海大众(现上汽大众)成长起来的本土设计师,如今肩负着上汽集团旗下MG和荣威两个品牌的设计工作。

汽车之家

  中国设计师们或在海外或在合资品牌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他们迅速的成长起来带动了中国汽车行业设计方面的总体水平,也为中国品牌的下一部扩张提供了充足的血液:成立自己的设计团队。

- 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有了自己的设计团队

  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买车时从一味的只看配置,转变为不仅要看配置,还要看新车的外观和实用性。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也意识到随着产品竞争力在配置方面达到了瓶颈,似乎通过设计来吸引消费者是一个新的选择。

汽车之家

- 海外工作室的建立

  除了在国内组建设计团队外,一部分发展较快的中国品牌还选择走出国门,建立海外的设计和研发中心。例如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和江淮汽车,就已经走出国门,像许多国际化的汽车巨头一样拥有海外的设计中心。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 大牌外援被吸引而来

  除了在海外建立设计中心吸引当地的优秀设计师外,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成熟,也给那些国际知名的设计师造成很大的吸引,越来越多在业内成名已久的大咖级也被吸引而来,接受中国品牌伸出的橄榄枝。

汽车之家

  大咖级别的设计总监愿意选择中国品牌来任职,除了好的就业机会和待遇之外,我想一个品牌美好的未来才是能够吸引这些优秀人才加盟的必要因素之一。就像当年的彼得·希瑞尔不会选择那时的中国品牌一样。

汽车之家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重量级设计师加盟中国品牌,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慢慢走向成熟,大家也越来越看好中国品牌在未来的发展。再这样的良性循环下,相信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领域优秀人才也会被吸引而来。

总结:

  改革开放四十年见证了中国的乘用车工业从无到有,虽然发展时间相比于那些国际性品牌来说时间尚短,但其进步的速度无疑是迅速的,这其中在设计方面更是成果喜人。接下来,我们会深入一些中国品牌,通过各个品牌的发展来探究在这四十年时光中摸索出的设计之路。也请大家持续关注40年巡礼之中国品牌设计系列文章。(文/图 汽车之家 苗帅)

文章标签: 设计解码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