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撞梁展示
防撞梁是很多朋友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尽管车辆的安全结构还得看主要架构,但防撞梁在碰撞中可以起到分散传导受力和减小维修成本作用,因此它也是车辆结构里必不可少的一个部件,那这两款车型表现如何呢?由于我们无法对钢梁的强度做测试,只能拆开给大家作个展示。
● 前防撞梁
腾翼C50采用“两层”防撞梁的设计,外层较薄较软,主要用于行人保护,碰撞中起到一定缓冲作用,而里面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硬性钢梁,丰田的有些车型就是采用此设计。帝豪EC7的前防撞梁为两片钢板焊接在一起,没有采用辊压成型之类的工艺,毕竟车辆售价不高,这也是节省成本的一种方式。
● 后防撞梁
腾翼C50的后防撞梁采用常见的单片钢板,吸能盒的结构跟部分日系车很相似;帝豪EC7也有着标准的低速吸能盒结构,为了得到更高的强度,将两片钢板叠加在一起使用,是既节约成本又增加强度双赢的做法。
● 车门拆解
此次拆解过程中我们还顺便对车门进行了拆解,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它们的内部做工情况。
两款车型都采用了日系车惯用的钢管防撞梁,直径基本一样,只是腾翼C50伸出一个铁托盘让我担心侧面碰撞中会对乘客造成伤害。两辆车车门的隔音棉相似,都为白色多层结构,没有使用低端日系车常常采用的“黑心棉”。
长城官方关于车门板内铁支架可能会对车内乘客造成伤害的反馈:
对于我们在文章中提到的腾翼C50门板内铁支架在碰撞中有可能会伤害到车内成员的推测,长城官方也给予了回应,并回复了长达6页的技术分析报告。通过侧面碰撞的机理阐述、C50支架的设计理念、仿真分析以及实车碰撞结果分析论证了铁支架对于车内成员是不会造成伤害的。
下面为分析文档内容摘要:
车门内饰结构在侧碰过程中对乘员伤害的影响,即在相同的碰撞能量下,利用车门内饰型面和刚度对乘员身体形成一定的支撑,从而降低乘员整体伤害。图中的方格黑点连成的直线表示乘员的3个重要位置即胸部、腹部、髋部的中心线;圆点连成的线表示乘员的侧面轮廓。为了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就必须尽量保证碰撞中这两条线与碰撞前基本一样或处于一个可控范围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车门内饰板给车内乘员提供足够的支撑,即蓝色框对应支撑胸部,红色框对应支撑腹部,紫色框对应支撑髋部。只有平衡好这三部分的作用,才能保证乘员的伤害在可控范围内。
『C50支架的设计理念』
碰撞中5%和50%分位假人都没有撞击到车门内支架,5%分位女性假人腹部距离支架较近,但支架设计成倾斜状态,不会与假人硬接触产生负作用。
『实车碰撞结果分析』
腾翼C50按照C-NCAP 侧面碰撞规程进行侧面碰撞试验,最终结果为满分。
腹部主要考察指标:高性能限值:腹部力1.0kN 低性能限值:腹部力2.5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