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危机
时间范围: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影响:改变行业格局,经济型汽车成新宠
由于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不平衡,尤其大部分都在中东地区,包括沙特、伊朗、伊拉克等,一旦各方利益分配不均,很容易就造成冲突,进而引发石油危机。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这三次危机均对汽车行业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次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冲击最大,加上持续时间长,因此触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美国和日本工业生产分布下降14%和20%,其他工业大国同样纷纷放缓经济增长。那么,在众多行业里,影响最大的当属对石油依赖程度最高的汽车。
可以说石油危机的到来,直接让美国传统肌肉车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大排量车型不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美国人不得不妥协,在购车时开始关注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而为了生存,美国各车厂纷纷转变策略,到了1973年后,就连备受追捧的野马车型也放弃搭载超大马力的发动机。
早在60年代末,日本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当时日本人就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生产的汽车能够占领美国市场。而他们一直朝着目标迈进,日产、丰田等厂商早早进军美国和欧洲。石油危机爆发后,丰田的经济性小轿车靠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优惠的价格赢得了美国市场,随后其他日本厂商纷纷跟进。其中,本田70年代初在美国的销量仅有1000多辆,通过这次转为危机,利用Civic(思域)成功将销量提升至10万辆。这时,美国人才发现真正的“狼来了”。
危机爆发后,欧洲整体的增长下降了2.5%,远低于美国日本。不过市场需求发生明显变化,尤其对小车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人们更加精打细算,原本想买旅行车或者中大型车的消费者均转买小型车。另外,欧洲人开始舍弃三厢车,燃油经济性更好的两厢车成为新宠,大家非常熟悉的大众高尔夫就是那个年代(1974年)开始推出市场。如果大家去欧洲,可以留意一下路上的车,就会发现满地都是小车。
当然,玛莎拉蒂最终还是活了下来。在雪铁龙宣布抛弃玛莎拉蒂后,行业协会、地方以及省理事会联合施压,成功说服政府介入,由GEPI(为保留工作职位向境况不佳的公司提供资金的政府机构)接管玛莎拉蒂,后者才逃过了倒闭厄运。
可以看到在短短不到20年时间里,就发生了三次石油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资源太过于集中在某些地区,而人类对石油的依赖又太大,所以一旦掌握石油资源的国家发生冲突,那么对世界经济带来无疑是巨大的。而在危机发生后,也倒逼世界各国加大对节能技术的开发,并且寻找替代能源,否则石油危机永远是一颗“不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