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体验
Aion V(参数|询价)拥有时髦的外观,让我印象深刻的空间表现,但驾乘感受并没有给我太多惊喜。不过目前还不是对这款车好坏下结论的时候,接下来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它的另一大卖点,看看它辅助驾驶的表现吧。
自动泊车体验
作为本次试驾活动的重头戏,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该车的辅助驾驶体验。Aion V高配车型采用博世提供的辅助驾驶硬件,其中包括单目前向摄像头以及5枚毫米波雷达(5R1V方案),车身四周还分布着12枚超声波雷达。此外,该车还配备了4枚环视摄像头,它们不仅能够为车辆带来全景影像以及3D视觉影像,还能够在自动泊车过程中辅助超声波雷达,实现视觉雷达融合的自动泊车。
在车上体验Aion V的整个泊车过程,我感觉除了在找车位前需要下拉中控屏菜单激活自动泊车功能有点麻烦外,其余的体验都还不错。这主要体现在,在泊车过程中车辆前后调整的次数不多,即便车位比较狭窄,也依然拥有较高的成功率,且支持在多个空车位中选择合适的车位。
除了车内自动泊车,Aion V还支持通过手机遥控泊车。它的使用场景是在一些狭窄的停车位,如果车主在车内泊车完成,此时门会很难打开,不方便下车,而使用遥控泊车,我们就不用为下车问题担心了。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App“遥控泊车”的功能是通过蓝牙进行通信的,驾驶员必须在车辆6米内才能使用该功能,其实这也是强制驾驶员在操作时必须时刻监控车辆周边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在遇到风险时能够第一时间松开泊车滑块,此时车辆会暂停泊车。
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以及自动变道功能的体验
聊完了泊车,接下来我们继续上路和大家聊聊该车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以及自动变道功能的体验。目前在这个价位段,能把这三个功能配齐的车型寥寥无几。在电动车领域我了解到的也就只有小鹏汽车G3一款,恰巧我也体验过它的辅助驾驶功能。所以如果Aion V的辅助驾驶能够做到更好的体验,那么该车在这个价位段的辅助驾驶能力将会非常有竞争力。
Aion V的辅助变道在空旷的高速路上使用没什么问题,功能要求的最低速度为60km/h,车辆的变道过程轻柔而缓慢。不过如果目标车道的后侧10米左右距离有车时,车辆的变道则会变得比较犹豫,有时会在变道途中终止操作,有时则会直接判定不能变道。此外,在经过弯道时辅助变道也是不可用的,因此在使用上有一定局限性。
我认为虚拟实景导航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让驾驶者更直观的了解到自己该走哪条道,如果能做好相信将会为汽车导航的体验带来质变,使人抛弃手机导航,转用汽车导航了。不过从实际体验来看,该车导航线路指引的可靠性还有待提升,例如上图中我们还在左侧第二车道,导航却指引我们连跨两条车道进行右转,这显然是存在安全风险的。如果能够先指引驾驶者变换到最右侧车道,再完成右转,这样的指引才更科学。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调头、上下匝道等。
在这次试驾活动中,绝大部分试驾车都配备的是L2级别辅助驾驶硬件,这些车将会在6月中旬上市的时候销售。而官方称具备“L3级别辅助驾驶”硬件的车型要在今年稍晚的时候上市,它将配备高精地图、HOD(三区离手检测系统)方向盘。在试驾现场,我们也体验到了这款车型。
首先解答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Aion V所谓的“L3级辅助驾驶”体验上与普通L2级的有什么差别?在我有限的体验过程中,我发现它目前唯一的差别就是允许驾驶员在特定的高速公路上脱手脱脚了,但驾驶员依然需要时刻监控前方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Aion V所谓的“L3级别”功能只能在指定的高速公路上体验,而我们体验的距离只有约4km的直线高速路段,因此除了不用接管方向盘,我并未感受到它与L2级别辅助驾驶车型体验上的差别。或许有人会问该车有没有NOA(高速辅助导航驾驶)功能?让人遗憾的是,官方答复目前还没有这项功能,因此依然需要驾驶员下达指令来完成变道超车的动作以及上下匝道。
毫不客气的说,我认为Aion V官方宣称的“L3级别”功能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因为实现脱手操作在当前的法规下并不被允许,这使得它与L2功能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我们只能期待拥有高精地图、5G+V2X等高端硬件之后,该车能够后续通过OTA释放更具想象力的功能。
总的来说,Aion V的辅助驾驶能力在同级别车型中名列前茅,其中它的自动泊车功能的体验惊艳到我了,泊车效率高且手机App遥控泊车体验不错;至于L2级别的功能,我认为该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广汽新能源继续持续的优化;而官方所谓的“L3级别功能”我建议大家还是别有太高期望,因为在当前的法规以及技术条件下,消费者还难以感受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体验提升。
●全文总结:
在紧凑型纯电动SUV市场,激烈的厮杀早已上演,Aion V作为后来者,它带来了同级别车型鲜有的辅助驾驶能力、香薰系统、可观的空间表现以及达到600km的NEDC标准续航里程,可谓后发制人。唯独有点遗憾就是在驾乘体验上,该车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目前,该车只公布了17万元的预售价格,如果高配车型的售价能在20万元附近,我认为这款配置还是很值得推荐的。(图/文/摄 汽车之家 胡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