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提车经过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想必很多网友看到这个标题就赶紧点进来了。VV7这车自问世起热度就非常高,它确实有点特殊:WEY自称是豪华品牌,我们自豪也好怀疑也好,它就这么横空出世了;它的首款车VV7有着一副中国品牌里少有的、让人刮目相看的、极具设计感的外形。同时,关于VV7这辆车的争议也一直就没断过,比如油耗、比如变速箱、比如刹车,这些在汽车媒体圈儿里都不乏话题,一时间也成了很多媒体老师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么一辆身份特殊又极具话题性的新车,实际使用起来的感受如何呢?除了眼睛看得到的,它还有什么过人之处?它的品质真如豪华品牌一样吗?为此,汽车之家专门采购了一辆VV7s,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长期测试,以上问题都会有答案。
各位好,我是孔晨星,是评测频道的编辑,接下来这一年,这辆VV7s的长期测试就由我给大家带来。这一年中,关于VV7的任何问题和疑问,您都可以到我的编辑博客或者微博@_____xxk来找我,我会尽快帮您解答。
至于本文主角:这次长测选题的车型是VV7s超豪型,是VV7s的中配,售价17.78万元。VV7分VV7s和VV7c两种,它们的调校完全一样,只是外观风格和配置上略有差别,VV7s的风格偏动感,VV7c偏优雅。
● WEY店里什么样?
目前,WEY品牌在北京地区只有一家4S店,位于五方桥。五方桥附近的汽车4S店很多,但WEY这个位置有点偏,店门口也不是当街,曝光率不高。不过实际到店之后第一印象还是挺好的,整面儿的大玻璃,简洁的“W-E-Y”三个字母,看着有点档次。虽然WEY品牌现在只有两款车,店面规模却却并不小,外头还有个停车场,后面的机修车间也挺大,但由于是新店,好多细节还没来得及完善。
走进店里面的感觉依然挺好,展厅的装修有点北欧风,颜色都比较冷,采用直线的设计比较多,整体风格很洋气。展厅的面积很大,左手边是VV7系列,右手边是VV5,这俩车真的太像了,不了解的人肯定分不出来。车摆的很稀疏,空地儿很多,我大胆猜测一下,WEY近期还会有新车发布,到时候放新车也有地儿。
或许是北京只有这一家店,这店还挺火,我就随便转转看看的功夫,人都快满了,展厅里的每个车上都有两三个人在看,休息区基本每个座位上都坐上人了。WEY品牌的知名度超出预期,不仅一说全知道,而且人家还愿意来店里看看呢。
● 我的车来了
销售顾问很专业,非常熟练的给我翻说明书,讲解新车的主要注意事项,大体我都明白,但没好意思打断她。其实我已经听不进去了,这VV7s虽然不是自己买的车,但它要跟我一年呢,打开车门后我就一直往里看。其实,就算是编辑部来的试驾车,我也会小心翼翼的,摸了手印都习惯性的擦掉,这是看到崭新物品的一种本能,你有吗。
里外看了一圈儿,看看漆面啊、轮胎啊没什么问题,再盘点一下随车工具什么的,基本就完事儿了,人家销售大热天穿着长袖衬衫,后面还一堆事呢,赶紧别耽误人家功夫了。我把车开进交车区,让同行的洪老师给我摁了两张,这就算齐活了。哦对了,因为是全新车型,当然也就没优惠,唯一赠品就是WEY品牌的钥匙扣一个,话说小礼品完全可以多给点,你这新牌子也没打响呢,我们这么相信你都买你车了,你得让人心里舒服些对不对。
第1期:新车初体验
● 新车初体验
我是不太想把平时写评测导购类文章那一套统统来个遍,比如外观内饰动力配置什么的,我们的评测已经很详细了,现在是长期测试,咱们不如放松点儿聊。VV7的最大亮点是啥?当然是外观。不仅我自己,我身边的同事也都一致认为VV7的外观非常成功,从设计风格上来说,VV7有新意、显车大、显贵,大众所喜欢的,它基本都占了。
大灯样式用一个用烂了的词形容就是:犀利。它的灯罩面积不大,但目光有些凶狠,配合大面积的中网,给人一种“不是善茬儿”的感觉,但又不会让你觉得太凶了而反感。大灯和尾灯都有一个竖着的三道杠的造型,形成呼应,这也算是外观的重要特点之一了。至于这些灯够不够亮、亮起来什么样,以后我会就灯光部分放在一起跟大家聊。
『VV7s 旗舰型的21英寸轮圈』
VV7s共三款车型,顶配的旗舰型配备的是21英寸的轮圈,我这辆超豪型和配置更低一些的豪华型配的是20英寸的。顶配车型的轮圈样式更好看、气势也更足,搭配的是255/45 R21的佳通轮胎,主打操控性;超豪型和豪华型搭配的是米其林的Primacy SUV,尺寸为235/55 R20,主打舒适。20英寸的米其林胎(1900元左右/条)要比21英寸的佳通胎(1100元左右/条)贵出一大截,舒适性要好不少,而且它后期维护要更方便,21英寸那胎要是坏了,换胎可太难找了。
VV7这车大吗?大。看着显大,开着也显大。虽然它的车身长度并不算很长(4765mm),高度也没什么气势(1655mm),但有两个指标造成了它“显大”的感觉。一个是1931mm的车身宽度,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汉兰达和锐界(二者同为1925mm),另一个就是2950mm的轴距。2950mm什么概念?奔驰GLE是2915mm,揽胜运动版是2923mm,宝马X5是2933mm。如此宽大的车身,刚上手时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甚至能给你一种“开着百万级豪华品牌SUV”的错觉。
相比车头,尾部的气势似乎有些回落,毕竟车身高度只有1655mm。但由于后窗比较低矮,尾部高耸,尾灯位置比较高,视觉冲击力依然不减。别急,往下看就会看到车尾最有意思的地方了:双边共四出的排气!这个设计我谈不上喜欢,因为很多人对此指指点点,作为一辆2.0T的中型SUV来说的确有些浮夸;我也谈不上讨厌,因为VV7的尾部很短很翘,排气管不够大的话会显得轻飘飘。
前面说过了,这台VV7s是黑外黑内的,比起旗舰版的双色内饰,黑内饰的层次感、豪华感欠缺不少,但比双色的看着年轻。我个人对内饰颜色没什么偏好,深色虽然耐脏,但灰尘也会比较明显,而且夏天真的烫屁股。
『VV7s 旗舰型的双色内饰』
● 微体验
车刚提回来,我就发现一个关于油表的问题,而且反复验证过几次:只要是油表进入红线区时,左侧的续航里程就会从原本的正常显示,在某次重新打火后变成三道杠(消失),明明是最需要看续航里程,考虑是否立刻去加油的时候,它却消失了,这点比较让人绝望。
车提回来那段日子北京雨水很多,随后又赶上大多数洗车店暂时停业(环境整治),所以就一直没洗车,等到第一次洗车时,距离提车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了。洗完车的第二天发现“VV7s”字样的尾标竟然少了一个“V”字,是因为雨水太多?还是这次洗车的水枪劲头太大了?这可是刚开了一个月,除非是被人抠了,要不然也太不结实了。
● 关于油耗
重点来了:关注VV7的朋友,一定很好奇它的油耗表现。这辆VV7提回来之后,一直都在城里跑,除了上下班代步之外也就没干别的事儿了,偶尔同事开出去当工作车用一用,也还都是城市路况,所以对这动辄15L/100km的油耗还是有预期的。这段时间用车基本都开空调,除去第一箱油以外,之后驾驶都选的ECO(节能)模式,其中第四次加油是跑的长途高速。我的用车环境比较综合,城市环路、拥堵、长途高速都有涉及,几次加油综合起来的平均油耗是12.4L/100km,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VV7的表显油耗和实测油耗差距比较大,根据我的实际测试,在一段用车时间内,如果启动的次数比较少,比如开高速,那么表显油耗还是比较准的;而一旦进入走走停停的城市路况,行车电脑在车辆怠速的情况下,平均油耗和平均时速是不会被计入统计中的,所以不仅表显平均时速偏高,VV7表显与真实油耗偏差也比较大,表显油耗根本不准,想知道具体油耗还是自己算吧。表显油耗不准、平均时速不准、续航里程不靠谱,这车关于油耗的显示信息我现在都不看了,没啥用啊根本。
● 第一期小结
这第一期其实没聊什么,主要就是提车和提车的新鲜劲儿,想了解WEY品牌销售终端的,这期应该有点帮助。VV7s还是挺特别的一款车,优点缺点都很明了,比如通过这第一期您就可以知道VV7s这车很帅,但是油耗偏高、油表不准。车其实已经开了一阵子了,但每期的篇幅有限,只能放到以后慢慢说,下一期我就会给大家分享一些配置和驾驶方面的感受,咱们下期见。PS:VV7的长测文章分12期,每个月一期,下期将在11月初更新,欢迎关注。(文/图 汽车之家 孔晨星 摄 孔晨星 洪冰清)
● 相关链接:
第2期:高速表现出色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这台VV7提了有段时间了,期间都是我自己开着上下班,后排甚至都没坐过人,其实我应该跟身边人分享一下这车,尤其这车又这么大个儿。某周六,女朋友突然冒出一句想吃皮皮虾,我一琢磨:手里有这大新车,那还不是说走就走么,要不就北戴河秦皇岛吧,也没多远,正好看看这车跑高速怎么样,还能当个素材。要是能叫点朋友更合适了,不然这大后排、大天窗多浪费。我和《弯道时速》的时哥(时睦华)住的不远,平时也互相串门儿,马上打了电话过去,几分钟就定了这事儿。
● 高速表现:坐着舒服跑得稳
VV7的方向盘很有样儿,它的大小、粗细对于我来说挺合适,做工和握感都很棒,下面的平底设计也时髦,总之还挺喜欢的。对于我来说,每天开的车,方向盘看着顺眼太重要了,在20万以下的车里,VV7的方向盘设计应该是前几的存在了。至于转向,它还是有一定质感的,虽然指向有些模糊,车头响应也不快,但转动起来比较线性,跑高速很稳。
这辆超豪型VV7的座椅是仿皮材质的,在我看来,除非是质地特别特别好的那种真皮,否则无论是真皮仿皮还是织物都无所谓,座椅的形态和工学结构比材质重要多了。VV7的座椅宽大厚实,填充也是偏软的那种,舒适性非常棒,但有两点我不太满意:一是座椅只支持四向调节,坐垫不能翘起/放平,只能整体上下调,个子高的人如果将座椅放到最低,坐垫对大腿的支撑会有些不够;二是它没有腰部支撑,这也不是什么高级配置,应该有。
后排座椅同样厚实,软硬也与前排保持一致,后排坐垫不短,坐垫高度也很合适,而且靠背的角度可以调节。后排空间算是中型SUV里比较大的了,虽然没冠道那么夸张,但体感上明显比自由光、昂科威的宽敞,完全够用。
关于VV7在城市中的行驶表现一两句可聊不完,这我放到以后说。在高速上,VV7变速箱反应慢、动力响应慢的缺点缩小了很多,提速至一定速度后,当变速箱不再频繁升降挡时,便有了有一种“好了,过关了”的感觉,然后你便可调整一下坐姿、轻松下来。这时即使遇上加速超车,慢半拍的变速箱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舒缓的驾驶氛围会拉回相当多的分数。
底盘的质感不俗,它足够厚重、稳定,给人的信心很强,有“好车”的感觉;悬架的前段偏软,小的砂石过滤得很彻底,舒适性能给个高分。隔音也是VV7的拿手好戏,除了加速时发动机的轰鸣有些明显,风噪、胎噪控制得都相当不错。总之,VV7跑起来很有美系车的感觉,与福特的锐界有些类似。
VV7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这可是个好东西,跑高速用处大了。液晶仪表中央会有3D效果的动画来显示车辆距离,简洁明了,操作也不难,一试便会,总之体验很棒。
有时借给同事用完车,我再启动车辆后经常会发现流媒体后视镜被关闭了,一问才知道,大家都不太喜欢这个流媒体后视镜,有人觉得不太习惯,有人说看完前方的路再看这个后视镜,眼睛需要变焦,觉得很难受。我个人倒是很喜欢这个配置,它视野广、看得清楚,到了天黑还能有很高的亮度,后方视野一览无余,安全性比传统后视镜高多了。
第2期:意外换备胎
● 轮胎破了,而且没地儿换
北戴河大家都去过,3个多小时差不多就到了,就在下了高速至目的地的几公里路上,VV7的轮胎出问题了。当时我以50多km/h的速度行驶,车外“嘣”了一声,声音并不大,但车内能感觉到声音来自我的车身,随后就是车尾一沉,我同时也反应过来胎瘪了。
稳住方向,带着点刹车,慢慢停下来一看,一点气儿都没了,停稳后仪表盘才显示异常,告诉你右后轮胎压是0,好吧我已经知道了。自从我会开车之后,家人就常告诉我,路上遇到剐蹭、爆胎什么的都不是什么大事儿,人没事就好,这都是给你挡灾了。谢天谢地,没爆就好,爆了就不只是换胎了。
时哥拿着俩手机给我打光,我一边卸着轮胎一边回想刚才的经过,路面非常棒,我很确定没有什么大的沟坎,而且这车才跑了1000多km,新胎啊。这超豪型配的轮胎是米其林的Primacy SUV,轮胎的属性偏舒适,质地确实也比较软,不过当时速度不快,我至今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坏。当然这也谈不上什么避免,都在路上跑嘛,算了不想了。提醒各位一句:跑高速,轮胎是关键,走之前一定先检查一下,别犯懒。
VV7超豪型的轮胎规格是235/55 R20,顶配的是255/45 R21,这两种胎其实都比较难配。换好备胎之后我和时哥就一直在给秦皇岛的各种汽车维修点和轮胎店打电话,俩人打了几十个电话,愣是没有有现货的店家,当晚预定,也要隔一天才能到,时间上来不及。秦皇岛暂时也没有WEY的4S店,最近的一家在唐山,这也不太现实,看来我们只能用小备胎跑回去了,而且还不能快,最高80km/h。所以吧,在选择一辆车的时候,您也要考察一下您所在的城市的售后环境适不适合用这辆车,如果换条胎都得预定、等,做个保养还要去别的城市,那可得想清楚。
● 微体验
不得不吐槽一下VV7的随车工具了,拿出来一看,千斤顶和扳手都很轻薄,基本就是几万块钱车的那种,说好的豪华品牌呢。扳手是由一粗一细(其实都很细)的两个棍组装而成,操作起来需要一手扶着、一手转动,又费力又磨手,还没有我07年的老速腾那套好使呢。
● 关于油耗
最近这一个多月,这台VV7跑的都是比较通畅的路况:“十一”放八天假,天天都是过年的路况;我开着它出了两次差,一次在北京延庆,走八达岭高速,一次在天津宝坻,走京哈;这几天搬家,从北四环到南六环来回跑了几趟。所以,最近的平均时速都比较高,表显都已经40km/h往上了,油耗自然也比较低。
● 第二期小结
VV7宽大舒适,底盘素质高,高速稳定性和舒适性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同价位难出其右,它的自适应巡航系统表现也非常不错,综合来说就是这车跑高速的体验很棒。路途中发生的小意外也有一定价值:WEY的轮胎不好配,4S店现在也比较少,维修保养都不够便利,购买时还是要考虑到这个问题。
第一期写了提车初体验,按说这第二期应该好好介绍一下静态和配置,再来点比比划划的体验,告诉你这是软的、那儿能放几瓶水什么的;然后再下一期可能就该说说开起来到底怎么样了。但这既然先有了跑高速的素材,我就先放到第二期写出来,大伙想看的部分在之后几期都会有的,还请理解,咱下期见。(文/图/摄 汽车之家 孔晨星)
第3期:刷新变速箱程序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各位好。这期的长期测试篇幅较短,主要跟大伙儿聊俩个事:第一个,上期说到开着这辆VV7去了趟北戴河,途中轮胎破了,这回来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先把胎给换好;第二个事,在4S店换胎时,得知VV7的变速箱程序可以升级,正好给刷了一下,动力响应更好了。
● 换胎、升级变速箱程序
轮胎这种东西,大多数人肯定是不想去4S店换,很简单,4S店贵啊。我也一样,根本就没考虑过去4S店,而是拿起手机打开了大家熟悉的X虎养车网。查询之后,得知轮胎派送到指定安装门店需要两天左右,这种等待显然是没必要的,要知道VV7那家伙它还装着小备胎跑呢。我直接打给了WEY的售后服务顾问,这一问还真问对了:1、店里有现货,随时来就行;2、1900元/条,比X虎的1958元还便宜点,而且现在维修还有折扣。那别等了,赶紧约一下吧。
WEY的服务还是可以的,接待区环境素雅,工作人员态度不错、说话逻辑也清晰。服务顾问给我安排好换胎任务单之后,告诉我现在VV7系列可以刷一下TCU(当然是免费的),也就是升级变速箱程序,目的是“改善换挡质量,加快换挡时间、降低油耗”,我说那可太好了。
换胎部分其实没什么可说的,无非就是把坏胎扒下去换上新的再装上就行了,技师们的手都挺快也挺利索,也就一根烟的功夫就给换好了。
换胎的时间,我顺便去展厅看了看,人还是不少。我随口问了几个正在看VV7的人,问他们如果买VV7会考虑哪个配置,结果跟我想的一样——差不了多少钱,帅就帅到底,要顶配!
我没改装过汽车,对刷什么ECU啊、TCU啊没什么概念,反正这个刷TCU听起来好像是挺大的一个事儿,结果呢就是把车连上检测仪、专用电脑什么的读个程序就好了,整个过程也就是10分钟,怪神秘的,一会开开看吧。
● 升级之后的驾驶感受
从4S店出来后,我特意很仔细的去体验这升过级的变速箱。然而,期待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台VV7的起步还是偏慢,还是一样需要多给点油、耐心的等待车身的反应,并且给可能发生的窜车留一点预判。或许它真的变快了一点,但以我的体验来看,至少在起步阶段,它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
但是跑起来还能开出区别的。比如,在2升3、3升4这种体感上相对比较敏感的换挡区间,这台变速箱处理得要舒服多了,能感觉得出来,它先是保证了不错的平顺性,然后明显缩短了每次换挡整个动作的时间,简而言之就是变利索了,而且,之后的动力衔接也比之前强多了。
● 加速测试和成绩对比
我的主观感受是它换挡速度更快了,实际呢?为此我专门拿着测试仪去踩了几脚加速。从静止加速到100km/h,它最快的一次是8.7秒,跟上个月我同事测得的8.68秒基本一致,比这台车刚提回来时要快了半秒多。
● 关于油耗
升级了变速箱程序之后,油耗会不会有变化呢?近期我已经在做油耗测试了,其中包括我们测试文章中常见的标准油耗测试,还有我平时用车环境的不同路况测试,非常全面,这些下一期均会呈现。
● 第三期小结
VV7的最大缺点就是变速箱结合慢、动力响应差,这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几乎是硬伤了,我猜那些接受不了VV7的人大多也都是因为这点。还好,上市不到半年,WEY官方积极的做出了变速箱程序升级,主观上来说,VV7的动力响应有所改善,开着更顺畅了;客观上呢,它的实测加速成绩也确实是更快了,显然是个成功的升级。那些曾经考虑过VV7但又因为它的这个缺点而在犹豫着的朋友,我建议你去试驾一下,兴许你现在能接受它了。(文/图/摄 汽车之家 孔晨星)
第4期:乘坐空间和后备厢空间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各位好。截止到12月月底,这台VV7在我手里已经超过4个月了,我的日常使用感受也越来越深、越来越细。这期咱先来点干货,跟大家聊聊VV7的空间表现,这其中包括乘坐空间、储物空间以及后备厢空间这三项。
右边是我上个月测试的一台大型SUV奔驰GLS,VV7停在它旁边,气场上还真没输多少,你这么虎实,内部空间怎么样啊,来让网友们瞅瞅。
● 乘坐空间
VV7的车宽有1931mm、轴距更是达到了2950mm,这些当然都是它内部空间的保证。这车平时坐四个人的话,每个人都能找到很舒服的坐姿,纵向、横向空间都足够,虽然比不了空间变态大的冠道,但比昂科威、探界者这种尺寸的中型SUV还是要强点儿的。
VV7的车身线条有点类似于一些豪华品牌的轿跑SUV,车顶弧线比较低矮,头部空间自然不是优势。我186cm虽然是个偏高的身高,但以常规驾驶的坐姿,头部空间只剩2指,对于一辆中型SUV来说有点说不过去;后排也是如此,尤其是后排的中间座位,坐垫比两侧高一截,1米7几的标准身高都快顶头了。
● 后备厢空间
我和女朋友都挺宅,平时喜欢收拾家里,摆摆家具布局,或者买个小装饰什么的,有的摆设看着不舒服了就换掉。前一阵子淘汰掉了家里的电视柜和茶几,这VV7就派上用场了,虽然不是多大多能装的车,但毕竟完成任务了,省了叫货拉拉的钱。
两件家具的尺寸以及摆放的形态如图所示。在我的印象中,VV7的后备厢不大,而且内部高度很不理想,所以开始真没以为这两件能同时放进去。
如果是个车身线条“常规”一点的SUV,说不定这个茶几可以让60cm的那侧立起来放,然后,电视柜或许能并排放在旁边,省去了从后门蹭进去的麻烦。这个考验的就是后备厢的开口和内高,VV7的后备厢内高是65cm,这个数据对中型SUV来说其实很不理想了,它第二排座椅放倒后与后备厢地板之间还有个坡度,不是纯平的,所以,茶几如果立着放的话,它的前端会蹭到车顶内衬,只好平放了。
另一件事也值得一说。我前些天在闲鱼上看上了一颗千年木,长得不赖,价格也合适,我就说过去看看,VV7能装下的话,就当场买回来,装不下就算了,毕竟距离远,叫货车拉的话就不值了。这颗千年木立起来比我还高一大截,虽然不是特茂盛,但毕竟长啊。我把后排放倒,再把副驾驶移动到最前且不影响驾驶视野的位置,大身放进去再斜过来调整一下,结果还真没问题,我还挺欣慰的。
第4期:日常储物空间
● 储物空间
VV7的储物空间其实比较常规,没什么过人之处,但也没硬伤。水杯啊、钱包啊、车钥匙什么的都能放在顺手的位置,容积也够用。挡把右侧有个专门放手机的深槽,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细节,拿起、放入都特别顺手,而且这个槽里面有软质橡胶覆盖,手机不会到处滑动或者出现异响,特别好。
前排杯架和扶手箱显然是有提升空间的。首先,杯架的位置太靠后了,这里如果放了水瓶,水瓶的就会影响扶手的前后调节。我平时基本都会在这儿放一瓶水或者瓶装饮料,也就是说,我基本没享受到前排扶手的前后调节功能。然后,扶手箱的宽度深度都没亮点,放不了什么东西,我平时的数据线、口香糖之类的杂物都会往这儿扔,然后再定期清理。
另一个好用的地方:VV7的四个门把手都是封死的,这个小空间虽然不能放手机,但放个车钥匙、家门钥匙还是挺合适的。我的习惯是在这儿放一些零钱,这样在交过路费、停车费的时候,只用左手就可以,就不用倒右手去放在挡把附近了。
由于平时都是一个人开,偶尔爸妈、女朋友坐一坐,这辆VV7车里基本没什么杂物,有也是我平时出去测试用的车牌、胶带、口罩、手套之类的,放这些物品都有合适的地方,我没觉得哪儿有大的欠缺,对我个人来说完全够用。
● 关于油耗
进入12月以来,VV7的油耗明显比秋天时高了。的确,北京的冬天还是挺够劲儿的,早上冷车启动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怠速或者缓慢行驶,在等人的时候为了取暖可能也就不熄火了,这些都是更费油的因素,路况其实没什么变化。
● 第四期小结
这期其实要说的都在图里了,总结一下:1.VV7平时坐4个人很舒服,坐5个人的话,后排中间乘客乘坐感受不理想;2.后备厢容积只有300多升,除了纵深不错,宽度高度以及开口大小都不太理想,对后备厢需求较高的话,会觉得不够用;3.储物空间比较常规,没亮点没硬伤。这些所谓的日常,说的也都是我自己的日常,您只能当个参考,具体够不够用,还是得看您自己的用车情况。好了这期就先说这么多,希望对您有帮助。(文/图/摄 汽车之家 孔晨星)
第5期:表显平均时速和实际差距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各位好,这期长测还是上干货。在第一期的微体验里,我就提到过VV7的表显平均时速不准、表显油耗不准等问题,最近仔细翻了翻文章评论,发现还是有很多朋友在说“这平均时速也太假了,天天跑高速吗”“我上下班平均时速还不到20km/h”……朋友,文章没看全我可以理解,可是热门评论第二条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说明啊。那好,平均时速不准,那到底是差多少呢?这回我特意测了测,请往下看。
● 行程1
我们先来看第一段行程(下图)。这是我平时从公司回自己家的路线,测试当天正好赶上限行,我在公司加了会儿班,等限行解除(20点整)之后出发,此时北四环已经很畅通了。
我同时打开了百度地图全程导航,导航在车辆起步时开始,在到家停好车后结束。图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在行驶里程和行驶时间上,百度地图和VV7表显的差别很小,而平均时速差得就有点多了,足足差了4km/h。再说一下吧:VV7在车辆怠速的情况下,平均油耗和平均时速是不会被计入统计中的,所以造成了表显平均时速偏高。
肯定有网友会质疑“你说VV7的表显不准,百度地图导航的就一定准吗?”别急,在我对比这两组数据时,也有新发现。那就是:VV7的行驶时间是没有问题的,怠速状态也计入统计。这就好办了,只要分别拿路程除以时间,不就得出了较为准确的平均时速了吗,因此就有了上图的两组数据。而且,接下来的测试也就不用地图导航来做对比了,我只要记下VV7的行驶距离和时间就可以了。
补充一下:VV7的行驶时间只计算到分钟的整数,也就是说,18分钟有可能是刚满18分钟,也有可能是即将跳到19分钟,我也想到了这一点,也做了些假设,结论是:即使按19分钟算,那么平均时速只会更低,若是只探讨与46km/h的差距,这个误差完全可以忽略。
● 行程2
只拿这一段行程说事儿,显然不够充分。还是上下班的路,我这次选择了正经的早高峰,北四环的早高峰车流量相当大,不过好在路宽,拥堵程度倒可以接受,属于通常情况下给不了你惊喜、路况比较稳定那种。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一旦拥堵多了起来、也就是VV7的怠速状态变多了之后,它的表显平均时速比实际就更高了,31km/h的平均速度已经比较低了,可实际上只有22.5km/h。
● 行程3
这是比较综合的一段路,我从住处出发,途径东四办事,走长安街到西三环,上京港澳回良乡。可以看出,即使大部分路程都较为畅通,但是一路上经过了太多的红绿灯,停车的总时间较长,所以表显与实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达到了12km/h。
● 整箱油的结论
结论大家也看到了:这箱油我跑得很典型,基本就是我平时的用车环境,400多km的里程数也足够有说服力了,实际测得的平均时速为25.46km/h,根本不高。
● 关于油耗
参考之前的用车记录,再结合这次算出的表显与实际的差距来看,它之前每箱油的平均时速也就是在22-32km/h之间。所以,那些说“平均车速这么高,还这么费油”的声音可以停停了,12.1L/100km的平均油耗我觉得非常合理,并没有坊间传闻那么夸张。
● 第五期小结
放了这么多仪表盘的图、列了这么多数据,可能大多数人都看不下去,但我觉得真心关注VV7这车的,一定会看到这里,并且对它的平均时速和油耗有了更多的认识,而这就是我的目的。从第一期开始,知道VV7的表显平均时速和油耗不准之后,我就一直想着拿出一些数据来论证,于是就有了这枯燥的第五期,希望对各位受用。
下一期更新要等到过年之后啦,在这儿我先跟各位说声过年好!咱们下期见!(文/图/摄 孔晨星)
第6期:李坤的用车体验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大家好,我是评测频道的编辑李坤,这一期VV7s的长期测试由我来执行。关注VV7s长测的朋友可能会好奇孔晨星哪儿去了,这里就不卖关子了,他被派去参加日内瓦车展了,并顺道抢先独家试驾了大众T-Roc和Polo,嗯,这次又是全国首试!掌声在哪里?
孔晨星在国外一待就是半个月,自然没法继续使用VV7s,而长测文章可不能停更,加上最近我也没车可用,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台VV7s的钥匙就顺利地落我手里了。
这不是我第一次接触VV7s,但这却是我最深入了解它的一次,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分享几点我喜欢的和我不喜欢的。
对于VV7s我最喜欢的当属它的造型,说它帅得360°无死角都不过分,豪华感、运动感、时尚感一样儿都不缺。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长城的前设计总监皮埃尔,没能留住这位设计大咖,绝对是长城的一大损失。
无论开着它走到哪里都能享受到路人的注目礼,受关注程度不亚于开着一台骚包的跑车,对于一款上市接近一年的中国品牌车型来说很难得。在我停车时,曾遇到过两个对它感兴趣的路人研究这是什么车,还好当时他们没有贴近看看型号标识,否则就太尴尬了。
粗壮的方向盘造型非常棒,同时手感也很饱满,握着它真挺舒服,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也很直观,用着比较方便。方向盘背部有俩换挡拨片,虽说尺寸较小,但拨动时挺有质感。
前排座椅也是我很喜欢的,它的人机工程设计合理,身体各部位都能得到不错的支撑,同时它还有一定的包裹性,过弯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住身体。值得一提的是,它还配备了座椅加热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前排乘客的舒适性。车门完全包住了门槛,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当驶过比较脏的道路时,乘客上下车不会被弄脏裤腿。
在我看来,VV7s的流媒体后视镜是个不得已的配置,受限于车身造型,它的尾窗窄而小,想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的情况非常困难,因此才使用了流媒体后视镜,不过它的流媒体后视镜还不够成熟,首先在某种光照条件下有重影,其次它不能真实的反应后车的距离。
360°全景影像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畸变控制合理,车身周边物体的距离也很准确,恨的是每次挂倒挡,总得等很久才能显示出画面,同时清晰度也不够。
换挡杆前的盖板上非常适合放手机,但如果您也使用行车记录仪,那就意味着盖板上的储物空间基本是作废了,建议把点烟器接口移至别处。
VV7在隔音方面做得真挺不错,发动机噪音、胎噪、风噪都抑制的很好,高速行驶时车厢里也比较安静。底盘也展现出很高的素质,过滤颠簸很干脆,同时也有一定的厚重感,能够为驾乘者提供很好的乘坐舒适性。转向方面也体现出了一定的高级感,转向回馈均匀且细腻,转向力度也适中。
即便已经升级了变速箱程序,但动力系统的匹配依旧是它最大的短板,起步时变速箱的啮合比较慢,在拥堵路段很容易被人加塞,在走走停停的过程中这台双离合也存在偶发的顿挫情况,体验不是很好,行驶过程中想要加速超车时,你会发现它的动力响应也很慢,容易错失超车机会。经过几天的使用,我认为这台车更适合心平气和的去驾驶,舒缓而有节奏,才能把它开得更顺。
这些天我主要是开着VV7上下班,我住在郊区,总体的交通状况还算不错,最近天气也逐渐暖和了,基本没怎么开空调,在我使用期间一共加了两次油,第一次实测的平均油耗为13L/100km,第二次油耗为12.5L/100km,对于它的尺寸和定位来说,我认为这个油耗表现还算能接受。
● 第六期小结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这台车上有哪些是我喜欢的,哪些是我不太喜欢的。我喜欢它那帅气的造型和良好的方向盘与座椅的人机工程,我还喜欢它丰富的配置以及高级感很强的底盘、转向和隔音。车无完车,VV7也有它的缺点,比如不够完善的流媒体后视镜和360°全景影像,比如它那不太给力的动力系统匹配。有任何关于WEY VV7s或者其他车的问题都可以在我的微博(@AUTO-李坤)和编辑博客留言,我将尽力回答。(文/图/摄 汽车之家 李坤)
第7期:车机互联和倒车影像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各位好,经过上一期我同事李坤的代班之后,这辆VV7在我手里的”生命周期“已经过半了。这期想跟大家聊聊VV7的多媒体系统,我主要分成几个重点来说,部分图文描述不清的,我还录了小视频,希望大家看得明白。
VV7的多媒体系统采用一块悬浮式9英寸的屏幕,这跟它的中控台风格、出风口造型还都挺搭的,屏幕的边框不算窄,但比较干净,视觉效果还挺好的。屏幕显示效果不错,触控灵敏度相对一般了点儿,中控地台区域的旋钮和按键也可操作该系统,手感还是可以的,但我没怎么用过,总觉得不如摁屏幕更直接。
● 车机互联:不支持苹果手机
VV7的前扶手箱里有两个USB接口,但我只用来充电——它既不带CarPlay也不带CarLife,自带的FreeLink系统只支持安卓手机。问了一下4S店,最新的情况是,2018年2月之后出厂的车型装备了新系统,支持CarLife了,老车主可以去店里刷新系统,但苹果用户还是无情的被忽略了……
● 倒车影像:开启速度慢
视频展示:
VV7的倒车影像其实素质还行,标示线比较准确,全景影像也很有用,就是摄像头像素低,成像不够清晰。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挂上倒挡之后,倒车影像需要好几秒才开启。这要是自个儿倒车停车时还好,要是在不算宽的路上掉个头、得揉好几把的情况下,那真是想快快不起来,每换一次挡,影像都要好几秒才出来,每次我都赶紧掉,掉完赶紧走,省得后面车嘀嘀我。
第7期:导航系统和语音识别
● 导航系统:其实就是一个导航仪
记得去年测试VV7c的时候,打开它的导航系统的界面时就让我惊了一下,它就跟以前吸在前风挡那种导航仪简直一样,当时就觉得太对不起它的外观内饰了。操作起来也是跟导航仪类似,虽然能地图选点,但是光标是那种一格一格的卡顿感,想标注的点很难选上。
实际导航的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这其实也是预料到的了。第二期里我写过,提车没多久就去了一趟秦皇岛,回来时本着体验的初衷,就用车载导航系统导的回程。果不其然,地图太老了,导致路线选择有问题,按着导航走多绕了一个高速入口,期间还经过了市区拥堵路况。在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我分别用百度和高德地图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我们走的路比正确路线多绕了22km的路,多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 语音识别系统:识别率不理想
VV7作为一辆2017年问世的新车,语音识别系统自然少不了。但是视频你也看见了,语音识别率很低,受限于地图系统,常规的地址已经很难识别出来,像是加油站这种生活服务类的地址,它完全不能给出详细的相关信息,还出现了识别不出来而自动退出的情况,这个体验真的不理想。中国品牌里,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也有不少,比如上汽的斑马系统就很棒,吉利的也很不错,长城在这方面还要加紧完善,至少得对得起你这么棒的外观内饰吧。
● 微体验
● 关于油耗天气回暖,最近不用开暖风了,停车也不用怠速保持温度了,油耗也下来了。最近的一箱油全部都是上下班通勤,别的没干,油耗跑到了11.1L/100km,小计里程“居然”达到了530多km,反正对于我这辆车来说,少见!
第七期小结:
总结一下:除去最基本的收音机、蓝牙等功能,VV7在手机互联、车载导航系统、语音识别系统这几个重要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实在是不能令人满意。这些软件设施跟日常用车息息相关,很多人肯定也看重这些,但其实这块还是比较容易提升的,只要厂家能够积极的去开发、升级、完善,后期基本都能有个令人满意的多媒体系统,无非就是多点耐心。好了这期就先说这么多,也不知道我表达清楚了没有,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各位到我的编辑博客留言就行,我来一一解答。咱们下期见。(文/图/摄 汽车之家 孔晨星)
第8期:常规小保养流程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各位好。五一假期人山人海哪儿都不敢去,那天一打着车,仪表盘上显示还有300多km就要保养了,那就就劳动劳动吧,提前去给VV7s做了二保。这二保除了正常的换机油、三滤,还有一些新的升级和优化,这期就说说这次进店都做了什么。
● 常规保养流程
首先要交代一下VV7长测为什么没有“首保”这一期,是这样,首保发生在10月,当时只是换了机油机滤,而在那不久前我刚刚来过店里换轮胎和刷TCU,车辆的其他部分也都帮我检查了,所以只拿换机油机滤拿出来说一期有些牵强,而二保的信息更丰富,参考价值更高,所以保养那些事就用二保来说吧。
VV7的首保、二保都是免费的,但是单子刚开出来时吓我一跳,除了常规保养,还多了好多东西,尤其是看到“更换”这俩字时,这不是就是论坛里常见的保养花去两千块钱的剧情么?注意看第三行,换后视镜镜片?我赶紧问“这个我能不换吗”,顾问看着我笑了,说这些升级、换件、优化都是免费的,因为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厂家也没组织召回,而是在客户进店保养时一并解决。
看了看保养所需的材料,无非就是机油、三滤、空调滤芯等等,其中我还发现了外后视镜的镜片,平时看不出来,原来这个镜片这么蓝。VV7所用的机油是5W-40的半合成机油,品牌是美孚速霸2000,这个档次的机油很常见,20万以下的涡轮车用的比较多。
跟首保的时候一样,俩人一组,先把车上架子升起来,一位技师做四轮换位,另一位来放机油,几分钟后,这俩事儿能差不多同一时间弄完,然后就把车降下来。
换机油没什么新鲜的,放出来的机油比我想象的要黑多了,看着就很污染环境的感觉,不过还好,他们有专门的收集罐,说是环保部门会定期来处理。VV7所用的机油滤芯、燃油滤芯都是自家货,上面油长城或者哈弗的logo,跟哈弗系列是通用的。
第8期:保养之外的升级和优化
● 保养之外的升级和优化
这台车平时基本都在城里跑,白天停地库的时间也比较多,用车环境还是挺不错的了,所以像空滤芯、空调滤芯这些东西都还比较干净,下回看看如果还是干净的就先不换了,自己清清就行。
这辆VV7在去年9月曾刷过一次TCU(变速箱程序),作用是提升换挡的速率和平顺性,实际体验虽然不是翻天覆地的,但日常开能开出来有进步。这次刷TCU之后我也仔细体验了,实际效果并不如上次大。同时优化的还有一个“VVT自学习功能”,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我来解释一下:VV7在冷车启动时偶尔会出现发动机抖动,在倒车时以及快速降挡直至刹车的过程中也会有这个现象,这次优化是让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更聪明,消除这个抖动现象。
这次二保总计用时50分钟左右,其实如果不算TCU升级、“转向柱涂胶防护”这些优化项目的话,实际时间还能快个10分钟左右,我认为这个效率还是可以的。
划重点:头两次保养免费,第三次以后的保养就要收费了,如果是常规的小保养(机油+机滤),材料费是428.8元,工时费在100元左右,也就是小保养总计528.8元左右,三滤的材料价格上图也有呈现,大家做个参考。我觉得这个价格还是不贵的,VV7所用的机油在某宝、某虎上的售价(4L装230元左右)也没比店里(4L装286元)便宜多少,而100元的工时费也很合理。
另外,说两个跟顾问聊天时收获的“情报”:一个是销售情况,据了解,VV7和VV5目前均没有任何优惠,不过现车充足;另一个是WEY品牌即将在北京开设第二家4S店,新店将位于丰台区张仪村附近,也就是西四环到西五环之间。
关于油耗:
第八期小结:
这期跟大家说的就是进店保养那些事儿,我觉得已经很详细了,在这儿再给各位概括一下吧:1.VV7的首保是5000km,之后是每7500km保养一次,前两次保养都是免费的;2.VV7的进店保养价格不算贵,小保养500多元出头;3.厂家在车辆后续的优化和升级方面做得不错,大升级关键,小优化贴心,态度值得肯定。好了这期就先说这么多,咱们下期见!(文/图/摄 汽车之家 孔晨星)
第9期:VV7和这些车怎么选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从提车起,就有很多人问我VV7值不值得买、是买它还是买其他,这个“其他”大部分是日系的一众自然吸气动力紧凑型SUV,也有传祺GS7/GS8、吉利博越,甚至还有一些中型车。后来领克01上市,最近也经常被拿来比较,足可见15-20万元这个售价区间竞争有多激烈,其实一直想跟大家聊聊这些车该怎么选。后来我陆续测试了领克01和WEY P8,一个是热度跟VV7相当的网红车,另一个是新出的VV7插电混动版,这几辆中国品牌SUV,我的体验应该都是最深的了,所以放在一起聊一期。
● 日系紧凑型SUV
几款车型售价对比 | |
车型 | 售价(万元) |
奇骏 2.0L | 17.98-20.28 |
RAV4荣放 2.0L | 17.98-22.48 |
欧蓝德 2.0L | 15.98-17.48 |
CX-5 2.0L | 16.98-20.98 |
VV7 | 16.98-18.88 |
网友问得最多的就是,本来想买个合资紧凑型SUV,现在看上了VV7,不知道怎么选。市面上主流的几款日系紧凑型SUV主要有奇骏、RAV4荣放、CR-V、欧蓝德和CX-5等,它们与VV7产生竞争关系的主要是2.0L车型,配的基本都是CVT变速箱。这些车的最大特点就是平顺好开,保养省心,保值率高,属于很“稳”的车,而且市场还有优惠。缺点呢也很明显:配置表现很一般,动力刚刚够用,品质感更是马马虎虎,用起来基本没乐趣,样子、性能、体验都很普通。
拿VV7跟这些车做比较,其实只要搞清自己是感受派还是务实派,就很容易就能得出选择:VV7开起来要比这些车要累,它更大更重更费油,动力响应上差很多,但出众的外观和豪华的内饰会给你足够的满足感,行驶舒适性也不是那几位能比的。
● 传祺GS7
几款车型售价对比 | |
车型 | 售价(万元) |
传祺GS7 2.0T | 15.98-20.98 |
传祺GS8 | 16.38-25.98 |
VV7 | 16.98-18.88 |
都是中国品牌,都是中型SUV,都是2.0T动力,售价还相近,VV7和GS7/GS8怎么都得比一比,我们以前也做过对比(对比文章)。两车的特点很分明,VV7的外观和内饰都时尚得多,GS8则走的是实用路线。在档次感上VV7要强一档,性能方面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VV7的绝对动力更强,GS7动力响应和平顺性更好。真正左右你的是后备厢的空间,GS8是7座车,这点自然占优势,而就算是5座的GS7,后备厢也要比VV7大不少。总之,VV7的设计感、档次感更强,而GS7/GS8的实用性更好。
● 领克01
车型售价对比 | |
车型 | 售价(万元) |
领克01 两驱版 | 15.88-18.28 |
VV7 | 16.98-18.88 |
领克01是紧凑型SUV,对标的应该是VV5才对,但其实多了解一下购买意向你会发现,领克01和VV7有着更强的竞争关系。一方面,VV7现在全系只有三款车型,售价是16.98-18.88万元,领克01最贵的两款都是四驱的,它的两驱版售价区间是15.88-18.28万元,所以它和VV7的售价区间很接近;另一方面,VV7确实比VV5卖得要好,在VV7和VV5中多数人还是愿意多添点钱买VV7的。领克01是我测试的(测试文章),也开了四五天的时间,可以这样说,两车的外观都不俗气,领克01的回头率靠的是新颖和个性,VV7凭的是实打实的帅气,看你喜欢哪个了。
WEY和领克这两个品牌诞生的时间没差太远,VV7和领克01的售价也差不多,但两车的性格差别非常非常大,甚至有点像南北方文化差异的影射。VV7是相当感性的一辆车,除了驾驶,它的其他部分都非常棒,总体给你的感受是浓郁且强烈的;领克则有些内敛和稳健的意思,各方面看似均衡无奇,实际上大有文章,然后靠出众的动力标定拿下关键分。这些在它们的外观、内饰和动态表现上都有所体现:VV7看着帅,坐着舒服,领克01性能好,开着爽。除去这些,两车的配置都很高,VV7用料更足,领克01的人性化设计更好,如何取舍这两车,全看你怎么看待驾驶感这个事儿。
● WEY P8
把P8放进来可能并不合适,毕竟它的售价(补贴后)达到了25.98-27.98万元,如果预算是15-20万的话可能难以接受。但还是想说,如果真的特别喜欢VV7,又有点接受不了它的动力标定,那就咬咬牙添钱上P8吧。它比VV7多了混动系统,这意味着更省油了;装上了四驱,这意味着操控性更好了;换了新变速箱,这意味着动力响应改善了。总之,它是一辆更好的VV7,而且贵得有道理。
● 微体验
进入五月下旬,北京的气温暴涨,动不动就达到30多度。我发现VV7在怠速时,空调即使调到最低温度、最大风,车内也很难凉快下来,用手放在空调出风口会发现它的风并不是很凉,而一旦车跑起来,这一情况就会改善,回到正常表现。所以说,如果外头很热,你想在车里开着空调歇会儿的话,体验就不是那么好了。
● 关于油耗
● 第九期小结:
这期跟大家聊了聊VV7和它的竞品们,简单分析了一下它们的优缺点,希望对那些看上了VV7但一时还拿不定主意的人有帮助。长测文章还剩下3期,我和VV7相处的时间不算多了,各位有什么想知道的、想探讨的赶紧来编辑博客找我吧。(文/图/摄 汽车之家 孔晨星)
第10期:配置和细节优劣汇总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由于工作上的一些变动,VV7长测在我手里就要告一段落了,这是我执行的最后一期长测啦,今天跟大家聊聊VV7的配置和细节吧,我从我平时的用车习惯来分享,说说哪些用着顺手、哪些不太满意。
先说不太满意的配置:
现在越来越多的车都用上了全液晶仪表,是个挺显科技感的配置,但是多数车都有反光的问题,VV7也一样,左侧的转速表在白天经常反光,克服方法是头想左探一探。出现反光主要还是屏幕材质问题,这不是什么大事,我相信以后新车的全液晶仪表一定会优化得更好。
“钢琴漆”饰板很常见,经常被用以提升豪华感,但其实这是我不太喜欢的一个材质。落灰都是小事,主要是它怎么擦都擦不干净,用湿布擦有水印,用干布擦有划痕,你得像擦手机屏幕一样伺候它。而且,我不知道各位对指纹、手印儿怎么看,反正我看了是挺难受的,看见就得擦。
去年9月我去试驾新款哈弗H2,印象最深的就是那车用的是电子挡,后来哈弗出的新车也都是电子挡。以VV7的调性,现在这个挡把也太普通了,没造型也没科技感,好在可靠性更好。
每个人对配置都有一些奇怪的执念,比如我对座椅就很挑剔,我挑剔的点有两个,一个是头枕,一个是坐垫。先说头枕,现在好多新车的头枕只能上下调,不能调角度,VV7也是如此,而十几年前的捷达、高尔夫都能调,这唯一的解释就是减配了,所以主观情感上我就有点不满意。可能大部分人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而我就是那小部分,我需要头枕对我的脑袋有个很舒服的支撑,这样开时间长了脖子不容易累,我可以不经常用,但这么基础的功能你不应该没有。
再一个就是坐垫,VV7全系都是电动座椅,但只有顶配的旗舰型才能调坐垫的角度,我这辆超豪型就只能单纯的上下和前后调节,不能放平/上翘,对于我这种腿长的来说,大腿前部会经常悬空,没有支撑。调高座椅能缓解一些,但那样又顶头了。
再说说满意的:
全景天窗现在挺普及的,也没个明确的尺寸界定,反正看上去是竖着的长方形都敢叫全景天窗。VV7这天窗长度超度达到了1200mm,算最长的那一档了,我测试过的车里,有的车只有800-900mm,通透程度自然不一样。
VV7的后视镜视野也是优点,当你开习惯了一辆后视镜大的车,再去开一辆后视镜小的车,这个区别就跟让你从iPhone Plus用回iPhone差不多,有落差就有心得。
第二期就说起过,VV7超豪型的轮胎(米其林,235/55 R20)比旗舰型的胎(佳通,255/45 R21)还贵,它比旗舰型的小了一寸,品牌也有优势,所以它的舒适性和隔音能力都更好。前些天我测试了WEY P8,那车(马牌,255/50 R20)的胎噪明显要比VV7大。
VV7最让我满意的是配置就是大灯了,全LED的光源配置,亮度相当足,照射区域也非常广,虽然没有随动转向功能,不过实际使用中靠着这两点也完全没问题。我们的用车曾做过VV7的大灯照明效果测试,测试过程很详细,结果也是比我想的只好不差,有兴趣的点这里。
关于油耗:
第十期小结:
可以看见,仪表和烤漆饰板其实不算什么大事儿,我对VV7不满意的地方主要就是座椅,其他就没什么了。说到喜欢的配置,即使拿实际用车的标准来衡量,也是一列一大堆,足可见VV7在配置方面的出色表现。好了,这期就先说这么多,我要跟VV7再见了,下期将由我的同事来执行,欢迎关注!(文/图/摄 汽车之家 孔晨星)
◆ 相关链接
第11期:聊聊优点和不足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大家好,我是评测频道的编辑姬振嘉,VV7s的最后两篇长测内容将会由我来执行。在此之前,我的同事孔晨星和李坤,已经对这辆“网红车”进行了相当全面的测试,因此,还有哪些方面是可以深入去聊的呢?这也就成了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常在思考的问题。总之,希望最后的这两期内容依旧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干货,为这次长测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这一次的内容里,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VV7s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一些前面提到过的部分我就不再重复了。
● 优点
但是在和它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我变了。每天面对着VV7空旷的中控面板,开始觉得有那么一些乏味,缺少了点设计感。
虽然我没像其他同事一样因为外观因素被追着打问过价格,但是这车无论在哪回头率都还不错,不管是男人还是男人身边的女人。
虽然已经有不少的中级车也使用了这样的标准,但VV7在这方面提供的便利性还是值得肯定的。
VV7的流媒体内后视镜好多人都觉得不适应,一方面是因为有时候反光会看不清画面。另一方面,从流媒体后视镜里看到的物体,与实际距离有一定差异,难以避免的还会有一些盲区,这些都需要时间去适应。在挪车掉头的时候,这样的距离偏差就会影响一些安全性了。另外,常规后视镜不仅可以反映车外的状况,还可以看到车内的乘客。但是使用流媒体后视镜时只能看到车外的状况,要想看到车内状况还需要手动关闭才可以,比较不便。
而且厂家说之后流媒体2.0的版本有可能还会配备无边框后视镜,想想特斯拉上的那种感觉就很有科技感。
音响方面,这款超豪型虽然没有顶配车型上的燕飞利仕音响,但是音质也完全能够令人满意,尤其是低音区,饱满浑厚,很有劲道。因为喜欢听音乐又喜欢开车,所以对于音响的品质,我个人还是很在意的,夸张点说,家里几年前选择购买QX60的时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那台车使用了BOSE音响,而且在后备箱里还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单元。总体来说,VV7是一款坐着很舒服的车。
不仅有在硬派越野车上才能见到的B柱把手,VV7全系还标配了陡坡缓降系统,不必说这些配置对行车的安全多少都能有所提升,但它们的出现还是让我不禁起疑,难不成全系只有两驱的VV7还有一颗躁动的心?关于这一点,在下一篇更新的内容里我找到了完美的解释。
● 不足
VV7的车身很宽大,加上环抱式的中控台设计,开起来有时候会给人一种跨级的错觉。这样的体感不免会给驾驶员带来一些压力,尤其是在狭窄道路行驶或掉头的时候。
有一次下大雨我从家出来,因为手里拿着不少东西就没打伞,着急忙慌地跑去开车门,但是拉了几次门把手也没解锁成功,就这样活生生地被淋了个通透,不得已只好腾出手去掏车钥匙解锁,这种被拒之门外的感觉真是糟透了。
功能性方面,后视镜在开关门时的自动折叠显得挺高级,但实用的加热功能却没有出现,我查了配置表显示是有,但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后来在咨询了4S店之后得知,这项功能在打开后风挡除雾时可以启用。另外,如果再加一个倒车后视镜自动向下翻转的功能就更完美了,这方面,竞争对手比亚迪唐已经“武装到了牙齿”。
虽然动力储备足够充沛,但是低速时油门响应略显滞后,加速超车时变速箱的降挡也不是很积极,动力系统的匹配不是十分理想。刹车属于偏软的类型,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而且VV7的这套主动刹车系统介入的比较突兀,如果你觉得这点影响到了你的驾驶,还可以选择手动关闭,但不建议关闭。
● 微体验
● 油耗
● 小结
正如文章开篇所说,在真正和VV7接触以后,我发现我变了。过去我并不觉得VV7的外形有多抢眼,但现在这部分却成了在我心里最有分量的优点。而那些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它的是非争议,确是事实但也并不可怕,不然你看,WEY品牌接连推出的几款新车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相信在下一次的改款中,VV7也会全面升级,不仅有颜还更有料。那么关于WEY VV7s或者其他车的问题都可以在我的微博(@姬振嘉)留言,我将尽力回答,我们下期再见。(文/图/摄 汽车之家 姬振嘉)
第12期:闯进越野测试场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全系只有两驱的VV7不仅标配了陡坡缓降系统,而且在B柱上还见到了一般只有在硬派越野车上才能见到的把手,这些表面可见的细节引起了我的兴趣,看得出VV7作为一款SUV还是保有了一颗躁动的心。既然如此,那就带它去复杂的道路上撒个野吧!
● 感受专业越野测试场地
如果将视线转移到底盘部分,不难发现,VV7早已为后差速器和传动轴预留好了安装空间,先期投放市场的VV7和VV5车型没有搭载四驱系统的原因也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这一点从最近上市的VV6和刚刚升级的VV5身上也能看得出,这两款车型都搭载了一套来自博格华纳的适时四驱系统。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还是从WEY品牌的定位和产品规划的角度出发所做的决定,有关这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了解更多。
现在的两驱版本VV7,虽然是偏向城市铺装道路推出的车型,注重的更多的还是舒适性的层面,但是想必不少车主偶尔也会有开去野外游玩的需求,那就需要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路况了,这也就要求VV7具备一定的通过性。这样一来,我这次所做的摸底测试多少也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测试的场地是平时只有四驱车型才会来到的专业越野测试场,整个测试过程除了有图文描述以外,我还拍摄制作了一版视频以便获得更直观的感受。不过由于现场拍摄时间紧张,在侧倾坡的部分没来得及补拍车外的视频画面,只有用两张图片加以展示了,望谅解。
在实际的越野测试中,测试的对象都是四驱车型,需要车辆在坡下静止起步,依靠四驱系统进行攀爬。由于VV7只是前驱的车型,而且我们这一次做的也并非专业的越野测试,只是对VV7在复杂路况中的表现做一次摸底体验,所以在面对这样大角度的坡道时,需要使用动态起步的办法,带点速度实现冲坡。
虽然VV7在快登顶时同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打滑现象,但是依靠不错的动力输出,最终还是顽强地完成了挑战。在两个坡道的挑战中,VV7的通过性表现都不错,没有出现托底磕碰的情况。不过这项测试并不建议大家效仿,毕竟挑战失败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横向的滑移,有一定的危险性。
既然搭载了一套陡坡缓降系统,那就真刀实枪地比划一下吧。测试的坡道并不算长,而且非常的陡,对陡坡缓降系统的介入速度是一种挑战,同时也会考验这套系统在工作时对车速的把控。
而且即便在中途停下车,凭借着发动机强有力的扭矩释放,VV7的前轮只是轻微打滑就顺利通过了这一项目。
体验完这一系列的项目之后,可以说VV7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即便目前全系仅有两驱版本,但是依靠出色的动力储备和爆发力,以及不错的轮胎表现,VV7完成了不少我们开始觉得没信心完成的项目,而且在个别项目中的表现还可圈可点,这样看来,满足车主偶尔烂路驾驶的需求对VV7而言并不算什么难题。
随着使用混动四驱形式的WEY P8和使用传统的四驱模式的VV6/VV5的推出,根据WEY品牌的产品规划,相信四驱版本的VV7很快也会到来,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第12期:一年长测总结
● 产品优缺点总结
这一部分里,我会着重从几个感受最深刻,也是在购车和用车时几个更具参考意义的方面,再次总结一下VV7身上的优缺点。
◆ 优点
VV7采取5000公里首保,此后每7500公里保养一次的周期,并赠送首保和二保,这点相较部分品牌来说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保养当天因为工作安排,预约好的时间一拖再拖,从原本预约的下午一点,到最后实际到店时已经快下午五点半了,不过因为一直和服务顾问保持了沟通,最终结算费用时还享受到了提前预约工时费打八折的优惠。不过给人感受最好的还是给我加班做保养的这两位师傅,为了早点完工,两人到饭点时十几分钟吃完就开始继续施工,最终七点就完成了整个保养。
根据保养手册的建议,第三次保养要做的项目有更换机油、机滤和四个火花塞。机油我选择的是和前两次免费保养一致的半合成机油,型号是银美孚-速霸2000,价格是358元(5L)。另外还可以选择全合成的道达尔0W-30机油,价格是537(5L)。更换的四个火花塞,一个价格是72元。另外,考虑到车辆的行驶里程已经过了20000km,而且刚刚去野地体验了一把,车辆轮胎磨损消耗比较大,就做了店家建议的四轮换位项目,同时也包含了四轮动平衡。这个项目在前两次赠送的保养中也是免费的,但从第三次往后做就要收取120元的费用了。
最终,第三次保养的总费用为1136元,并且通过咨询得知,第四次和第八次大保养的费用也不过1200元和1700元左右。作为一辆定位高端的国产中型豪华SUV,VV7在后期用车成本上性价比表现还是很突出的,保持了长城品牌一贯的低价,无论是材料费还是工时费都很良心。
除此之外,巡航定速的逻辑设定也很合理,5km/h的调节单位实际使用起来很顺手。而且,当时速超过车主设定的安全速度后,仪表盘会先做提示,然后进行主动关闭天窗的操作,如果还想要保持天窗打开,手动操作即可。
◆ 缺点
● 产品可靠性总结
经过一年的长期测试,这辆VV7已经行驶了超过20000km,日常使用的感受上,目前车辆的状态比较稳定,动力系统没有出现衰减,正常行驶时也没有出现异响。不过本身就偏软的刹车调校,现在的表现有了一些下降,仍然需要驾驶员保持注意。
电子系统方面,除了无钥匙进入功能,在解锁时不好用之外,其他方面表现正常。就无钥匙进入系统出现的问题,我了解到并不是个例,在咨询售后服务人员后得到的解释是,车钥匙靠低频和车辆传递信号,出现反应不灵的情况有可能是受到了干扰,解决方案是建议尽量避免将车停在有变压器等有干扰的环境中。就这一问题,还是希望厂家通过后期的优化从根源上彻底解决。
● 微体验
● 油耗
● 总结
至此,VV7的长测文章暂时就要告一段落了,日后这辆测试车还将继续为编辑部服役,如果大家有相关问题想要咨询交流的,欢迎随时来微博找我(@姬振嘉),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关注,我们以后再见。(文/图/摄 汽车之家 姬振嘉 王涛)
相关车型参数配置
车型图片 | ![]() | ![]() | ![]() | ![]() |
基本参数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超豪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豪华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旗舰型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旗舰型 |
厂商指导价 | 17.78万 | 16.78万 | 18.58万 | 18.88万 |
厂商 | 长城汽车 | 长城汽车 | 长城汽车 | 长城汽车 |
级别 | 中型SUV | 中型SUV | 中型SUV | 中型SUV |
能源类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环保标准 | 国V | 国V | 国V | 国V |
上市时间 | 2017.04 | 2017.04 | 2017.04 | 2017.04 |
最大功率(kW) | 172 | 172 | 172 | 172 |
最大扭矩(N·m) | 360 | 360 | 360 | 360 |
发动机 | 2.0T 234马力 L4 | 2.0T 234马力 L4 | 2.0T 234马力 L4 | 2.0T 234马力 L4 |
变速箱 | 7挡湿式双离合 | 7挡湿式双离合 | 7挡湿式双离合 | 7挡湿式双离合 |
长*宽*高(mm) | 4765*1931*1655 | 4749*1931*1655 | 4749*1931*1655 | 4765*1931*1655 |
车身结构 | 5门5座SUV | 5门5座SUV | 5门5座SUV | 5门5座SUV |
最高车速(km/h) | 205 | 205 | 205 | 205 |
官方0-100km/h加速(s) | 9.8 | 9.8 | 9.8 | 9.8 |
实测0-100km/h加速(s) | - | - | 9.35 | - |
实测100-0km/h制动(m) | - | - | 37.94 | - |
NEDC综合油耗(L/100km) | 8 | 8 | 8 | 8 |
实测油耗(L/100km) | - | - | 12.1 | - |
整车质保 | 三年或10万公里 | 三年或10万公里 | 三年或10万公里 | 三年或10万公里 |
车身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超豪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豪华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旗舰型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旗舰型 |
长度(mm) | 4765 | 4749 | 4749 | 4765 |
宽度(mm) | 1931 | 1931 | 1931 | 1931 |
高度(mm) | 1655 | 1655 | 1655 | 1655 |
轴距(mm) | 2950 | 2950 | 2950 | 2950 |
前轮距(mm) | - | - | - | - |
后轮距(mm) | - | - | - | - |
满载最小离地间隙(mm) | 180 | 180 | 180 | 180 |
车身结构 | SUV | SUV | SUV | SUV |
车门数(个) | 5 | 5 | 5 | 5 |
座位数(个) | 5 | 5 | 5 | 5 |
油箱容积(L) | 65 | 65 | 65 | 65 |
后备厢容积(L) | 306-1164 | 306-1164 | 306-1164 | 306-1164 |
整备质量(kg) | 1985 | 1960 | 1960 | 1985 |
发动机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超豪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豪华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旗舰型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旗舰型 |
发动机型号 | 4C20A | 4C20A | 4C20A | 4C20A |
排量(mL) | 1967 | 1967 | 1967 | 1967 |
排量(L) | 2.0 | 2.0 | 2.0 | 2.0 |
进气形式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气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L |
气缸数(个) | 4 | 4 | 4 | 4 |
每缸气门数(个) | 4 | 4 | 4 | 4 |
配气机构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马力(Ps) | 234 | 234 | 234 | 234 |
最大功率(kW) | 172 | 172 | 172 | 172 |
最大功率转速(rpm) | 5500 | 5500 | 5500 | 5500 |
最大扭矩(N·m) | 360 | 360 | 360 | 360 |
最大扭矩转速(rpm) | 2200-4000 | 2200-4000 | 2200-4000 | 2200-4000 |
发动机特有技术 | 双VVT | 双VVT | 双VVT | 双VVT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标号 | 92号 | 92号 | 92号 | 92号 |
供油方式 | 直喷 | 直喷 | 直喷 | 直喷 |
缸盖材料 | 铝合金 | 铝合金 | 铝合金 | 铝合金 |
缸体材料 | 铸铁 | 铸铁 | 铸铁 | 铸铁 |
环保标准 | 国V | 国V | 国V | 国V |
变速箱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超豪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豪华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旗舰型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旗舰型 |
挡位个数 | 7 | 7 | 7 | 7 |
变速箱类型 | 湿式双离合变速箱(DCT) | 湿式双离合变速箱(DCT) | 湿式双离合变速箱(DCT) | 湿式双离合变速箱(DCT) |
简称 | 7挡湿式双离合 | 7挡湿式双离合 | 7挡湿式双离合 | 7挡湿式双离合 |
底盘转向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超豪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豪华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旗舰型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旗舰型 |
驱动方式 | 前置前驱 | 前置前驱 | 前置前驱 | 前置前驱 |
前悬架类型 |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后悬架类型 |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
助力类型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车体结构 | 承载式 | 承载式 | 承载式 | 承载式 |
车轮制动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超豪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豪华型 | 魏牌 VV7 2017款 VV7c 2.0T 旗舰型 | 魏牌 VV7 2017款 2.0T 旗舰型 |
前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后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驻车制动类型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前轮胎规格 | 235/55 R20 | 235/55 R20 | 255/45 R21 | 255/45 R21 |
后轮胎规格 | 235/55 R20 | 235/55 R20 | 255/45 R21 | 255/45 R21 |
备胎规格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