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料评价:不同区域用料差别大
在内饰的用料方面,起亚耍了个“小心眼”,对于短暂接触它的人来说,可能会被它唬住,坐入车内首先看到的是真皮座椅,真皮方向盘,真皮扶手箱,甚至中控区域四周都是真皮缝制的轮廓,这些打开车门目光首先投放的地方的表现或许会让你眼前一亮,用料上乘这个概念也会率先进入你的意识里。
然而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你会发现,除此之外,其他区域的用料似乎并不尽如人意,较为坚硬的塑料件被广泛使用,可能它们在材料纹理上有粗有细,同样的颜色掺杂在一起很难被分辨,不过当你发现它们时则会感到有些失望。
● 做工评价:中规中矩
不论内外,K5在做工方面表现的中规中矩,既没有明显的瑕疵也没发现绝对的亮点,符合这一级别车型的主流表现。
● 空间评价:较为宽敞/绝对够用
对于轴距将近2800mm级别的车型来说,空间上一定不会委屈到你,我们这位185cm的体验者将前排调至合适位置后坐入后排,腿部仍有一拳多的余量,不过受到尾部造型的影响,头部空间会略逊于腿部,但这也绝对够用了。
另外全黑内饰的使用从视觉感受上会让你感到车内空间略显压抑,即便你坐在其中没受任何委屈也同样如此。不过还好K5采用了双天窗的设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空间上的压抑感。
既然提到了天窗那就在多说两句,K5的双天窗为全自动开启,就连车内的天窗遮阳板也是无需手动的。不过开启天窗时前后天窗遮阳板会同时向中间开启,要想单独开启某一个遮阳板是不能实现的。另外由于车顶面积有限,两个天窗只有前排可以完全打开,后排乘客只能透过天窗看看景色了。
说完了静态,我们来说说动态,虽然几天的巡演并没有安排试驾,不过作为一个乘坐者对于动态表现也有一些感受。
● 噪音评价:风噪、发动机噪音小/胎噪较大
总的来说K5对于噪音的控制还算不错,由于车身设计类似于轿跑车,因此风噪的控制很出色。同时发动机噪音也比较小,即使是急加速时也不会出现很明显的噪音。
但由于K5使用了尺寸标号为225/45 18寸轮胎,所以主要的车内噪音来源于胎噪,低速时噪音还不明显,不过随着车速的增加噪音会有较为明显的加大,同时对于不同路面的噪音反馈也会更为敏感一些。
● 悬挂:非常硬朗/操控不错 舒适性欠佳
既然定位于运动,K5的整体调校也会切合这一定位,几天的试乘感觉悬挂用“很硬”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这一调校会让车辆在过弯时有着良好的支撑,遭遇路况不佳的颠簸路面会感觉车辆极具韧性,频繁短促的共振也会让你感觉非常过瘾。
但是如果说前两天的长途试乘更多的是对车辆保有新鲜感的话,那么之后的旅途中尽管座椅还算舒适,这种过硬的悬挂仍然会让我们乘坐者多少有些烦躁。
● 动力评价:未能试驾体验 作为乘坐者感觉还算不错
至于动力,新车搭载了一台2.4L发动机(据悉上市后还将有2.0L车型可选),搭配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从乘坐方面的感受来看,动力还算不错,换挡也比较平顺,不过至于详细的驾驶感受,本次活动没有安排试驾环节,只能烦请各位阅读此前的试驾文章了。
● 疑惑:后悬挂比前悬挂低?
在本次巡游过程中我们车队的一台K5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那就是这台车从远处很明显可以看出后悬挂要比前悬挂低?开始我以为是因为车内乘员很满并且后备厢有行李造成的,但将车内人员和行李“掏空”之后,还是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后悬挂比前悬低。
由于没有专业的测试设备,我只用手粗略计算了,在不满载的情况下,前轮至轮眉处可轻松放进四指而后轮只能放进三指。经过与随行人员交流后,得知这是并非最终量产车仅仅是试装车,其他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对于这辆试装车出现的后悬挂比前旋低的情况,我们会在上市后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 全文小结
对于这一级别的中型车来说,“商务”的诉求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掩盖的卖点,纯粹的运动车型似乎在目前的市场中非常罕见,即便运动占据了主导也会被冠以“商务+运动”的帽子。如果是这样,我认为形容起亚K5则用“运动+商务”更为合适。虽然后排有着宽敞的空间,空调出风口,座椅加热等配置在后排应有尽有,不过做在前排驾驶车辆仍然是新车的诉求。
按照惯例,结束今天的文章之前我应该对这款新车做一个评价,不过因为最重要的价格还没有公布,我也不好给出结论。此前有消息称,K5售价会在17-23万元区间,如果真是如此,它将和市面上同级别主流车型售价区间相吻合,对于这一市场的潜在客户来说,又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些假设也都是凭空想象,一切疑问等到3月10日后自然揭出分晓。(文/汽车之家 郭骁)
注:虽然本次活动主要以新车试乘体验为主,但是沿途也不乏一些有趣的见闻,我在后几页中为大家有所展示,各位就当作巡演旅途中的随拍花絮来欣赏吧。
相关文章:
点击进入《不容小觑 车展静态评测东风悦达起亚K5》
点击进入《重返中型车主力军之位 试驾起亚新远舰》
点击进入《做一天的车主! 试东风悦达起亚K5顶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