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土屋圭市亲密接触
眼前这位面容和蔼的大叔竟是享誉全球漂移界的漂移之王——土屋圭市。年过半百的他虽已退役10年,但依旧对漂移运动抱有极大热情。目前他任D1GP审查委员长一职,D1GP的全称为D1 PROFESSIONAL DRIFT GRAND PRIX SERIES,是日本乃至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漂移大赛。(有关大赛的介绍,请点击这里查看)
土屋并非出生自赛车世家,他自学成才,在1984年的富士Freshman Race的新人比赛上驾驶AE86,以颠覆传统的漂移方式获得六连胜的辉煌纪录,从此他就被誉为“Drift King”。他为人谦和,脸上总是挂着可掬的笑容,当你有问题请教时,他总会认真的听翻译说,并且非常认真的回答,没有任何架子。
在丰田86的研发阶段,总负责人多田哲哉工程师曾问土屋先生,这款全新的跑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土屋先生回答说,你一定要造普通人也能开得起的跑车,并且,你要造4座跑车,这样年轻人开出去玩漂移的时候放倒的后座可以用来安放备胎(因为漂移很费轮胎,如果强度大一点,轮胎会报废),不放备胎的时候后面也可以坐人。我们眼前的丰田86的确是按照土屋先生的想法设计制造的,这是一款实用的、(在日本)谁都可以玩得起的平民跑车。
不过,当他戴上墨镜和赛车手套,开始驾驶时,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前一秒,他在我身边笑眯眯地问我是否准备好了,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脸上的笑容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看上去冷峻,令人生畏,却给人安全感。而且,全程中土屋先生都保持着这一个表情,我真的很想看看他墨镜后的眼神是什么样子的。
土屋先生打方向盘的动作非常快,但又给人不慌不忙的感觉,应该是他每次打方向都很准确,减少了不必要的动作,才让我产生了这种感觉。在漂移过程中我发现,仪表盘上的VSC指示灯在闪烁,难道他没有关闭电子稳定系统吗?经过之后的请教我才得知,他是关闭了电子稳定系统的,因为过弯速度太快,86的车身刚性又很好,内侧后轮离地,LSD正在将动力分配给外侧后轮,而指示灯便是在提示LSD正在工作。
土屋先生使用了多种漂移方法,其中拉手刹的方法最让人难忘。他以很快的速度过弯,迅速拉起并放下手刹之后,车辆的漂移角度非常大,我的身体被紧紧甩在桶形座椅的侧向包裹上,眼看着86以近乎垂直于弯道的姿态绕过U型弯。两圈下来,减速进入维修区之后,土屋先生又露出了笑容,他用英语问我,过瘾吗?(enjoy?)我也用英语回答说太棒了,太荣幸了,太谢谢了……我想,对方是父辈的年龄,又是世界级的偶像,在他面前露怯又有什么呢。
土屋及丰田86、漂移相关视频欣赏
『土屋圭市与AUTOCAR车评人漂移对战』
在英国AUTOCAR杂志的一期视频中,土屋圭市曾参与其中,他与车评人Steve Sutcliffe驾驶丰田86进行了一场小型的漂移比赛,最终土屋以绝对优势取胜,Steve笑叹不如。
『土屋圭市六种漂移方式全程指导实拍』
这是土屋先生年轻时拍摄的漂移教学视频,在长达1个多小时的视频中,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漂移技巧,精确到何时收油、何时踩刹车、何时换挡、如何控制离合器等。视频以多视角展现他的漂移操作全过程,且配有中文字幕,详尽易懂,强烈推荐对漂移感兴趣的朋友观看。
写在最后
从土屋先生那边回过神来之后,我还是得稳定一下情绪,为大家分析今天的主角——丰田86。它绝非一台普通的跑车,它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乐趣。这乐趣并非用0.2秒的时间切入2挡,或是油门到底让血液向后涌那么简单。它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掌握更多的技巧,在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体会成功的喜悦。
与此同时,你还可以享受旁人羡慕甚至仰慕的眼神,而你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则要少很多——因为你不需要花大价钱去购买一辆大马力的跑车,并且承担着它们可能带来的危险。正因如此,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漂移运动中,这便是它的精髓之一,也是土屋圭市先生推崇这项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多希望这不是我的一厢情愿,可待我理清了头绪才发现,现实始终那样骨感。由于国情不同,本应是年轻人便可负担得起的平民跑车在国内的售价已非一个普通收入家庭可以承受;加之国人对漂移运动缺乏认知,有些人甚至认为漂移是“轻浮”、是在“炫耀”,这也跟一些年轻人无视安全,在不合时宜的地方漂移有关。
想要改变人们心目中对漂移的看法,并规范漂移运动,尚需时日。丰田86的到来是个好的开始,许多人对漂移的理解将不再止步于“那本漫画”,或“那部电影”;如果86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厂商将目光投向这个市场,这必将促进漂移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另外,国家政策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如果我们能尽快规范、放开改装市场,让许多改装厂从地下转至地上,那么我们的汽车文化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文/图/摄影 汽车之家 时睦华)
如果您迷上了漂移,迷上了丰田86,可以点击这里进行询价,届时会有专人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您想了解当地的商品车到店及优惠等信息,请点击这里查看当地经销商联系方式,致电咨询。
点击进入上海车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