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轴距和高颜值均不可或缺
[汽车之家 性能测试] 在手机领域,“pro”这一简称来源于“professional”,意为专业版的意思。有了这个后缀的手机往往有着更好的硬件以及更强劲的芯片性能,当然价格也更昂贵。这种命名方式最近也在汽车圈儿里传开了,全新一代国产斯柯达明锐也在自己的名称后加了一个“PRO”,作为一款在全球市场已历经三代销售了二十余年,在中国市场也持续国产了十余年的紧凑型轿车,当第四代新车来临时,斯柯达究竟想展现哪些专业能力呢?一起来探究明锐“PRO”的真正含义吧。
● 长轴距和高颜值都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捷克的国宝级汽车品牌,斯柯达多年前就将目光瞄准了其本国特产的水晶制品,并且在造型设计上,尤其是细节之处都大量使用了水晶切割纹理来提升设计质感和时尚气质。全新明锐PRO再一次将这种设计特征发挥到了极致,基于VISION iV概念车而来的明锐PRO外部造型动感凌厉。全新明锐PRO未来将新增星云蓝和能量橙两个车身色彩,满足新世代消费者彰显自信、时尚、个性的需求。
除了造型,更优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也是新车上值得一提的特点。前保险杠两侧可以见到贯通的气流导孔,这样可以在车身侧面形成稳定的气帘,引导车侧的气流稳定流过轮胎处,减少紊流的产生,进而降低空气阻力。目前海外版明锐RS对外公布的风阻系数为0.24Cd,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虽然国产版本的外部尺寸和轮廓与海外版略有不同,但我们猜测其风阻系数与海外版应该相差不大。
“加长”一直以来都是海外品牌满足本土用户需求必不可少的处理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家庭用户而言,长轴距所带来的后排更大纵向空间直接影响到家人的舒适度。所以同样基于MQB EVO平台打造的国产全新明锐PRO的轴距在海外车型的基础上增加了50mm。更长的轴距和车身长度使得车身侧面造型看起来更显修长舒展。
明锐PRO仍然坚持着掀背式的尾部设计,从后方可以看到大量直线和折角元素应用在了尾部造型设计中,车顶线条沿着后风挡平滑地过度到尾厢盖上,再加上末端小小的扰流造型,视觉上很有轿跑车的效果。尾灯与前大灯一样采用了目前最流行的全LED光源,倒勾状“C”形示廓灯点亮后有着明显的家族特征,辨识度很高。
● 内饰用料考究/引入本土化车载智联系统。
内饰风格与上一代明锐也有了极大改变,以横向贯穿为主导的设计风格是目前最新最潮的设计趋势。为了凸显座舱的豪华气质,中控台上部和中部区域分为采用了搪塑材质和皮革+缝线的表面包覆工艺,而上一代明锐的中控台只有软性搪塑而没有皮革面料,门内饰板部分也多为硬塑料。
全新的本土化斯柯达智慧车联系统具备丰富的联网应用,功能也比海外版车型搭载的Columbus系统更强大,12.1英寸的中控屏幕无论是尺寸还是画面精细度也同样超越了海外车型的10英寸屏。除了目前主流的智能语音交互、联网音乐/导航、手机App远程控制之外,该车联系统还具备智慧停车、智能家居远程控制、在线支付等超前功能。此外手机无线充电、无线CarPlay映射、HUD抬头显示器等设施也极大提升了用户出行时的便利性。
乘坐空间宽敞/掀背式设计仍在传承
● 运动风格座椅包裹性和支撑性俱佳。
前排座椅采用了与海外版RS车型接近的运动造型,靠背带有厚实的护肩和厚实的两侧腰托,加上红色缝线和黑色皮革,视觉效果到位。座椅填充物软硬适中,两侧护翼包裹性也不错,加上电动腰托和前排电动调节功能,包裹感极好的座椅在高速过弯时能够给予驾驶者腰部很好的支撑性。另外后排座椅的加长坐垫以及位置/高度均可调的中央扶手都是提升舒适度的巧心思,设计团队在座椅上用心了。
● 乘坐空间表现达到同级领先水平。
明锐PRO的乘坐空间表现还是不错的,身高173cm的体验者坐入主驾驶座,将座椅调到最低后,其头部空间约为1拳;第二排空间表现同样出色,头部和腿部分别还有4指和2拳多的空间,与一些中型车的空间表现很接近了。后排地板中央部分隆起幅度较大,满员状态下对于中间乘客的乘坐舒适度稍有影响。
● 掀背式设计最大的优势在于尾门开口大,储物空间也十分可观。
明锐PRO在座舱内设置了数量众多的储物格,其中前后门和手套箱的空间都非常大,常规的500ml饮料瓶能塞下不少。海外车型以及国产速派隐藏于前门内的独立伞槽没有延续在国产明锐PRO上,不过好在前门储物格又大又深,容纳小折伞仍然没有问题。
明锐PRO后备厢常规容积545升,放倒第二排座椅之后的最大容积为1482升,从参数上看虽然容积值比上一代明锐(590-1580升)有所减小,但在紧凑型轿车中,它的储物能力依旧是相当可观的,可谓是紧凑型车中的搬运利器。只是需要注意的是车内后备厢地板与尾门门槛之间有着大约20厘米的高度差,拿取重物时需要小心些,避免扭伤腰部。
此外明锐PRO未来部分配置车型将提供电动尾门,尾门开口也比上一代稍大些,便利性表现更好了。尾门完全打开后电动关闭按钮距离地面垂直高度约1.9米,尾门顶点距地面更是超过2米,所以当你在低矮的地下车库中开启后备厢的话需要留心纵向空间,避免磕碰。
动力系统成熟/加速积极性高
● 1.4T+7速DSG的表现依旧是熟悉的“味道”
明锐PRO的动力系统依旧是那套大家都熟悉的“配方”,代号为EA211的高功率版1.4TSI发动机搭配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别为150马力和250牛·米,参数上与以往车型几乎没有差异。换挡机构由原来的机械式挡把变成了小巧的镀铬拨杆,只需上下拨动即可切换挡位。小巧的挡把不仅让中央通道区域变得干净简洁,从挡把前方的无线充电座中拿取手机也更加方便。
1.4T+7DSG一直以来留给我们的印象都是轻盈有力,即使与全新明锐PRO搭配,工程师们也没有改变动力系统的输出特性。即使只是轻踩加速踏板,动力响应依旧迅速,但输出量控制得恰到好处,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中表现得行云流水。
高速性能呢?当我将加速踏板踩到总行程的三分之二左右,动力系统对于驾驶者的意图把握极为精准,车辆加速势头非常积极,迅捷的加速度表现甚至让我一度怀疑发动机排量何止1.4升。然而这就是1.4TSI动力系统的优势之一,即使是小排量机型,在营造驾驶乐趣方面也丝毫不含糊。除了D挡/S挡通过挡把切换外,系统还预设了四种驾驶模式,让座驾跟着自己随心而变。
● 加速表现稳定,0-100km/h用时8.21秒。
明锐PRO搭载的双离合变速箱一直以来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转速限制,所以明锐PRO起步时的姿态依旧表现得平稳柔和。不过加速过程中后背与座椅之间的压力告诉我,发动机的潜力比我想象中更大。车速冲上100km/h以上需要换到3挡,换挡过程干脆快速,除了转速表指针和发动机声调的变化,体感上察觉不到换挡对于加速的明显抑制。最终我们实测到的加速时间为8.21秒,用时比此前我们测试的其它1.4T车型稍快些,对于一款排量仅1.4升的车型而言,这样的加速表现值得表扬。
● 油耗测试:百公里综合油耗6.4升。
油耗方面,在测试期间我们总共行驶了约108公里,在此期间我们保持空调处于开启状态,温度设为23℃,风量处于AUTO挡。最终实际消耗95号汽油6.89升,即明锐PRO百公里综合油耗约为6.38升,按照95号当前价格6.97元计算,每公里燃油成本0.44元,依旧是相当低廉的。
路感比上一代更清晰/乐趣更多
● 底盘整体质感依旧以舒适为主,适当增加的路感更有乐趣。
全新明锐PRO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形式,相比上一代车型的麦弗逊+扭力梁的形式,此处对于悬架的升级必须要给斯柯达一些掌声。结构上的升级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车身动态表现,尤其是对于那些喜爱掌控方向盘的年轻用户来说,更运动化的悬架结构给予了他们更多乐趣。
作为一款以家用为主的车型,舒适依然是明锐PRO首要关注的重点。当然明锐PRO并没有让我们失望,减振系统对于路面连续波动的处理可谓驾轻就熟,弹簧的收缩和回弹迅速且高效,最终传递到座舱内的振动已经滤去了大半。极限压缩状态下,减振系统的支撑力也值得肯定,高速过弯时车身姿态非常从容,座舱内也没有左右摇摆的感觉,身处后排的乘客一定会夸你开得好。
● 100km/h-0平均刹车距离37.44米,连续刹车制动表现稳定。
全力制动时车身姿态控制还是值得表扬的,制动期间整体力度较为均匀。最终我们实测到多组刹车距离都在38米以内,平均刹车距离为37.44米,表现稳定。对于一款偏家用的轿车来说,这样的成绩相当优秀。
● 噪音测试:
官方透露,明锐PRO整个车身有着多处隔音和滤振设计,中低速状态下的表现不错,座舱内的静谧性很棒。而随着车速的提升,或许是因为轮胎的缘故,高速巡航时来自底部的胎噪较为明显,不过好在对于乘客的影响并不大,车速80km/h及以上车速巡航时,我们录到的车内噪音值与汽车之家推荐值仍然非常接近。
全文总结:
尽管此前我们已经看到了第四代明锐PRO的海外版本,但是当国产新车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犀利的造型依然惊艳到我了,不得不说新一代车型的设计确实赚足了眼球,不仅在于其凌厉前卫的造型和独特的掀背式尾门的设计,熟悉的1.4T发动机强劲的动力也让我们倍感畅快,而且这次的加速和刹车成绩十分突出,比搭载了同款发动机的多数大众车型加速更快,刹车更稳。此外新一代车型有着比老款更紧致的底盘调校和更清晰的路感,驾驶乐趣更高。
当然从产品定位来看明锐PRO未来仍然将主要面向家庭用户,满足小家庭出行或上班族日常通勤的需求。关于这台车后续的内容我们会持续更新,敬请期待。(文/图/摄 汽车之家 朱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