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减振悬挂系统使新TT在赛道上的表现出色』
如过在实际的公路驾驶中2.0TFSI和3.2quattro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甚至在某些路段还能比那些大排量的家伙们表现更敏捷,毕竟比它们轻150公斤呢。而在赛道上表现出的差别就很明显了,3.2升的排量加上奥迪的quattro系统,操控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偏“舒适性”,但这个舒适性并不是指悬挂软,新TT在赛道上悬挂的表现非常的好,行程短、支撑力出色、也足够动感;为什么说它偏舒适性呢?
『虽然为quattro的型号但在弯中还是会产生明显的转向不足』
主要是它的驾驶感觉和普通的轿车差别并不明显,可以用轿跑车来形容;方向盘的转向很轻路感并不是很丰富,但是异常灵活、指向明确;2.0TFSI的手动版离合器的行程很长、结合点也很靠后,典型的大众车的风格。这样的校调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热爱驾驶的人会抱怨不够动感,但是却能赢得更多普通用户的认可。
毕竟作为一款入门级的时尚跑车,新TT的操控特性更加稳定,没有那么活跃的尾部,对于一般驾驶者来说,不会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在弯道中转向不足的趋势更明显,而又能清晰地感受到电子设备的介入;这种趋势被来自后轮的驱动力所抑制。毕竟容易驾驭、轻松驾驶才能获得更多普通用户的喜爱,并且新奥迪TT已经足够快了。
● 出色的入门级跑车
奥迪新TT做工方面保持了奥迪一贯优秀的品质,与老款相比外形更加漂亮、前卫,而操控性的提升也非常明显,后悬挂的改进使尾部的稳定性更加出色。
3.2quattro的车型动力强劲,所配备的电磁减震系统在舒适性和运动性之间得到了很好的平衡;而2.0TFSI车型的发动机技术先进,不仅动力出色而且非常省油,但是还是在舒适性上做了些妥协。可以说两款车型各有优势,驾驶它你可以很轻松,完全可以当普通轿跑对待,非常容易上手。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多的驾驶乐趣那还是选装电磁减震系统吧。
● 车身框架结构、电磁减振系统简介
在试驾新款TT前,奥迪毫不吝啬的向我们播放了车身设计和悬挂设计工程师的讲解录像,同时并请来了外观设计的负责人来作专门的讲解。而作为《汽车之家》评测团队的我还是对技术方面更感兴趣。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车身框架结构(Audi Space Frame)
新奥迪TT采用了ASF车身概念设计中首次使用的铝合金与高强度钢混合的制造技术。铝合金材料占到了全车重量的69%。钢制部件主要安装在底盘后部,其次车门和行李厢盖也是钢制的。这些设计保证了车身前后重量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车辆的操控性。ASF技术采用冲压铝材和硬模铸铝制造车身支承结构,采用铝合金辐板连接各结构。
电磁减振系统
奥迪电磁减振系统是一种可选装的配置。它的使用可以说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舒适性和运动性之间的矛盾。作为一种连续的自适应系统,它能在几毫秒内调整阻尼特性使其更加适应路面情况和驾驶员的习惯。
而减震器内采用的不是普通油,而是一种称作电磁液的特殊液体,它是由合成碳氢化合物以及3至10微米大小的磁性颗粒组成。一旦控制单元发出脉冲信号,线圈内便会产生电压,从而形成一个磁场,并改变粒子的排列方式。这些粒子马上会按垂直于压力的方向排列,阻碍油在活塞通道内流动的效果,从而提高组尼系数。
与传统的减震器相比,在舒适模式下,减震器油较黏稠,吸震效果较显著。这种模式适合普通道路行驶。而在运动模式下,减震器会直率地传递道路表面的状况。这两种模式会带给驾者截然不同的感受。(文/摄影 汽车之家 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