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速箱和HTRAC四驱系统分析
在美国市场里面,无论是何种发动机或驱动模式的配置,G90都是配备一款现代集团自行研发的8速自动变速箱。
现代集团自行研发的这款纵置8挡变速箱,历史可以追溯到9年前,2007年5月份现代集团在美国递交的一个专利申请,里面就有这款变速箱的详细设计图。这款变速箱跟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横向相比(ZF的8HP、爱信AA80、GM 8L系列 )处于何种水平呢?接下来我简单分析一下。由于一个复合行星排里面含有两套独立的行星齿轮,因此我们把一个复合行星排算成是2套行星齿轮。于是:
GM和ZF都是用4个行星排,但只需要5个换挡单元,每个挡位只需要放开两个换挡单元。现代集团的8AT,用了4个行星排和7个换挡单元;爱信的是3个行星排,7个换挡单元。现代和爱信一样,每个挡位都是有五个换挡机构处于放开状态。换挡单元处于放开状态的时候,高速转动的离合片会跟变速箱油之间产生拖拽效果,产生能量消耗。因此每个挡位上放开的换挡单元数越少变速箱的效率就越高。这样来看,ZF和GM的变速箱是比较高效的设计;爱信和现代的就要差一些,但爱信还好一些,比现代少用一个行星排,能量损耗方面当然也好一些。这也是导致G90油耗偏高的一个原因。
幸亏,此8AT结构最复杂并不意味着会影响G90的驾驶体验。就算我已经事先知道这款变速箱的构造特点,在试驾过程中给予特别的留意,我仍然感觉G90的换挡十分平顺、迅速和具有质感;使用体验跟搭配了ZF/GM/爱信等8AT的其它车型没任何区别。前面也提到过了,绝大部分买这个价位车子的消费者对于车子油耗不会太过在意,因此总的来讲这台8AT并没有拖G90的后腿。
虽然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现代这款8AT在原理上并非是最优化的,但对于之前并非是以变速器技术作为强项的现代集团,它能够一上来就拿出具有相当水平的量产8挡自动变速箱,这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
我们测试的车子配备了名为HTRAC的四驱系统。此系统由Magna帮忙开发,工作原理本质上跟宝马的xDrive四驱是一样的。
严格来讲这套四驱系统没有中央差速器,它靠一个由步进电机控制的多片离合器来把动力传输给前轮。行车电脑通过各项指标来判定每个时刻,前轮应该获得多少扭矩,从而通过调整离合片之间压紧的力度来决定前后轮之间的动力分配。
G90上面提供了四种不同的驾驶模式选择,除了变速箱的升/降挡转速会有所调整、减振器阻尼设定不同之外,它也会带来不同的四驱工作模式:
1. 经济模式(ECO):发动机会尽量保持低转速,更早地升挡。四驱系统在平直路面上会把100%动力传给后轮,也就是说尽量找机会来把前轮动力断开,以减少机械损耗;
2. 智能模式(SMART):行车电脑通过分析您的驾驶习惯,动态调整变速箱的换挡时机和四驱系统的前后动力分配;
3. 运动模式(SPORT):发动机转速较高的时候才会换挡,并且会更加积极地降挡拉转速。四驱系统会以常态前10%后90%的比例来分配扭矩;
4. 自定义模式(INDIVIDUAL):司机可以自行选择悬架阻尼、变速箱/油门响应等模式。
假如行车电脑探测到车子正在行驶在砂石路面上的时候(特征就是四个车轮的附着力高频率无规则地变动),它会指令多片离合器彻底压紧,起到类似锁中差的效果,此时动力分配变成50/50。
Magna这套四驱系统的好处是:采用步进电机可以达到很快的响应速度;另外假如后车轮彻底失去附着力的时候,只要前车轮那边仍然能抓住路面,车子就不会丧失驱动力。
当然这套系统也不是万能的。例如:当前后轴转速不一致的时候(比如说拐弯),离合片之间必然存在滑动摩擦,长时间大负载运作会产生热量和磨损。因此这套四驱系统比较适合在雨雪天气时的铺装路面上行驶,对于严肃的越野驾驶那是很难胜任的。不过,我相信不会有人会开辆大轿车去越野对吧?
● 驾驶体验
我试驾的这台V6四驱版G90重量接近2.2吨,行驶起来特别平稳。我们途经西雅图西边16号高速公路的时候,路上曾经刮挺强烈的侧风,路两旁的大树都被吹得晃来晃去;但G90仿佛像是钉在路面上那样,不受影响地笔直往前推进。我在驾驶座上有种“与世隔绝”的幻觉,只能靠看路边大树的晃动,还有侧吹气流有时在挡风玻璃上划出轻微的风声,才知道原来外面正在刮大风。
由于G90的所有窗户都采用了夹层玻璃,隔音和隔热效果一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夹层玻璃对于隔热效果的提升相当明显。因为我现在自己每天开的车子的玻璃不是夹层的,太阳底下晒着的感受我是有切身体会的。G90在座舱内部安排的细腻程度也让我刮目相看。比如说座椅调节、车窗升降用到的电机,对于动作速度和轻柔程度的掌握,都达到一流水平。
G90方向盘的助力属于轻盈的风格,因此操作起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指向性跟同级别的大轿车类似,走的都是中庸路线。因此它不会像跑车那样,您稍微动一下方向盘车身就有明显反应;这样的好处是日常开起来很轻松,不需要经常调节方向盘。
厂方对G90只提供唯一一种轮胎尺寸组合:前245/45 R19,后275/40R 19。这套轮胎的胎壁高度适中,运动性和舒适性都比较均衡。配合刚度出色的车身,G90行驶过程中对路面坑洼的冲撞力吸收得相当好,车身除了有时会存在长轴距轿车特有的那种轻微颤动现象之外,整体感让我十分满意。
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油门响应调校让人有得心应手的感觉。当然假如您知道怎样去留意涡轮延迟的现象,在这台V6上您还是能感觉出来;但是只要您油门一踩下去,它能够几乎瞬间就提供足够加速所需的力量。在试驾过程中,除非我故意想体验一下车子的加速能力,无论是加速上高速公路或者是换道超车,绝少有需要发动机超过3000转的时候。所以说假如不是追求最好的加速性能,选择V6版本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通过这次试驾,我觉得G90各方面的表现都具有很不错的水准。假如不考虑品牌形象、外形/内饰等等属于个人喜好的方面,光从驾乘体验来看,我觉得G90完全可以跟别的同级竞争车型相抗衡。
● 总结:
一句话简要概括我对G90这车的看法:这是一款典型的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代表车型。具体来讲:在绝大部分消费者日常使用中所关心的方面上,G90可以说都给足了料,客观来讲是一流的体验。它配置很齐全,并且价格还比类似配置的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便宜了一大截。从实用性角度来看,G90没什么明显缺陷,甚至还有一些水平比别人高的亮点;从理性角度来看,这车性价比无疑是最好的,假如您有这类车子购买需求的话,也说不出什么技术上的理由去排除它——除非,您嫌它的油耗不够优秀(事实上G90美国环保局标准油耗数据仅仅比竞争对手差一点点罢了)。
然而做一款成功的豪华轿车除了技术方面之外,品牌形象也是最主要的一方面。虽然现代集团专门为Genesis旗下的G80和G90车型制定了待遇极其高的用户服务计划,顾客能享受到比别的老牌豪华品牌更好的待遇。但是我现在仍然觉得Genesis G90的市场表现尚难预测。近期之内Genesis品牌仍然通过现代品牌的车行一起销售,甚至Genesis和现代的车子会共用同一个展厅。这肯定会影响品牌形象,因为顾客很自然会产生一种错觉:花这么多钱,买的其实还是辆现代车。
虽然目前为止现代还没有公布官方建议零售价,但是我听到的消息是这篇文章里试驾的V6版G90,在美国的售价大概跟中高配置的宝马535i类似。用买别的品牌中型轿车的钱能买到高配的大型轿车,所以这其实还是属于错位竞争的策略。再加上美国市场大部分买豪华车的顾客都选择长租而非购买,进一步降低了月付额的经济负担,所以毫无疑问G90肯定能争取到一大批预算有限的消费者。G90是否能取得市场成功,最终就看它的定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