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持续发酵
[汽车之家 新闻] 2015年已经过去了,无论是诸多重磅新车的上市,还是汽车市场跌宕起伏的表现,都为这一年留下了诸多回忆。回顾2015年车市,我们能够看到市场上不断呈现出新的消费趋势,而我们通过对于市场的观察、分析,总结了下面四大消费特点,分别是:新能源持续发酵;7座车型市场兴起;小型SUV市场火热发展以及销售渠道持续下沉,我们接下来就一同来了解下这四大趋势。
注:由于报告内容较长, 本文内我们主要展示核心内容,如果您想了解全部信息,可以点击这里下载完整版。
● 新能源持续发酵
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新能源产品的推出以及大城市限号、摇号政策愈演愈烈,新能源车的供给以及需求都有了长远的增长,最终使得新能源车走入到更多消费者的视线中。在2015年整体汽车缓慢增长的状态下,新能源车呈现出可喜的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2172辆和146719辆,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62608辆和60663辆,同比均增长2.5倍。
从新能源车的整体格局来看,根据汽车之家网上订单数据(注:增程式车由于样本量较少,本次分析不包含该类内容),2015年新能源车的网上订单量超过30万,相比2014年增长了113%,增速迅猛。车型方面,纯电动车型的订单越来越多,除了需求增加之外,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因为在2015年,例如普力马EV、北汽新能源EU260、吉利帝豪EV、比亚迪e6 400、知豆D2以及江淮iEV5等全新纯电动车型纷纷上市,这些新一代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有着显著的提升,产品竞争力也有所增强,使得大家真的会去考虑购买,最终使得订单占比有显著的提升。
如果细分到车型,插电式混动车型中,紧凑型车以及SUV是最主要的产品,二者的占比分别为47.52%以及36.7%;而纯电动车则以小型车和微型车为主,二者的占比分别是38.91%和30.89%。
从大数据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价位需求集中在20-25万元以及25-30万元区间,占比分别是32.6%以及36.4%,能够看到目前市场的需求以及产品多分布在这个区间内。而纯电动车的价格要更低一些,主力区间在15-20万元(占比39.6%)。这是因为目前纯电动车的主要产品是小型车和微型车,尺寸相对小一些,因此售价也相对要便宜一些。而油电混合车型的比例则更广,主要区间从25-30万一直扩展到100万元之上,这和雷克萨斯等主要布局油电混合动力车型车企的产品分布有关。
『目前国内在售的多是像奇瑞eQ和北汽EV系列这样的微型和小型纯电动车』
从订单数来看,北汽新能源EV系列、江淮iEV系列以及特斯拉MODEL S位列纯电动车的三甲,而上榜车型也多为中国品牌车型。比亚迪则是凭借秦和唐荣膺插电式混动车订单数的前两位,相比其它车型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方面,我们能够看到丰田系(丰田+雷克萨斯)的车型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与整体乘用车市场相比,一线城市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更大,主要因素是政府对各地新能源汽车不限行、免摇号的政策扶持,大大的刺激了限购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例如在“魔都”上海,秦作为插电式混动车型可以在上海免拍牌上沪牌,这样的政策支持使得秦去年1-11月的上牌量达到了15246辆,占到比亚迪秦全国整体销量的71.97%,秦同时也是上海地区所有车型中的销量之王,远远领先第二位的途安和第三位的途观。
『因为能免拍牌上沪牌,秦在上海的销量非常好』
我们的统计数据也能证明这点,购买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目前看来主要是刚需一族,受限于牌照,最终选择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占比达到了35%,政策导向非常明显。而购买合资和进口新能源车的,多是出于产品的油耗和保养经济的产品特性因此选择。
目前主要的新能源车有三种类型,从汽车之家的口碑数据来看,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动力表现消费者还是比较满意的,动力强、加速快也是这些车型的主要特点。而油耗方面这些插电式混动车型能够下探到2L左右,还是很出色的。对于纯电动车,养车成本、加速快以及不限行是消费者主要满意的方面,诚然,这确实也是目前纯电动车的优势。
同时不满意的方面其实也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从口碑来看,插电式混动车型最不满意点在于空间小,尤其是后备厢空间小,噪音大和充电困难。后备厢小主要是在于其需要安放电池组,因此占据了一部分的空间。纯电动车最不满意点在于充电困难,充电时间长、充电设施少亟待解决。我们能够看到,充电困难是目前新能源车在使用中消费者普遍不满意的,这一点也需要政府部门积极推进。
『雷凌双擎已获广州节能车摇号指标』
小结:总结新能源车市场2015年的趋势,我们看到新能源车销量之所以能够有着成倍的增长,主要还是因为政策导向的作用。在限购城市,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增长成为了2015年的一大特点,同时各地区购买新能源车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各地区消费者对于不同类型的车型有不同的喜好,但我们也能够从其中看出一些地方保护在里面。在编辑看来,破冰的方法就是将我们的产品真正的交给市场,胜者生存。相信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充电设施的不断普及、电池成本的下降以及越来越多新产品的推出,2016年新能源车的增长可能会来的更猛烈。
7座车型市场兴起
● 7座车型市场兴起,需求不断增加
在2015年,7座车型市场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增长领域,除了二孩政策的放开、消费者对于空间有更多要求之外,我国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也是催生7座车型普遍花开的重要原因。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随着产品的不断增多,许多消费者的三厢情节有所淡化,用户购车更多出于“实用主义”,对于功能需求的重量级逐渐增加,再加上二次购车、增换购车主越来越多,7座家用车迎来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机会。
各大车企也是看到了这一机会,根据我们梳理,2015年内7座乘用车在售的车型有326款,相比2010年的110款增速迅猛。这其中SUV方面我们熟悉的全新汉兰达、福特新锐界、新索兰托L等,MPV方面起亚新嘉华、新一代埃尔法以及艾瑞泽M7等都是2015年上市的新车,正是这些车型丰富了目前的产品阵线。
『新汉兰达、新锐界都是在2015年上市的新7座SUV』
而从在售车型来看,除了杰德之外,绝大多数轿车目前还是设计在5座之下。而其他车型上,目前从小型SUV到大型SUV再到MPV几乎所有分类都有5座以上的版本,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从比例来看,紧凑型SUV五座以上版本并不多,比例仅有2.4%,主要是大迈X5 7座版、幻速S3这样的中国品牌产品。而到了中型SUV级别,由于尺寸的加大,5座以上版本进一步增加,占比达到了32.7%,其中像新汉兰达、比亚迪S7、锐界等车型均提供第三排座椅。
而中大型SUV反而5座以上版车型比例有所下降,但我们也发现中大型SUV标准车型许多是5座的,比如奥迪新Q7、宝马X5等,但这些车型是可以选装7座的,也能够满足7座出行。如果算上选装的话,那么比例可能要更大一些。
MPV中,目前像途安、逸致、佳乐这样的5座MPV虽然在市场中仍有不少消费者关注和购买,但从在售车型数量上来看,MPV车型更多还是5座以上,未来5座MPV数量占比可能会越来越低。
『宝骏730 2015年全年销量达32.11万辆,非常可观』
从汽车之家的订单数据来看,MPV和SUV目前主要侧重的市场有所不同,目前市场上5-10万元的7座MPV占比最大,同时2015年相比2014年的增速也是非常明显的(占比从40.1%提高到65.1%),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该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以宝骏730、长安欧尚为代表的MPV迅速扩容,也是应对这一需求的增长。
SUV方面,10-15万元以及25-30万元的7座SUV需求占比较大,订单数量明显增多。以汉兰达为代表的25-30万合资7座SUV依然是最大份额(占比从22.5%增长到25.5%),但从增速来看,10-15万元的紧凑型SUV增速最快,从此前的10.5%增长到22.5%,能够看到该市场的强大需求。
动力方面,MPV车型对排量的需求主要集中在1.4-1.6L、其次是2.0-2.5L;而7座SUV的需求则主要集中在1.6-2.0L区间。这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车企采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像新汉兰达、锐界等等都有2.0T车型可选,动力够用又省油,使得不少消费者对其青睐有加。
我们知道,目前7座的车型有2-3-2以及2-2-3两种座椅布局。我们看到SUV订单中2-3-2的座椅布局占比为98%,这和目前市场上提供的7座SUV产品主要是这个布局有关,而由于SUV的轴距和车长限制,7座SUV的第三排座椅的使用率相对较低,第三排座椅更多是“以备不时之需”。
MPV订单中2-2-3座椅布局的占比为90%,MPV用户对第三排的使用程度较高,对车辆上下车的便利性、座椅的舒适性要求均较高,所以2-2-3的产品布局比较符合用户的需求。
『MPV多采用2-2-3的座椅布局,更方便第三排的乘坐』
而从车辆用途来看,7座SUV和7座MPV有较大的不同,MPV的主要用途是拉货以及商务接送,占比分别达到了24%以及14%。而SUV的用途方面,更多的是长途出行以及越野,不同的用途,其实也是和上面提到的对于座椅布局需求相对应的。
目前7座车型市场发展迅猛,从整体来看,性价比、空间、外观以及配置是大家选择7座车的比较重要的几个原因。而SUV和MPV相比的话,二者还是有一些不同,相比之下,7座MPV用户相对更看重空间、外观、舒适性,7座SUV用户相对更看重配置、动力和越野性。
从汽车之家的口碑大数据来看,用车满意度方面,消费者对7座MPV的满意点主要集中在空间、舒适性、外观;对7座SUV的满意点主要集中在空间、外观、动力、性价比。二者在空间、外观上有所重合。不满意的方面,7座MPV用户最不满意动力不足、底盘低、内饰异味和隔音不好,7座SUV用户最不满意油耗高、第三排、内饰、噪音等方面。
这里我们看到了有关第三排的反馈,之所以SUV用户在用车上对于第三排有一些不满意,展开来看主要抱怨点集中在第三排空间小以及第三排进出不方便、第三排导致后备厢空间变小,这也是目前7座SUV普遍面临的问题。
从地域分布来看,根据汽车之家网上订单数量,7座MPV购车意向前三位的分别是广东、河南和北京;7座SUV则是广东、北京和四川,广东均居首位。而从车型来看,宝骏730、奥德赛以及别克GL8的意向为7座MPV的购车意向前三。SUV方面则为丰田汉兰达、比亚迪S7以及福特锐界,我们看到订单的需求也和销量基本成正比。
小结:目前7座车型,无论是MPV还是SUV都是比较“火”的,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在市场中的销量都有较大增长。但二者在市场中的表现还是有一些不同,例如功能性、价位分布、动力需求等等,从上面的表单中,我们也能够看到目前二者的主要差异。同时,消费者对于目前市场上一些细分的7座车型还是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是厂商可以进一步发力的方面。在2016年,我们预计7座车型将依旧维持目前的高增长状态,但7座的MPV、SUV可能会显示更加不一样的性格和市场表现,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小型SUV市场火热发展
● 小型SUV市场火热发展
前面说了7座车型是2015年车市的一大增长点,在2015年中,小型SUV市场的井喷也成为了一大新趋势。从汽车之家的网上订单数据来看,小型SUV的订单2015年同比增速达到了128.3%。从中汽协2015年的销量数据来看,2015年我国小型SUV市场销量实现1,752,146辆,虽然仅为SUV市场贡献27.8%的销量,但是销量却同比猛增103.3%,远超SUV市场53.4%的增长大盘。
『在2015年内,有多款小型SUV上市』
小型SUV销售的这么猛,那么其他车型是否受到了影响呢?从汽车之家的对比统计来看,车主经常会用紧凑型车和小型SUV进行对比,同时一些小型车的潜在消费者在购车时也会考虑小型SUV产品。从用户的行为上,我们看到小型SUV更多是抢占了紧凑型车和小型车的一部分市场,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三个市场的具体数据,因此从绝对值上来说还不好下定论。
2015年,在小型SUV市场发力最猛的是中国品牌,其订单量已经占到了所有小型SUV的47%,排在其后的是日系产品,占比为22%。从价格来看,中国品牌的小型SUV主要集中在5-10万元的市场,2015年内上市的瑞风S2、风神AX3等产品都布局在这个价格区间。而合资品牌更多是10-15以及15-20万元的市场,有不同的侧重点。
我们都看到小型SUV的火热,那么以消费者为什么都会选择小型SUV产品呢?从我们的口碑数据来看,性价比、外观、配置是三大主要的原因。
如果细分到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的话,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小型SUV的性价比更为看重,占比达到34%,诚然,目前中国品牌的小型SUV主要集中在5-10万元的市场,这个价格买一款空间不错颜值颇高的小型SUV还是会让人心动的。而动力、油耗则不是中国品牌小型SUV潜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相比之下,合资品牌这两项要高一些,这也和合资品牌这些产品售价和定位偏高一些有关。
『目前无论中国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其小型SUV产品的颜值都是颇高的』
从用车的角度来看,汽车之家的口碑大数据告诉我们,外观、空间以及性价比是大家在小型SUV使用中最满意的要素。而不满意的方面,异响多、油耗高、减振硬等是不太满意的方面。
『配图为瑞风S3的空间体验』
具体来看,中国品牌小型SUV对于异响的不满意反馈比较多,占到了23.3%,这一点和其定位与成本有关,但也需要所有中国品牌所重视。同时动力不足的反馈,中国品牌小型SUV也要更多一些。相反的是,内饰塑料感上,合资品牌的占比反而高,这和大家购买较贵车有着更高的期望是相关的。
受限于成本,许多小型SUV的配置并不是很高,而在大家比较关注的配置中,安全配置中的日间行车灯、ESP、倒车雷达以及胎压监测几项有的车没有,让车主有一些抱怨。而舒适配置中,电动座椅、全景天窗、自动落锁、定速巡航的缺席则让不少消费者不满意。便利配置上,USB接口、眼镜盒、中央扶手以及遮物帘是大家有所抱怨没有的配置。未来各大厂商可以在这些方面有所针对性升级,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小结:总的来看,小型SUV凭借其年轻的外观设计、不错的空间表现以及较高的性价比,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同时也让该市场也成为了目前所有车企的必争之地。随着小型SUV产品的增多以及消费理念的成熟,未来小型SUV对紧凑型车、小型车市场的冲击可能会越来越大。
在小型SUV中,我们看到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一点值得肯定,但10万是小型SUV价格的分水岭,合资、中国品牌各有所长。随着中国品牌SUV的逐渐升级以及合资产品的下探,未来10-15万元区间将是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正面交锋的主战场。然而对于小型SUV产品来讲,未来可以提升的也还是很多的,例如做工、异响、动力等等方面,如果能够进一步升级,相信能更具竞争力。
销售渠道持续下沉
● 销售渠道持续下沉,三线城市消费增长迅速
三线城市是指有战略意义或比较发达或经济总量较大的中小城市。它们多数都是中东部地区省域内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地级市和全国百强县,拥有一定的居民消费能力,拥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产业,但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此次划分的三线城市主要指的是保定、桂林、马鞍山、绵阳等这些城市。
在目前的车市中,一线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诸多车企已经将目光放在了三线城市进行渠道下沉,而2015年1-10月份三线城市上牌量增速17%则说明了其市场前景的广大。从汽车之家网上订单数量来,在三线城市,中国品牌的需求增速最大,达到了64%,而美系品牌以及日系品牌的需求增速也均在平均值52%之上,三线城市已经成为厂家渠道下沉都在努力争夺的一个区域。
具体来看,经过我们的数据统计,三线城市中10-15万以及15-20万元的需求增速分别为59%以及56%,位列第一和第二位。同时像5-10万以及25-30万元的增速也在大盘(52%)之上。车型方面,三线市场增速最快的是MPV以及小型SUV产品,这二者成为了新的热点。另外中型SUV以及跑车的增速也较快,说明了消费的多元性。而目前市场份额较大的紧凑型SUV、紧凑型车增速则相比之下落在了后面。
动力方面,从汽车之家的订单数量来看,涡轮增压发动机成为了大家需求增长最快的类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凭借出色的动力以及燃油经济性,已经越来越被消费者所认同。而从排量来看,1.0-1.2L这样的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颇受青睐,像朗逸、高尔夫、雪铁龙C4L、翼搏、卡缤等等都有搭载1.2T或是1.0T这样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变速箱方面,虽然5挡、6挡目前仍是主流,但是消费者对于更高的挡位数量已经有着更高的需求。
在购车的理由上,性价比、外观、空间依旧是排在前面的三项,这个趋势和全国一样,我们注意到,外观因素对于三线城市的消费者的购车重要性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口碑关键词来看,他们喜欢的是大气、顺眼、时尚以及流畅的设计风格、线条。
从汽车之家的口碑数据来看,三线城市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中,比较满意的方面是外观、空间以及动力方面,外观方面尤其突出。而不满意的方面,异响、油耗高、减振硬几项是大家的共性,而减振硬的反馈相比一、二线城市更多,而一、二线城市则对车内异味、油耗高有着更高的不满意反馈。
小结:总的来看,目前三线城市的增速迅猛,MPV和小型SUV是该类城市的增长要重点。目前三线城市对中国品牌产品的需求较大,增长空间也很大。同时随着收入的提高,未来三线城市购车预算将向10-20万转移,而搭载小排量增压发动机的产品在这些城市也更有机会。
● 总结:
通过此次我们介绍的2015车市四大消费热点,我们了解了2015年汽车市场的一些消费趋势。作为消费者,其实我们的行为正在影响整个行业,同时车企其实也捕捉到了我们的需求,进一步推出更多、更好、满足不同细分需求的产品,我们的汽车市场也在向着更成熟、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回顾此次的四大热点,新能源车的持续发酵、7座车型受追捧以及小型SUV的走强,加上三线市场的增速迅猛,这些特点我们预计在2016年仍然会延续,那么在2016年,上面几大特点有没有一些小的变化?有没有新的特点能够入围和体现出来?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上文我们仅是展示了汽车之家数据研究中心对于2015年车市四大消费热点的主要内容,而我们还为大家提供了更丰富的完整版供大家参考,您可以点击下面链接下载完整报告。(文中数据来源:汽车之家大数据应用部;文/汽车之家 王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