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改装/赛事 F1 正文

误解还是复仇?舒马赫超车引发巨大争议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汽车之家 赛事]  2010赛季F1摩纳哥站,舒马赫在最后一圈安全车进站的情况下对阿隆索做出超越,引发巨大争议。赛后国际汽联对此事进行调查,裁定舒马赫的行为存在违规,车王受到加时20秒的处罚,他的排名从第6位下降到第12位,无缘积分。梅塞德斯GP车队对处罚结果感到非常不满,遂就此事提出上诉,此次申诉将由国际汽联的上诉法庭处理,预计最后的审判结果将在未来几天之内做出。舒马赫这次被罚是车队错解规则造成的还是遭老冤家复仇?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汽车之家

『舒马赫最后时刻超越阿隆索引发争议』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特鲁利和查铎倒数第三圈的事故,使赛会本场第四次出动安全车

  摩纳哥比赛的最后时刻,特鲁利和查铎的赛车发生了严重事故,赛会出动安全车,当时距比赛结束只剩3圈,大家都以为所有赛车会在安全车的带领下依次冲过终点,但是舒马赫却在最后一圈安全车离场时超过了阿隆索。

汽车之家

通过第18号La Rascasse弯的出弯处,就可以超车了

  在2010年之前的规则中规定,安全车离开赛道后,车手必须通过发车线才可以超车。但根据2010年的新规则,赛车在通过位于维修站入口最后的安全车线后,就可以进行超车。对于摩纳哥的蒙特卡罗赛道来说,通过第18号La Rascasse弯的出弯处,就可以超车了,而舒马赫的超车符合这条规则。

汽车之家
安全车引领至最后一圈才离场

  但是本场比赛的情况有些特殊:安全车是在比赛最后一圈离开的。国际汽联F1运动规则第40.13章节规定:“如果比赛由安全车带队并在最后一圈进入维修站时结束,赛车应按照正常的没有超车的状态通过终点线。”舒马赫的超车正是违反了这条规定。

到底是谁不懂规则?

汽车之家
被称为“魔术师”的罗斯-布朗

  有着“魔术师”称号的梅赛德斯GP车队领队罗斯-布朗,其过人之处就在于超前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就是深度的理解国际汽联所发布的赛季比赛规则。舒马赫曾经说过:“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听布朗的肯定没错。”布朗的临场思维和反应之快让人咋舌,坐在监视器前,布朗就是一位“司令官”,负责车队的一切战术战略。

汽车之家
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听布朗的肯定没错

  在摩纳哥“超车”事件中,罗斯-布朗给出的说法是:“如果比赛是由安全车一路带领到结束,我们就不能超车,但事实上,当时安全车已经离开了。国际汽联命令安全车离开,依照其指令,比赛不会在安全车带领下结束,因此,我们建议我们的车手,在安全车离开之后,直到车手冲线之前,他们都仍然可以积极比赛。”

汽车之家
两人合作赢得了七届F1世界冠军

  值得注意的是,梅赛德斯GP车队的两位车手舒马赫和罗斯伯格当时都收到了车队发出了讯息,告之在安全车线到最后冲过格子旗之间的路程进行超越是被允许的。而“超车”事件的另一主角,法拉利车队车手阿隆索赛后表示,他当时反复询问车队是否可以超车,因为他也想超过前面的汉密尔顿。车队向他明确表示,那时是不允许超车的。看来,梅赛德斯GP对规则的理解,与法拉利对规则的理解完全不同。

舒马赫遭老冤家复仇?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舒马赫1994年撞来的冠军饱受非议

  摩纳哥大奖赛的比赛当值干事是前F1世界冠军达蒙-希尔。希尔与舒马赫的恩怨由来已久,1994赛季希尔与舒马赫为车手总冠军竞争到了最后一场比赛,11月13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的收官站中,舒马赫在第32圈时赛车突然冲出赛道,撞上护墙后反弹回来,将希尔赛车尾部掀起,希尔的赛车撞上了防护轮胎墙。两人弹回赛道后舒马赫直接退出比赛,希尔的赛车悬挂系统受损,在坚持返回维修站后不得不爬出驾驶舱。最终舒马赫以全年92个积分力压91分的希尔,夺得了自己首个颇受争议的F1年度车手总冠军。1995年希尔仍然被舒马赫所压制,但是在1996年他终于翻身,拿到了该年度的总冠军。

汽车之家
如今希尔已是赛事主管,舒马赫还在与后辈们竞争

  希尔一直抱怨舒马赫当年的撞车行为是故意为之,并指责国际汽联有意袒护舒马赫。希尔是本届摩纳哥大奖赛的赛会主管人员之一,而舒马赫还在赛道上和后辈们一起竞争。赛前有人怀疑两人之间的恩怨会影响了希尔的判罚,但希尔说自己会秉公执法。这一次“舒马赫-阿隆索”事件正巧发生,希尔还是忍不住给舒马赫下个绊子。此番冤家路窄,一向以严厉著称的达蒙-希尔没有放过处罚老冤家的良机。

汽车之家
梅赛德斯GP的上诉,直接针对赛会干事作出的决议

  得知赛会对舒马赫的处罚决定后,梅赛德斯GP车队不服,当即决定就此不公裁决提起上诉。值得注意的是,梅赛德斯GP车队此次上诉并非针对罚时处罚本身,而是直接针对赛会干事作出的决议。

汽车之家

『梅赛德斯GP已提起上诉』

  编辑点评:对于摩纳哥“超车”事件的争论,无论你支持哪一方,都能从规则中找到解释。国际汽联最终将做出怎样的裁决并不重要,而这种对于胜利的渴望,面对机会不放弃的信念,正是典型的舒马赫风格。只要还没通过终点线,他就能做出任何事情,只要有可能更进一步,他从不在意后果。这种“不择手段”的作风让舒马赫的赛车生涯饱受争议,但如果没有这样的争强好胜,他也不会如此成功。

文章标签: 汽车赛事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