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更加锐利干练
[汽车之家 海外试驾] 在近年的德系豪华品牌中型车大战中,奔驰拿出了最新的C级,宝马也把3系更新换代,缝缝补补卖了7年之久的A4亟需一次彻底的改变,现在奥迪终于把完全革新的A4推向市场。我还记得2015年法兰克福车展上新一代奥迪A4展台被挤得水泄不通的场景,它获得的关注度非常高。新一代奥迪A4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市场上都是举足轻重的车型,奥迪把近年的大量先进技术应用到了它的身上,我们之前也已经对新一代A4的技术亮点进行了介绍。这一次我在德国为大家测试的是一辆标准轴距高功率版的奥迪A4 2.0 TFSI(下文简称新A4),它的表现又是否足以打压它的德国对手?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汽车之家海外兼职编辑郭翔,现正于德国TU Braunschweig求学,攻读汽车工程硕士。两周前的一篇全新帕萨特旅行版的试驾文章也是郭翔的作品。他和他的同学——同为汽车之家德国兼职编辑的陈正一一样,为人低调,并没有在这里放自己的照片。下面,正文继续。
● 外观:让人过目不忘
近些年奥迪家族的外观设计风格迈入了一个新纪元,整体往更加锐利干练的风格迈进,而新A4正是在这一家族风格下诞生的产物。大灯和六边形的进气隔栅的设计充满了棱角,一副不怒而威的样子,相比上一代圆润饱满的设计抢眼不少。新A4的外形尺寸相较于上一代车型(标准轴距)稍有增长,但看上去并不会觉得新A4变得臃肿了,整体感觉十分清爽。设计造型上的改进同样体现在数据之上,三厢轿车版的风阻系数低至0.23,如此表现在量产车里绝对算得上是优秀,对于降低油耗有很大帮助。而回溯到30年前,当年的老奥迪100(C3)同样创造了当时极为优秀的0.3风阻系数,现今的新A4也很好地继承了这个“光荣传统”。
“铝合金”和“轻量化”是奥迪主打的设计理念之一,而新A4同样遵循了这个理念。小至一个铝合金制动踏板,大至整个车架的改良,全车的轻量化设计为它减少了120kg,约等于2个成年人的体重。如此显著的进步反映在驾驶感受上也是A4前所未有的,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关于驾驶感受的章节里再细说。
在德国市场上只能买到标准轴距版的新A4,老实说看习惯了长轴距的国产A4L,感觉新A4的侧面有些古怪,这辆三厢版车型长车头短车尾的设计总觉得有点头重尾轻,相信它轴距被加长后这种奇怪的感觉将会不复存在。事实上,奥迪A4在欧洲的销售主力为旅行版,三厢车型更多的是面向中国市场,因此三厢车加长后反而看起来更加和谐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辆S line Sport运动套件加身的A4虽然被套上了并不好看的17英寸冬季胎,但是它的出现还是赚足了眼球。拍摄试驾车时当天室外气温低至零下8度,但期间前来仔细端详它的德国人并不少。奥迪在新A4上仍然保留了不少上一代的设计元素,譬如整个侧面线条以及尾部的造型,都是稳中求进的风格,使得它依旧很耐看,不会赶走一部分喜欢成熟风格的客户。
在德国,客户可以在网上自行定制A4,然后交付订单给奥迪进行生产。新A4在德国市场上同样继承了德国品牌“什么都需要选装”的传统,选装清单上林林总总的配置很容易就让买家钱包冒烟。譬如我们拿到的这辆带2.0TFSI发动机和7速S tronic变速箱的试驾车,基本售价为45750欧元(折合人民币32万元),再加上一份2页A4纸这么长的选装清单后,价格上涨到了68630欧元(折合人民币48万元)。相当于用一辆二手的老款A4的代价(二手车在德国售价2万欧元左右)换来了强大的娱乐系统和漂亮的外观套件,值不值就看个人了。
这辆试驾车上还选装了行驶辅助选装包以及市区辅助系统和自动泊车选装包,外观上最明显的便是车头前方的两个ACC雷达传感器以及挡风玻璃上部的行驶辅助摄像头。除了支持0-250km/h速度范围的自适应巡航以及车道辅助功能外,新A4还加入了市区自动跟车功能,在0-65km/h的速度范围内能够自动将车辆制动至停止,在走走停停的工况下能够大大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像北京等“堵城”的车主们应该很需要这样的配置吧。
新A4的一些外观上的小细节也十分值得一提,譬如后视镜从A柱的位置挪到了车门上,这个设计有助于实现更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在后视镜的内侧还带有一些凸起的小条纹,在高速行驶时能够降低后视镜处的风噪。新设计的车门把手带有无钥匙进入功能,上翻式的开启方式更加符合使用习惯,比起垂直往外拉的设计要省力不少。
作为“灯厂”的奥迪,在灯光技术上怎能甘于平凡?所以奥迪便为新A4提供了最新的矩阵LED大灯选装,虽然价格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900欧元(约合人民币13000元),但不得不说是个很有看点的配置。通过不同的程序预置,这款大灯能实现上百万种组合的灯光效果,并且支持动态转向灯光功能,在夜间行驶中的确是个好帮手。
同样有LED技术加持的还有组合尾灯,行车灯采用导光条点亮,夜间行驶呈现的灯光与大灯的锐利造型相呼应,经过优化设计的刹车灯不会再像上一代车型那样亮瞎后车。后转向灯与前转向灯一样从内到外扫描式点亮,在新近的奥迪车型上都能看到,辨识度十分高。
双边共两出镀铬排气管是2.0TFSI车型的专属,而且这款发动机的声浪十分动感,在高转速区域甚至能发出类似六缸发动机的共鸣声。至于柴油车型就没有这等福利了,不仅发动机音效更差,连排气样式也都只限于单边的。
奥迪为A4提供多达12种样式的轮圈供买家选择,从最基本的17英寸轮圈到S line的19英寸十辐式轮圈统统齐备,当然选择更漂亮的大轮圈也是要另外付钱的。我这次在德国借得的试驾车本应配备19英寸轮圈(选装价约为9300元人民币),但因为换上了冬季胎的缘故(大尺寸的冬季胎十分昂贵,一般会用小尺寸的轮圈套用冬季胎),所以未能出现在试驾车身上。试驾车使用的冬季胎为邓禄普WINTER SPORT 4D冬季胎,运动性能并不突出,当然它的主要任务还是应对积雪及泥地,干湿路面操控性都要比夏季胎差上不少,因此也对动态表现有一定程度负面影响。车轮内部的对向四活塞的前刹车卡钳把前轮圈内挤得满满当当,前后刹车盘为内通风设计。
内饰时尚简洁、功能强大
● 内饰:不只是精致
如果刚从一辆老款的A4L进入新A4的车厢内,给人的感觉就像从老公寓搬进了时尚套房一样,让人眼前一亮。其实这套内饰与我们之前试驾过的新Q7如出一辙,这又是“套娃战术”的结果,在降低设计成本之余,奥迪有信心把它大规模应用,也许还会想让它成为一种家族基因吧。
不对称的中控台操作区域偏向驾驶员一侧,在驾驶座一侧能很方便地操作所有功能,深色内饰搭配拉丝银色面板充满了科技感,装嵌工艺继承奥迪的优秀水准,能触摸到的地方都能感受到精良的做工。
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部件莫过于是这辆新A4上选装的S line运动方向盘,小直径的设计十分称手,触感十分优秀,打孔真皮的设计使得手汗大的人也不会觉得方向盘滑手。置于方向盘后方的换挡拨片稍显短小,它更像是一个“换挡按钮”。这辆新A4选装了动态转向系统,带随速电动助力的转向系统在低速下十分轻盈,而且从左到右的回转圈数不足三圈,挪车不用费太多功夫。唯一我不喜欢的一点是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几乎全平的按键设计不利于盲操作,而且生硬的触感并不友好。
看点十足的当属与MMI系统联动的全液晶仪表盘,这块与图形处理业界龙头英伟达(NVIDIA)合作开发的虚拟仪表盘由一颗四核的Tegra 30系列图形处理器所驱动,强悍的硬件性能保证了显示的流畅度。在实际体验当中,菜单间的切换几乎没有任何延迟,转速和速度表的反应也都十分快。液晶仪表盘可以缩小转速及速度表,以最大模式显示地图或者是行车信息,让驾驶者不扭头便能获得最全面的资讯。下面将以一段小视频来展示这块液晶仪表盘的实际使用效果。
同样为驾驶提供便利的还有挡风玻璃下安装的HUD抬头显示装置(价值980欧元),它不仅能显示速度和导航信息,当与前车车距过近时会有红色图标闪动警示,且在经济模式下能提示驾驶者何时松开油门,实际体验效果也是非常的棒。
三温区空调的选装价格为685欧元(折合人民币4800元),它能允许正副驾驶员以及后排乘客独立调整各自的温度。空调的操作面板带有一块高分辨率的单色显示屏,下方的金属按键支持触摸预选菜单功能,当手指放在上面时便能预先展开菜单,高级感十足。在新A4上,副驾驶乘客前方的多片式出风口与空调系统连通,组成了奥迪所谓的“风带”,为车厢带来更佳的空调效果。
B&O音响系统同样是奥迪的老伙伴,这次奥迪在A4狭小的车厢里塞进了多达19支扬声器。新一代的3D声音系统确保音乐能被准确地重新演绎,其通过分别位于A柱之上以及中控台内部的4个小扬声器重新定位音场,让声音有了“第三个维度”。实际体验,这套价值1140欧元(折合人民币8000元)的音响系统的确物有所值,即使是播放电台,也能发出清晰且富有立体感的声音。试驾车也选配了前侧窗隔音玻璃,且车门带有双层密封胶条,车厢的静谧程度很高。在新一代A4里欣赏着音乐也是一件颇为惬意的事情。
试驾车上选配了MMI plus导航系统,附带有8.3英寸的高分辨率显示屏以及可手写输入的MMI触摸输入系统。新一代MMI系统的界面和操作逻辑比起上一代有了不少进步,原本MMI系统角落的4个功能按钮在新系统上被精简为2个功能按键以及菜单和返回键,手感很棒的圆形的旋钮除了是一个多向摇杆以外,还支持触摸手写输入。实际使用中手写功能识别率比较高,即使歪歪扭扭的字体也能够顺利识别,但是在这辆德规的A4上只支持德语输入,未来国内生产的版本将会增加对中文字体的支持。
全景摄像功能通过车身上的四个广角镜头实现,图像可以无缝拼接成鸟瞰视角,并且在低光照环境下都能清晰显示图像,实用性很强。另外,试驾车还选配了包含在城市辅助系统选装包里的横向交通预警功能,通过后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倒车驶出车位时若侧方有来车接近,系统会用声音警示,预防侧向剐蹭。
三种颜色可调的LED氛围灯环绕着A4的整个车厢,包括门板、杯架以及音响扬声器盖板区域都有幽幽的灯光透出,夜间行驶时非常抢眼,灯光颜色会根据不同驾驶模式的设置而作出改变。
空间更大些会更好
● 空间:还是更期待加长版
与文章开始说过的一样,奥迪在德国并没有推出长轴距版本的A4,因此空间表现与即将进入中国的版本有一定差异。在这辆A4上,空间表现给我的感觉大概就和奥迪A3/大众高尔夫相当,在前排能够很舒服的找到一个合适的驾驶姿态。后排座位的空间表现处于平均水平,约有两拳,而头部空间因为弧形的车顶设计被压缩,为此奥迪的设计师在后排头枕的位置挖空了一块以增加一点头部空间。后排中间的座位被高高隆起的传动轴及排气管通道所占据,所以乘客只能骑着这条通道乘坐了。
在德国,A4这个级别的车后座利用率并不高,因此后排空间表现并不是德国消费者的考核重点,只要够用且不拥挤就好。而进入中国后,为了扩充空间,加长轴距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还是因为德版车型的缘故,所以这辆试驾车上出现了不少“奇葩”的配置设定,譬如座椅为高配的S line运动座椅,但是为手动调节,想要自动调节的座椅还要再额外加价选装。我十分喜爱这张Alcantara/真皮拼合的座椅,中央区域的高摩擦系数面料除了能把我牢牢地固定在座位上外,还不会像皮革面料一般“冬冷夏烫”。座椅的剪裁也十分合身,在激烈驾驶时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储物空间方面,新A4的车厢内设置了不少用来放置水瓶之类大件物品的地方,而小储物格较少。中央扶手下面还预留了给移动设备无线充电的区域,但目前支持这一功能的设备并不多,相信随着无线充电的普及这个功能将会派上用场。
新A4的后备厢纵深足够大,但是高度并不宽裕,实测放入一个25英寸和一个27英寸行李箱后,空间便已所剩无几。还好后排座椅支持4/2/4分折,偶尔要拉个长的物品也不是问题。试驾车后备厢地板下并没有备胎,取而代之的是一块蓄电池,未来进入中国后是否配有备胎目前尚不得知。
驾驶感觉出色、加速迅猛
● 动力及驾驶:表现优异
奥迪为新A4提供了七种动力组合,包括有四种柴油发动机和三种汽油发动机。其中汽油动力单元已经没有了V6的机型,取而代之的是一款身怀252马力的第三代EA888 2.0TFSI发动机,它重量更低且尺寸更小,同时还能维持接近上一代3.0 V6 TFSI发动机的动力表现(272马力,搭载在A4L 50 TFSI上)。第三代EA888技术之先进自然不必多说,燃油双喷射、缸盖集成排气歧管以及排气侧可变气门升程等技术都是它的亮点,试驾车上的这台高达252马力的机型也是德国版A4最强的汽油动力,那么高强化的四缸增压发动机又是否能敌得过以往的V6机型?
从展厅提了这辆A4出来,这台发动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运转十分静谧,并没有四缸发动机惯有的那种振动,这得益于双平衡轴的设计,让这台发动机达到媲美V6机型的平顺性,同时将新A4的行驶高级感提升一个层次。跑起来后,在1600rpm便能达到370牛•米的最大扭矩让A4的初段加速非常轻松,推动轻盈的车身前行不费吹灰之力。继续深踩油门,这台四缸发动机的表现又再一次让我感到惊讶,动力输送几乎毫无迟滞,大脚油门下去它的表现十分地跟脚。在Dynamic模式(运动模式)下提高转速,发动机的呼吸声像是更多汽缸的发动机,排气管传来的声响同样动感十足,并且在高转速升挡会有“噗”一下的回火声,让我非常满意。这是经过运动化调校的排气声浪,通过电脑控制使一部分燃油在歧管内燃烧而制造出的声音,听起来更像是一辆性能车。
除了2.0 TFSI发动机以外,新奥迪A4还有一台1.4 TFSI发动机,功率为150马力,用来作为新A4的入门级汽油动力。其在NEDC工况法(欧洲新车行驶工况法)下行驶,油耗低至4.9L/100km,且发动机重量只有100kg左右,是一台节能取向的机型。
在选装列表上原厂提供3种规格的变速箱供搭配,有6挡的手动变速箱,7挡S tronic双离合变速箱以及3.0 V6 TDI柴油高功率版车型上搭载的8挡Tiptronic自动变速箱,上一代A4上使用的Multitronic无级变速箱已经被彻底放弃。我这次试驾的车型便搭载了一台型号为DL501的纵置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它的实际表现水准十分高。这台变速箱挡位间的衔接冲击十分小,升挡敏捷且平顺,几乎没有任何动力中断,日常使用甚为舒心。不过在使用换挡拨片连降2挡的情况下,变速箱反应会有点犹豫,且有比较大的冲击,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通过与MMI系统的连接,这台变速箱还能很聪明地跟据前方路况以及地形预先选择挡位,并且系统在Eco(节能)模式下系统会在组合仪表内通过一个绿色的小图标提示驾驶员何时松开油门。实际体验中它的准确度比较高,在接近路口或者环岛时,系统都能及时地提示,希望奥迪把这个功能也应用在中国版的新A4身上。
在悬架布置上,新A4前后都采用了五连杆的设计,运用了大量的铝合金部件,以减轻非簧载质量,提升悬架的动态响应。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新A4的前悬架与许多其它奥迪车型那样,都采用了所谓的“五连杆独立前悬架”,从奥迪提供的前悬架结构图上来看它是一副拆开的双叉臂悬架,把双叉臂的叉臂拆解成为了两根可以独立活动的连杆,再加上转向拉杆后就是五根连杆,这是高成本且复杂的结构方式。为什么奥迪一直坚持使用这种复杂的结构呢?把前悬架透视图的各连杆铰接点连接起来,便能够划出一根虚拟主销轴(德语:virtuelle Lenkachse)来(图上绿色线),主销偏移距便可以因此大幅降低。这样的布置带来的好处非常多,能够提高行驶时方向的稳定性并提升转向手感,在传输大扭矩时㛑能最大程度减轻车辆跑偏。
五连杆后悬架则不同于上一代A4“H”形下摆臂的设计,改用了一字型的结构,通过优化结构使得非簧载质量进一步下降,带来的响应更加干脆利落。另外奥迪还很细心地在摆臂下部安装了塑料导流片,使得经过摆臂下部的空气流向得以优化,也是个很细心的设定。
这辆A4上选装了托森C型中央差速器,也是整套quattro四驱系统的核心所在,其负责分配前后轴间的动力分配。这款中央差速器基于行星齿轮结构,在正常行驶时将60%的动力传送给后轮,更偏向于后驱的设定提供更加敏捷的弯道表现。而当前后轮有一方发生打滑,纯机械结构的托森差速器能够几乎零延迟地把扭矩往高附着力的一侧转移,这种结构使装有quattro的车更加适合在附着力交替变化的路面上快速行驶(例如冰雪混合路面),在车轮发生打滑前驱动系统便已提前调整好扭矩的分配。但如果某一个车轮完全失去附着力,所有的动力便会从这个打滑的车轮流失,无法脱困,因此刹车限滑便显得十分必要了。
◆ 0-100km/h加速测试
说到加速表现,我对这辆身怀252马力以及quattro四驱系统的新A4早已十分期待。由于测试当日德国迎来强降温,气温低至零下8摄氏度,且试驾车使用的是冬季轮胎,对抓地力有一定影响,因此这次我们不进行刹车成绩测试。
关闭ESC,油门刹车到底,A4进入了弹射起步模式,此时转速维持在3000rpm上下。猛地松开刹车,车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瞬间就像被追尾了一样整个人被踹了出去。这在加速曲线图上也有所体现,纵向加速度经过大概0.6秒的爬坡后突然达到了峰值。这是因为新A4配备了代号为DL501双离合器变速箱。出于变速箱自保护和舒适性的考虑,双离合变速箱在弹射起步初段会有点“肉”。
话说回来,起步肉不代表其加速性能弱,其中全时四驱系统发挥了很大作用。虽然这台A4配备的是抓地力较弱的冬季胎,但它实际起步中没有丁点打滑,0-100km/h加速成绩也很棒,只有5.64秒,比厂方公布的5.8秒还要快,这成绩也超过了该级别的性能标杆328i(5.89秒),足可以灭掉不少以钢炮自居的性能车。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测试所用的路面上有很多大块的补丁(这也体现在加速g值曲线的跳动上面),在这样的路面下新A4仍然能做出如此优秀的成绩,quattro四驱系统的帮助可谓是功不可没。
说了这么多新A4在技术上的过人之处,它实际开起来又怎么样呢?虽然与这辆新A4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它给了我一个清晰的印象:驾驶轻松且制作精良。新一代A4依然是一辆很容易上手的车,轻盈的方向不像上一代那样完全过滤了所有路面信息,前轮碾过环岛边缘的石块时都能清晰地反馈到方向盘上,沟通感有了进步。新A4甩掉的120kg的重量则很直接地反映在操控感受上,在以50km/h入弯时车身对于快速的转向有着很干净利落的回馈,甩掉了老A4那种沉重而拖沓的感觉。事实上,这辆新A4只有1505kg的体重比标榜运动性能的宝马328i还轻了近60kg,这次的瘦身可谓非常成功。
这辆新A4带有Drive Select驾驶模式选择功能,可以在运动、舒适、经济以及个性化模式间选择。但试驾车型只选配了降低车身20mm的运动型悬架,更高级的CDC连续可变自适应悬架则无缘体验,不得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实际驾驶中,这套运动型悬架还是属于偏舒适的调校,不过在激烈驾驶时能为车身提供必要而合理的支撑,给我一种十分柔韧的感受,化解大小坑洞都能泰然自若,论整体表现,甚至比起奔驰C级还要更好。
● 全新A4值得期待
经过长达7年的等待,A4终于迎来了彻底的换代,脱胎换骨的改变让它重新获得了领头的位置。在它的家乡德国,A4本身就是极为受欢迎的公务用车(公司提供给员工长距离出差用),叠加私家车的销量,要想订购一辆A4还得排长队,也足以证明它的吸引力。
与它的老对手宝马3系和奔驰C级相比较,身轻如燕的新A4搭配强悍的2.0 TFSI高功率发动机,实测0-100km/h加速 5.64秒的表现已经超越以运动性能见长的宝马328i(5.89秒),在行驶舒适性方面,新A4的悬架也比中后段硬邦邦的奔驰C级要好。而且新A4充满科技感且做工一流的内饰也让我印象深刻,这是质感欠佳的3系所比不上的。可以说新A4的各项进化都揪着它的两个德国老对手不放,综合表现十分优秀。
在德国,6挡手动的1.4 TFSI车型的售价从30650欧元起,折合人民币21.5万元,引进国内后价格预计将和现款A4L价格持平甚至更高一些。新A4进入中国后将会搭载已实现国产的第三代EA888 2.0 TFSI及EA211 1.4 TFSI发动机,如无意外7速S tronic也会出现在国产版车型上,届时奔跑在神州大地的将会是不同于欧版的长轴距版本,空间更优秀的它值得大家期待。(文/图/摄影 汽车之家海外编辑 郭翔)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