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8月,F1迎来了将近一个月没有比赛、两周强制停止研发的夏休期。而截至匈牙利站,F1全年赛程已经进行了2/3,总冠军的争夺则日趋白热化。相较车队积分而言,车手积分方面的变数更大一些。目前,排在积分榜前五位的车手之间,差距仅为20个积分(一次分站冠军就能获得25个积分)。在本赛季还剩余7场比赛的情况下,他们都是总冠军的有力竞争者。谁能最终捧起2010赛季F1车手总冠军的奖杯呢?

时间 |
站名 |
杆位 |
冠军 |
最快圈速 |
03-14 |
巴林 |
维特尔 |
阿隆索 |
阿隆索 |
03-28 |
澳大利亚 |
维特尔 |
巴顿 |
韦伯 |
04-04 |
马来西亚 |
韦伯 |
维特尔 |
韦伯 |
04-18 |
中国 |
维特尔 |
巴顿 |
汉密尔顿 |
05-09 |
西班牙 |
韦伯 |
韦伯 |
汉密尔顿 |
05-16 |
摩纳哥 |
韦伯 |
韦伯 |
维特尔 |
05-30 |
土耳其 |
韦伯 |
汉密尔顿 |
佩特罗夫 |
06-13 |
加拿大 |
汉密尔顿 |
汉密尔顿 |
库比卡 |
06-27 |
欧洲 |
维特尔 |
维特尔 |
巴顿 |
07-11 |
英国 |
维特尔 |
韦伯 |
阿隆索 |
07-25 |
德国 |
维特尔 |
阿隆索 |
维特尔 |
08-01 |
匈牙利 |
维特尔 |
韦伯 |
维特尔 |
车手名 |
分站冠军(次) |
杆位(次) |
登上领奖台(次) |
最快圈速(次) |
韦伯 |
4 |
4 |
6 |
2 |
汉密尔顿 |
2 |
1 |
6 |
2 |
维特尔 |
2 |
7 |
6 |
3 |
巴顿 |
2 |
0 |
5 |
1 |
阿隆索 |
2 |
0 |
5 |
2 |
车手 |
参赛 |
世界冠军 |
分站冠军 |
杆位 |
登上奖台 |
最快圈速 |
累计积分 |
巴顿 |
183 |
1 |
9 |
7 |
29 |
3 |
474 |
汉密尔顿 |
64 |
1 |
13 |
18 |
33 |
5 |
413 |
维特尔 |
55 |
0 |
7 |
12 |
15 |
6 |
276 |
韦伯 |
150 |
0 |
6 |
5 |
16 |
5 |
330.5 |
阿隆索 |
150 |
2 |
23 |
18 |
58 |
15 |
718 |
在五位总冠军的有力竞争者中,阿隆索赢得过两次(2005年、2006年)车手总冠军,汉密尔顿(2008年)和巴顿(2009年)各赢得过一次车手总冠军,而维特尔和韦伯都没有获得过车手总冠军。就本赛季截至目前的表现来讲,汉密尔顿的状态最好。在其他车手状态起伏不定,甚至出现让人惊诧的失误时,汉密尔顿以他娴熟的技巧,帮助迈凯轮车队保持在了车队积分榜的领先行列。
平稳驾驶则是巴顿的典型风格,比赛策略的成功运用帮他赢得了两个分站冠军。不过,迈凯轮赛车在速度方面相比红牛不占优势,近几站的低迷表现,让夺冠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剩余的比赛中,稳定性将是迈凯轮的重中之重,只有出现一点闪失,汉密尔顿和巴顿的夺冠之路都会更加变得艰难。
带着两个世界冠军头衔,高调加盟法拉利的阿隆索,在今年的首战比赛中就拿下了冠军奖杯。法拉利的强势开局充分证明了先有舍而后有得。早早放弃苟延残喘的2009赛季,早早开始为2010做最充实的准备,阿隆索的这个冠军来的货真价实。不过,在此后的9场比赛中,法拉利赛车的表现让人十分失望。
尽管最近两站比赛出现了强劲的反弹势头,但是在德国站的比赛中,阿隆索涉嫌依靠车队指令夺冠的做法,让人难以信服。只要保持冷静、集中精力、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本赛季阿隆索还有50%的夺冠机会。
F1进入21世纪后,新生代车手的低龄化逐渐成为了这项运动的特点。从2000年的巴顿,到2001年的莱科宁和阿隆索,这三位世界冠军都在20岁左右进入了世界上最顶尖的方程式赛车运动。汉密尔顿和维特尔迈入F1的步伐与这样的轨迹一脉相乘,但韦伯则属于近年来F1“大器晚成”的车手代表。
红牛的崛起,让维特尔成为了2009赛季F1车手冠军战中的有力争夺者,并且一直与巴顿纠缠到了最后。在布朗BGP001出人意料地主宰着2009年的F1赛季时,只有维特尔在雨中的出色表现阻挡住了巴顿前进的脚步。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维特尔仍然赢得了F1历史上最年轻的车手亚军殊荣。
面对笼罩在“天赋”光环之中的队友,韦伯在红牛的位置变得微妙起来。关于究竟全力支持维特尔还是支持韦伯的话题成为围场内关注的焦点,也让这一对过去在外界看来相处融洽,甚至堪称模范队友的组合走到了风口浪尖。红牛执着地奉行着“公平对待”的原则让他们丢掉了2009赛季的冠军机会,本赛季接连上演的“内斗”,带来的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顿和汉密尔顿之间微妙的“走火”,以及法拉利对阿隆索的资源“倾斜”。谁会赢得今年的车手总冠军现在还是未知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