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结构
在前悬架部分,S 1000 XR使用了直径46mm的潜望镜式前叉,而非R 1200 GS上的Telelever形式前叉,如此一来,可以增加前叉所传递的手感,而且非常粗壮,确保了前叉的刚性。
在前刹车和轮胎部分,S 1000 XR使用了双320mm的浮动式刹车盘和双Brembo对向四活塞卡钳,相信可以提供完美的刹车力度,再加上宝马的专业版ABS系统,让它在全天候都有不错的安全性。从轮胎和轮圈的配置上我们可以看出,S 1000 XR不太适合进行重度的越野或是探险活动,因为17英寸铝合金轮圈配上120/70 ZR17的倍耐力DAIBLO ROSSO II,明显就是为了柏油路而生的组合,所以,需要较强通过性的准车主们,还是选择R 1200 GS吧。
后减振使用多连杆结构。不过后摆臂的造型还是非常的“跑车化”,造型上使用了镂空的设计,看着不太像是探险车会使用的设计,反而更像一辆高性能跑车,这也是S 1000 XR在性格中隐藏的“冲突感”,它虽然有着探险车的身份,但是却带有S 1000家族的公路基因。
S 1000 XR还配置了Dynamic ESA(电子悬架调节器),和前叉的DDC一样,都可以随着油门、刹车的变化随时调整后减振器的预压和阻尼。或者是根据动力模式的不同,来改变减振器的软硬度(R雨天模式最软,动态模式最硬)。
在发动机方面,“一机多用”已经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了,这个现象不只存在于汽车厂商,摩托车厂也司空见惯。S 1000 XR上的发动机和S 1000 R相同,但和同门兄弟S 1000 RR在细节上略有不同。S 1000 RR的最大动力数据为198马力(146千瓦)/113牛·米,在S 1000 R和S 1000 XR上,动力数据就被下调至160马力/112牛·米。不过,S 1000 R和S 1000 XR的最大扭矩出现时机为9250rpm,比S 1000 RR的10500rpm要早了1250rpm,这意味着这台功率较低的发动机,应该会比较好驾驭。
至于换挡辅助系统的好,相信骑过宝马摩托车的人们应该可以深刻了解,虽然我总是习惯在换挡时拉一下离合器,但是用过这套系统之后,还是会觉感受到科技的进步。在长时间骑行之后,这项配置能减少左手手腕的负担,是个贴心的配置,在加速时,少拉一下离合器也能对加速成绩有好的帮助。
宝马摩托车一直都有着很丰富的电子配置,而且各项机械配置也不差,S 1000 XR也不例外。除了提供更高的舒适性之外,重点是在强大的电子系统辅助下,S 1000 RR的安全性更加提升,甚至可以说只要稍微有点大排量车种骑行经验的人,都能够安全地骑乘S 1000 XR。
● 试驾感受
我们试驾的场地位在北京瑞德万国际卡丁车场中的广场。受限于试驾场地的关系,我们没办法对动力、高速操控表现有太深刻的体验,所以这次的试驾,主要在体验车辆的低速灵活性以及电子系统的效果。
我们试驾的场地并非柏油路面,而是花岗岩材质,地面上还有一层细沙,所以路面抓地力并不是非常好,不过这正好给了我们一个体验的机会,看看它到底管不管用。车上配置的专业版ABS系统,在弯中刹车的时候,车辆还是会保持原来的过弯姿态,这和一般车辆在弯中刹车,车辆动态会受到影响的反应大不相同。也就是说,如果你弯中发现车速过快、开始进行制动时,车辆依然能够照着你预想的路线、姿态前进。
另外,循迹系统也是在本次体验中的一个亮点。在试驾会快结束的时候,我们看着厂家的外籍教练越骑越快,最后常常可以看到教练在出弯的时候因为油门过猛,造成后轮打滑的现象,此时,我们只看到车辆产生轻微的扭动之后,就往下一个环节前进,想必在路面状况不佳的情况下,S 1000 XR还能够有不错的循迹性。
跨上车之后,能感受到那种熟悉的感觉回来了,整体感觉有点像R 1200 GS,不过少了水平对置双缸的振动感,取而代之的是四缸发动机绵密的运转感觉。在调头时,虽然胯下有一台并列四缸发动机,但是你并不会觉得这辆车笨重或是难以操控。对于第一次接触它的人而言,会觉得它的亲和力极高。
通常四缸车会给人一种较为笨重的感觉,但是在S 1000 XR身上,你会发现所有动作做起来都很轻松,在低速时,发动机的运转惯量不大,再加上它的重心并不高,所以灵活性还不错。除了车辆本身的机械布局不错,车上的电子系统也有很不错的表现。
● 结论
其实在这次试驾活动(更精确地说,应该是体验活动)中,我们虽然无法彻底体验S 1000 XR的动力和完整的操控表现,但是却感受到它的高度亲和力。所谓的亲和力并不只是座高或是杰出的人机工程学,而是低速操控的易上手度,还有强大的电子辅助系统。在追求速度刺激的同时,宝马摩托车能够保证车主在尽可能安全的状态下,体验骑乘的乐趣和快感,唯一让我觉得缺点地方在于,如果你太早接触这辆摩托车,会因为它实在太好控制,所以轻忽了驾驶摩托车的风险和应有的态度,换成别的品牌,很容易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这个算是缺点吗? (文/图 汽车之家 张立祥)
● 想要看更多的摩托车评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