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奥迪TT(1998至2006年)
[汽车之家 车系历史] 对于小跑车和Roadster这种专注操控乐趣的驾驶机器,我们首先会想到自然吸气发动机、后轮驱动,仿佛这些是性能小车不可或缺的特质。然而作为这个领域的后来者,奥迪用它旗下的一部跑车证明事实并非总是如此,一台采用前驱/四驱+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小跑车同样可以取得成功——这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奥迪TT。
一、奥迪TT的诞生背景
● 命名由来
奥迪TT是一个1998年才诞生的全新车系,不过“TT”却不是一个新名字,它继承自奥迪创始成员NSU从1963年开始推出的1000TT,1200TT以及 TTS轿车。它们同为NSU Prinz的高性能版本,当年以操控精准且经济耐用著称于世。当NSU公司被大众收购后,它的Prinz系列轿车因为与大众Type 1(甲壳虫)的竞争过于直接而被迫停产。其实NSU TT系列轿车的命名也并非偶然,这是为了纪念NSU在英国曼岛TT(Tourist Trophy)摩托车赛上的参赛传统和不俗战绩。
除此之外,奥迪TT的名字同时还拥有另一层意义:Technology & Tradition(科技与传承)。我认为这层含义恰恰就概括了这款迷人小车最根本的精神特质。
● 研发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马自达MX-5为首的Roadster引起了一股小跑热。在这些车身上,没有夸张的动力输出,但是丰富的驾驶乐趣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灵巧的车身尺寸、直接的操控感受以及相对低廉的售价使得MX-5得到了欧洲消费者的青睐。马自达的成功也让欧洲豪华品牌纷纷跟进:1995年宝马推出Z3,1996年奔驰SLK和保时捷Boxster上市。与此同时,奥迪也意识到年轻和运动时未来汽车的设计趋势,而自己旗下还没有一款专门的运动汽车。于是奥迪决定进入当时炙手可热的小跑车领域。
● 惊艳世界的概念车
在1995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奥迪公布了一款自己精心设计的概念车——奥迪TT。一经推出,TT概念车便以其曼妙的身姿征服了参观者的眼睛,从而成为了这一届法兰克福车展最热门的新车之一。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款车走的是可爱路线,满脸的呆萌与无辜,说不好听了就是有点娘,但是放到当时,在普遍还方头方脑的众多车型中间,TT概念车的设计完全可以用“科幻”来形容,圆润流畅的车身线条让它看起来仿佛是从未来穿越而来。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大众集团的加利福尼亚设计中心。在这里,有一个堪称梦幻的设计师团队,J Mays和Freeman Thomas负责车身外观,而内饰则由Peter Schreyer、Hartmut Warkus和Martin Smith等人担纲。这个团队中几乎每个人到今天都已经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J Mays和Freeman Thomas在离开大众后加入了福特,分别设计出阿斯顿·马丁DB9和第六代福特野马等车型,Peter Schreyer(彼得·希瑞尔)如今以首席设计官的身份执掌着起亚集团的设计方向……与此同时,奥迪TT的设计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家族风格”的限制,这就意味着设计师们可以放开手脚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融汇到这款车中。不仅如此,TT的还对奥迪此后的家族风格产生了影响,第二代奥迪A6(C5)的车尾就借鉴了TT的设计。
二、第一代(1998~2006年) 用设计与科技颠覆市场
当1998年9月奥迪正式公布量产版TT Coupe(内部代号Type 8N)的时候,人们欣慰的发现它基本忠实于概念车的设计。为数不多的改进之处有:侧门后面的三角窗改善了概念车上略显臃肿的粗大C柱;保险杠也经过了一定的改进,使得车身看上去更加轻盈。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它们之间的不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概念车的受欢迎程度。
1999年8月,软顶敞篷的TT Roadster车型上市,它和Coupe一样都是基于大众集团的PQ34平台打造,同平台的车型还有大众高尔夫4以及初代奥迪A3。车身尺寸也完全相同,长宽高分别为4041mm、1764mm和1346mm,轴距为2422mm。不同之处在于,Coupe车型采用2+2布局,而Roadster车型因为要收折敞篷的原因只保留了前排的两个座位。不过也不必为此太过遗憾,因为这个级别车型的后座基本上不具备太多的实用性。
为了和圆润的外观相呼应,内饰的设计将“圆形”用到了极致。中控台上的圆形按钮、旋钮,圆形挡把底座,方向盘上的圆形装饰,两大两小的圆形仪表,更有甚者,空调出风口也是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的四个圆圈。
动力方面,两车均采用高低两种功率标定的1.8升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低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80马力,峰值扭矩235N·m,配备5挡手动变速箱;高功率版的最大功率225马力,峰值扭矩310N·m,与之匹配的则是一款6挡手动变速箱。
正如前面所说,当时市场上其他品牌的Coupe或Roadster基本上都采用了后轮驱动方式。不过奥迪并不愿意在这个自己陌生的领域和竞争对手硬碰硬,而是继续将前驱车的运动性能发挥到极致。当然,如果消费者还是纠结于驱动形式对操控的影响,那么奥迪还有一套操控极限更高的quattro四驱系统。这套四驱系统在低功率版本车型上是可选件,而高功率版上则是标准配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TT采用横置发动机布局,所以尽管这套系统还叫做“quattro”,但它并非像以往的quattro车型那样基于托森机械式中央差速器,而是采用了Haldex的电控多片离合式差速器。这也为奥迪开创了日后横置发动机车型使用Haldex四驱系统的先河。
作为一款全新的产品,在上市之初TT就遇到了一次来自市场的考验。当时有媒体报道了一系列的关于TT高速失控导致的交通事故。奥迪立即对此作出调查,最终的报告显示TT在时速超过180km/h的时候如果进行紧急并线等激烈操作,就会产生车辆失控,从而酿成恶性事故。为此,奥迪在1999年末到2000年初召回全部售出的TT车型,改进方案是改进后悬架设定、增加车身电子稳定程序ESP并且在车尾安装了一个小扰流板以增加高速行驶时的下压力。
经过改进后的奥迪TT得到了消费者和媒体的认可,2000年TT在欧洲的销量达到了37972辆,将奔驰SLK等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这一年以及接下来的2001年,奥迪TT连续两次获得《Car and Driver》杂志年度十佳车型的称号。
搭载Tiptronic变速箱的自动挡车型于2002年年中在欧洲上市。而后在2003年年初,TT家族又增加了一款搭载6气缸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旗舰车型,它这台3.2升VR6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250马力,峰值扭矩320N·m,同时quattro四驱系统也成为了该车的标准配置。为了得到高效的动力输出,奥迪在同年7月为这款车提供了一台换挡速度更快的DSG双离合变速箱。
2005年推出的限量版车型TT quattro Sport可以被看作最接近赛车的第一代奥迪TT,它由奥迪集团的高性能部门quattro GmbH打造。1.8T发动机经过调校被压榨出240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320N·m的峰值扭矩,与之匹配的是一台6挡手动变速箱。备胎、后座以及空调等配置被拆除的唯一目的就是轻量化,改造后的TT quattro Sport成功减掉73kg体重,获得了1390kg的轻盈身姿。0-100km/h加速时间5.9秒以及最高时速250km/h(电子限速)带来的快感可以算作对工程师团队努力的回报。“幻影黑”的车顶涂装与同样是黑色的排气管、18英寸五辐铝合金轮圈、Recaro桶形座椅以及强化的前后悬架,使得奥迪TT quattro Sport无论在视觉上还是操控上都能给人带来更富激情的运动感觉。
作为一款运动车,自然也不能错过汽车赛事。ABT Sportsline车队曾经使用TT赛车参加德国房车大师赛(DTM),但是最初的比赛并不顺利,甚至有人说奥迪TT根本无力与来自奔驰和欧宝的竞争对手对抗。不过车队在认真分析后发现奥迪TT的最主要的不足在于它的气动外形,在加装了高高的后扰流板之后,Laurent Aïello驾驶的奥迪TT赛车最终赢得了2002年的DTM比赛。
● 第一代奥迪TT在中国
这一代TT在中国的足迹要追溯到2002年,这年4月22日奥迪中国在上海浦东中央绿地举办了一场名为“纯粹生活,感受奥迪”的奥迪TT推广活动。同年,奥迪TT被引入中国。中国市场的奥迪TT只有1.8T车型,Coupe车型拥有高低功率两个版本,Roadster则仅采用了高功率版。根据配置的不同,这几款车的售价在55~65万元之间。此外,奥迪TT还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有:改造发动机使之能接受中国油品;升高悬架并加强底盘保护以适应中国道路。由于奥迪将这款小跑车投入中国市场的目的仅仅是用来提升自己品牌的运动形象,所以2002年的销量计划仅仅为120台。
拥有革命性外观、高科技配置以及豪华品牌的奥迪TT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无疑也进入了许多中国车迷的心中,成为了他们Dream Car(梦想之车)清单上的最新成员。然而对于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它的外形过于圆润、身材过于娇小而动力也太孱弱了。“奥迪TT长得漂亮,就是动力太弱了”、“TT帅是帅,给女孩子开还不错”这是网友们对这款车最主流的评价。于是奥迪TT在中国不幸“沦落”为“女性汽车”的一员,这一点像极了MINI的品牌形象在中国的“遭遇”。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中国人和美国人有着相似的汽车消费观:够大才够豪华、有劲才有性能,至于操控性就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了;另外还有一点,TT在中国的入门价格比美国同等车型高出一倍,以如此的价格来说,对动力和空间要求多一点也就无可厚非了吧。
2006年,第一代奥迪TT正式停产,截至2005年底,仅欧洲市场便售出了近17万辆。这是个值得骄傲的数据,因为它的销量远比那些在机械结构上更“纯粹”的竞争对手多得多。
世界需要激情 初代奥迪TT广告:
第二代奥迪TT(2006至2014年)
三、第二代(2006~2014年) 外观不再呆萌 科技更加先进
尽管第一代TT的设计如此受欢迎,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设计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上市几年之后,圆润的第一代TT已经让人觉得流畅有余而力量不足。于是在2005年的东京车展上,奥迪带来了一款奥迪Shooting Brake概念车,虽然采用两厢掀背设计,但车身前部隐约还是能看到奥迪TT的影子,人们纷纷猜测这辆车预示了新一代TT的设计方向。
2006年4月,内部代号Type 8J的第二代奥迪TT正式亮相。它的前脸与Shooting Brake概念车如出一辙,时髦“大嘴”与犀利大灯共同组成的前脸彻底告别了呆萌;而车身侧面的线条则继承了上一代TT设计中最精华的部分:紧凑干练、优美流畅;车尾的小扰流板也换成了更富科技感的自动伸缩扰流板:当时速超过120km/h的时候扰流板自动伸出,低于80km/h的时候又会自动收折,车主也可以通过车内的按钮手动控制。 车身开创性地使用了钢铝混合车身材料,车头使用大量铝材,钢材则被用在车尾,从而获得更好的前后配重。Coupe车型4178×1842×1353mm的车身尺寸相比上一代车型分别增长了137mm、78mm和6mm。轴距也从上一代的2422mm增长为2468mm。
内饰依旧继承了上一代TT的设计风格,大量的圆形功能与装饰件充斥其中。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圆形之上被加装了很多镀铬装饰,这将第二代TT内饰的高级感提升了不少。MMI多媒体控制系统的加入同样也为车厢豪华氛围做出了贡献。
新车的底盘部分源自与大众第五、六代高尔夫相同的大众PQ35平台,因为这个原因,新TT的后悬架也由上一代的双横臂式改为了多连杆式独立悬架。此外,奥迪还为消费者准备了一套名为奥迪Magnetic ride的电磁减振系统作为选装配件。这套系统可以根据当前的道路情况和司机的驾驶风格来实时控制减振的阻尼,从而达到最佳的减振性能。
动力方面也有变化,1.8T高低功率两个版本的发动机被替换为一台全新的1.8TFSI发动机和一台2.0TFSI发动机。拥有缸内直喷和分层燃烧特性的的FSI技术源自奥迪的勒芒耐力赛车,它可以在提升动力的同时有效降低油耗与排放。3.2L版本的动力则没有变化,还是上一代的那台VR6发动机。新车标配6挡手动变速箱,为所有车型提供选装的双离合变速箱此时已经被奥迪统一更名为“S tronic”。
奥迪TT这类轻量化跑车面向的主要市场是欧洲,因为这里有最注重操控的消费者。除了操控,这里的车主还有另一大爱好,那就是柴油发动机。因此,奥迪在2008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发布了装配了柴油发动机的奥迪TT 2.0TDI quattro。这台2.0TDI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70马力,峰值扭矩350N·m,Coupe车型的0-100km/h加速时间7.5秒,而官方百公里油耗成绩仅为5.3L。另外,正如车名所示,奥迪为其标配了quattro四驱系统,和这一代的其他四驱版车型一样,它的quattro依然是基于Haldex的。
奥迪TT家族首个高性能S版车型TTS quattro于2008年的底特律车展亮相。它所搭载的发动机在现有的2.0L TFSI发动机基础上打造,其缸体、缸盖以及喷油嘴都经过了重新设计。改造后的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至272马力,峰值扭矩达到350N·m。区别于普通TT车型的地方还有被降低了10mm的悬架高度、两档可调的运动化ESP系统、18英寸五辐轮圈以及亚光黑色刹车卡钳上的TTS logo。此外车头加大的进气口、车尾双边共四出的排气管也都暴露了它高性能车的身份。最终它的0-100km/h加速时间被控制在5.4秒(Coupe版),最高时速也达到了250km/h(电子限速)。
值得一提的是,奥迪英国公司提供了8台TTS作为2008年英国曼岛TT摩托车赛的官方工作用车。阔别多年后,奥迪重回曼岛TT赛场,向这场伟大的赛事和NSU曾经的辉煌战绩致敬。
在TTS上市一年之后的日内瓦车展上,奥迪紧接着推出了TT的顶级性能版本:TT RS。这台由奥迪高性能部门quattro GmbH打造的速度速度机器搭载了一款全新的2.5升直列五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40马力,峰值扭矩450N·m。和奥迪旗下其他RS车型一样,TT RS标配了quattro四驱系统。悬架和TTS一样降低了10mm,Audi Magnetic ride奥迪电磁减振系统则作为选装件出现在车上。伸缩扰流板没有出现在TT RS上,取而代之的是更大更夸张的固定式后扰流板。标配的轮胎规格为245/45 R18,消费者也可以选择19或20英寸的轮圈规格。刹车系统则升级为具有醒目RS标识的4活塞卡钳。带加热功能的黑色运动座椅由Alcantara+真皮材料构成,并且提供Recaro “RS bucket”座椅作为选装。奥迪还为TT RS配备了三档可调的运动化ESP系统,而当位于ESP开关左侧的Sport按钮被按下后,驾驶者将会得到更加迅速的油门响应,同时还会伴随更加高亢的排气声浪。Coupe版本的TT RS可以在4.5秒内完成0-100km/h加速,Roadster版则要稍慢0.2秒。最高速的则同为电子限速下的250km/h,不过原厂也可以为有需要的消费者将电子限速提升至280km/h。由于TTS上的6挡双离合变速箱无法承受TT RS的强大扭矩,所以TT RS在初期只装配了一台手动变速箱,直到2010年才有了自己的7挡双离合变速箱。
关于TT RS还有一个小插曲:最初奥迪并未打算将TT RS投放到美国市场。不过这显然低估了美国消费者对这款车的喜爱程度,因为美国粉丝特地在互联网上举行了一场请愿活动,他们一共收集到11000个网络签名,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TT RS登陆美国本土。最终,奥迪在2011年将TT RS带到美国,并将全美第一台车交付给了使用TT参加SCCA世界挑战赛的Istook's Motorsports。
2012年推出的TT RS plus又将TT RS的性能推向这个车系的极致,它的发动机是在TT RS那台2.5TFSI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动力被压榨得更加彻底:360马力的最大功率和464N·m的峰值扭矩能帮助它在4.1秒内从静止加速到100km/h(S tronic版本)。此外,由于性能与定位的原因,TT RS plus的电子限速也被直接设定在280km/h。
● 第二代奥迪TT在中国
2006年11月,第二代TT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售价为52.9~64.5万元。初期在国内上市的奥迪TT只有Coupe车型,发动机也仅提供2.0TFSI和3.2L V6两个版本,动力参数上这两台发动机和海外版完全一致,但是驱动形式上奥迪没有给中国消费者那么多的选择,只有固定的2.0TFSI + 前驱、3.2L V6 + 四驱两种搭配。2008年,Roadster版和TTS也被引入国内,但是最顶级的TT RS并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说明,奥迪进口车业务从2004年底开始由奥迪中国转手一汽-大众奥迪,所以此次将第二代奥迪TT带进中国市场的也是一汽-大众。与前几年相比,改变的不仅仅有TT及其销售网络,中国的消费者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更加注重个性,他们不愿意像身边其他人那样开一辆大型轿车,尺寸和动力也不再是买车的必须要素,于是奥迪TT成为了很多人选车时认真考虑的对象。凭借奥迪在国内的渠道、口碑以及TT自身的优秀基因,它在国内的销量连续数年超过了竞争对手宝马Z4与奔驰SLK的销量之和。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时尚的外观和跑车身份,奥迪TT越来越多的以婚车的身份出现在国内婚礼上,见证了一对对新人的幸福时刻。
2014年,第二代奥迪TT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Top Gear》杂志2006年最佳Coupe、《Fifth Gear》2006年年度车型、《Autobild》最美车型……数不清的荣耀背后有它对上一代车型优秀基因的继承,更有在设计和科技方面持续创新。截至2013年下半年,奥迪TT全系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50万辆,这对于一台没有太多实用性的运动型小车来说绝对是个值得骄傲的数字。
天生好动 第二代奥迪TT广告:
相关阅读:
极致运动感性能强悍 测试奥迪TTS Coupe
//www.autohome.com.cn/drive/200902/54816.html
操控明显提升!国内首试新奥迪TT跑车
//www.autohome.com.cn/drive/200611/16542.html
第三代奥迪TT(2014年至今)
四、第三代(2014年~至今) 发怒的前脸与科幻的仪表盘
或许是为了保持这种传统,又或许仅仅是为了试探人们对新设计的反应,第三代奥迪TT的外观风格也是通过一部概念车来公布的。这就是在2014年底特律车展上亮相的Audi Allroad Shooting Brake概念车。在这款概念车上,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奥迪TT的前脸、腰线、车尾等方面的设计方向。
代号Type 8S的第三代奥迪TT在2014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正式亮相。它采用大众集团全新的MQB平台打造,与之同平台的还有高尔夫7和第三代奥迪A3等车型。和前两代一样,新TT前期上市的有Coupe车型。它并未如大多数车型那样不断增加尺寸,新一代TT Coupe较之上一代的后期车型虽然轴距增长了37mm达到2505mm,但是在长度和宽度上各缩减了10mm,分别为4177mm和1832mm,高度则保持1353mm不变。同时,由于采用了很多轻量化复合材料,整车质量也比上一代车型轻了90kg。
这一代奥迪TT拥有两台2.0升发动机,分别是汽油版的2.0TFSI和柴油版的2.0TDI。其中2.0TFSI发动机的最大功率230马力,峰值扭矩370N·m,可选S tronic双离合变速箱和quattro四驱系统,0-100km/h加速时间5.3秒(双离合四驱车型);2.0TDI发动机最大功率184马力,峰值扭矩380N·m,仅提供手动变速箱搭配前驱的版本,0-100km/h加速时间7.2秒。另外奥迪还同时带来了TTS车型,该车搭载了一台高功率版2.0TFSI发动机,最大功率310马力,峰值扭矩370N·m,标配四驱系统,手动版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4.7秒,双离合变速箱为选装配件。可能是由于和TTS定位有些冲突,所以第三代TT目前并没有推出3.2L版本。
外观方面,前脸的变化首先是奥迪的四环车标从进气格栅转移到了发动机盖的前沿,这让它看上去更接近自己的大哥奥迪R8。取代了上一代倒梯形进气格栅的是奥迪最新家族化的六边形“大嘴”,它可以使新TT的前脸看上去更低更宽。新车的大灯也不再是原来的“吊睛三角眼”了,怒目微睁的四边形大灯给人的感觉更加男性化。作为选配的矩阵式LED大灯可以根据方向盘转向角度以及导航地图数据提前对弯道盲区进行照射,从而提高车辆安全。此外更加犀利的多边形的日间行车灯也比上一代车型上简单的点状LED灯带更符合奥迪在灯具设计方面的地位。
车身侧面流畅的腰线、突出的圆形轮拱以及标志性的溜背式车顶线条,都在向世人宣示:这是一辆如假包换的奥迪TT。的确,经典设计最精华的部分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得到传承的。尾灯中同样不规则形状的灯带以及后备箱盖上六边形的牌照框可以看作是与车头的呼应,而往中间稍稍靠拢的双边共两出圆形排气管则更像是第一代车型上经典设计的回归(注:TTS依然采用双边共四出的排气设计)。此外,同样继承自初代车型的还有铝合金油箱盖外围的铆钉元素,同时盖板上也保留了第二代车型的车系LOGO。
第三代TT内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依旧保持了上一代五个圆形空调出风口的经典设计。不过除了空调出风口外,中控台上只有包括双闪开关在内的极少几个按钮,看起来异常“素净”。连一块时下流行的中控触摸屏都没有,一点也不“科技”。然而这并不是奥迪的作风,中控屏幕的缺席是因为它已经被奥迪TT全新的数字仪表盘所取代。
这块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是奥迪与著名图形芯片厂商NVIDIA合作开发的,1440×540的分辨率可以给驾驶者提供足够清晰的细节信息。它有三种显示模式,常规模式下转速表和速度表各占1/3,中间的1/3则是导航和车辆信息;全屏模式下转速表、速度表尽可能缩小,导航信息全屏显示;另外还有一种运动模式,整个数字屏幕被一个硕大的中央转速表占据,其他信息则分列两侧。不同的显示模式可以给驾驶者带来更多样的信息体验,同时相比在中控台上的屏幕,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驾驶时的安全性。此外,空调信息被放进进涡轮风扇形状的空调出风口中央的小屏幕上,看上去整体感极强。不过这样的设计也使得其他位置上的乘客得不到任何车辆和娱乐信息,可能在奥迪眼里,这辆车上除了驾驶者之外的一切都是配角吧。
2014年4月奥迪在北京车展发布了旗下TT offroad概念车。该车的前脸、翼子板、银色油箱盖等细节都与第三代TT极度相似,但与此同时这又是一部名字中带有“offroad”的跨界车型。它采用一台2.0T发动机和两部电动机共同组成的电动四驱系统,最大功率高达408马力。国外媒体曾报道奥迪有意将该车量产,初步定名为奥迪Q4,但是菲亚特集团已经将“Q4”商标注册并用在旗下阿尔法·罗密欧与玛莎拉蒂部分车型上。所以最终奥迪可能会将未来的量产车命名为TTQ。
2014年10月,巴黎车展前的大众之夜上,奥迪发布了另一款概念车:奥迪TT Sportback。这款车在中网、大灯、轮拱等方面均采用了与奥迪TT相同的设计,车顶线条也如TT那样逐渐下滑,不同之处在于它采用了5门掀背设计。2.0TFSI发动机被调较出400马力的最大功率,与之搭配的是一台7挡双离合变速箱。TT Sportback身上并没有过于前卫的设计和技术,所以只要奥迪愿意,随时可以将其量产。目前市场上与之定位相似的车型有奔驰CLA以及还未上市的宝马2系Gran Coupe。
奥迪正式发布第三代TT/TTS的Roadster版是在2014年11月的洛杉矶车展。转年5月奥迪又为消费者带来了第三代TT的入门车型,新车拥有Coupe和Roadster两个版本,它所搭载的1.8TFSI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80马力,峰值扭矩250N·m,Coupe车型手动版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6.9秒。
2015年4月,第三代奥迪TT在上海车展上完成了它的中国首秀,并于2015年6月30日正式在在国内上市。本次上市的新一代TT共有四款车型,售价为54.28万元-61.78万元,与第二代车型官方售价基本持平。如果1.8TFSI车型将来能够登陆中国,届时国内的消费者也将会以一个更加亲民的价格得到它。此外,相信新车更加凶狠的外观和科幻风格的仪表盘也能让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它在消费者心中“女士用车”的固有印象。
● 全文总结:
从1998年第一代车型上市以来,奥迪TT历经三代车型的发展。17年前奥迪TT以前驱/四驱车型入市,不仅在后驱为主的运动型小车市场上立住脚跟,更在强手林立的汽车江湖中杀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17年的历史对于一个车系来说并不算很长,但是在这17年中,奥迪TT始终在坚守,坚守着它从第一代开始的流畅设计,坚守着在科技配置方面的不断创新,坚守着对驾驶乐趣的始终追求。正因如此,才有了前两代车型在市场上的成功。如今第三代车型已经推出,新车拥有更凶狠的外观、更有科技感的内饰以及更加优异的动力,相信它的销售成绩也依旧不成问题。好了,奥迪TT的历史到这里就讲完了,而对于这个年轻车系的未来,我们有幸共同见证。(文/图 汽车之家 王勐)
相关阅读:
不再是女性专属!试驾全新奥迪TT Coupe
//www.autohome.com.cn/drive/201506/875769.html
预售54.28万起 新奥迪TT或6月30日上市
//www.autohome.com.cn/news/201506/875731.html
科技美学/男女通吃 实拍2015款奥迪TT
//www.autohome.com.cn/advice/201505/874991.html
如沐新生 全新奥迪TT设计/技术亮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