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新闻] 2015年已经过去了,无论是诸多重磅新车的上市,还是汽车市场跌宕起伏的表现,都为这一年留下了诸多回忆。回顾2015年车市,我们能够看到市场上不断呈现出新的消费趋势,而我们通过对于市场的观察、分析,总结了下面四大消费特点,分别是:新能源持续发酵;7座车型市场兴起;小型SUV市场火热发展以及销售渠道持续下沉,我们接下来就一同来了解下这四大趋势。
注:由于报告内容较长, 本文内我们主要展示核心内容,如果您想了解全部信息,可以点击这里下载完整版。
● 新能源持续发酵
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新能源产品的推出以及大城市限号、摇号政策愈演愈烈,新能源车的供给以及需求都有了长远的增长,最终使得新能源车走入到更多消费者的视线中。在2015年整体汽车缓慢增长的状态下,新能源车呈现出可喜的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2172辆和146719辆,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62608辆和60663辆,同比均增长2.5倍。
从新能源车的整体格局来看,根据汽车之家网上订单数据(注:增程式车由于样本量较少,本次分析不包含该类内容),2015年新能源车的网上订单量超过30万,相比2014年增长了113%,增速迅猛。车型方面,纯电动车型的订单越来越多,除了需求增加之外,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因为在2015年,例如普力马EV、北汽新能源EU260、吉利帝豪EV、比亚迪e6 400、知豆D2以及江淮iEV5等全新纯电动车型纷纷上市,这些新一代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有着显著的提升,产品竞争力也有所增强,使得大家真的会去考虑购买,最终使得订单占比有显著的提升。
如果细分到车型,插电式混动车型中,紧凑型车以及SUV是最主要的产品,二者的占比分别为47.52%以及36.7%;而纯电动车则以小型车和微型车为主,二者的占比分别是38.91%和30.89%。
从大数据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价位需求集中在20-25万元以及25-30万元区间,占比分别是32.6%以及36.4%,能够看到目前市场的需求以及产品多分布在这个区间内。而纯电动车的价格要更低一些,主力区间在15-20万元(占比39.6%)。这是因为目前纯电动车的主要产品是小型车和微型车,尺寸相对小一些,因此售价也相对要便宜一些。而油电混合车型的比例则更广,主要区间从25-30万一直扩展到100万元之上,这和雷克萨斯等主要布局油电混合动力车型车企的产品分布有关。
『目前国内在售的多是像奇瑞eQ和北汽EV系列这样的微型和小型纯电动车』
从订单数来看,北汽新能源EV系列、江淮iEV系列以及特斯拉MODEL S位列纯电动车的三甲,而上榜车型也多为中国品牌车型。比亚迪则是凭借秦和唐荣膺插电式混动车订单数的前两位,相比其它车型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方面,我们能够看到丰田系(丰田+雷克萨斯)的车型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与整体乘用车市场相比,一线城市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更大,主要因素是政府对各地新能源汽车不限行、免摇号的政策扶持,大大的刺激了限购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例如在“魔都”上海,秦作为插电式混动车型可以在上海免拍牌上沪牌,这样的政策支持使得秦去年1-11月的上牌量达到了15246辆,占到比亚迪秦全国整体销量的71.97%,秦同时也是上海地区所有车型中的销量之王,远远领先第二位的途安和第三位的途观。
『因为能免拍牌上沪牌,秦在上海的销量非常好』
我们的统计数据也能证明这点,购买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目前看来主要是刚需一族,受限于牌照,最终选择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占比达到了35%,政策导向非常明显。而购买合资和进口新能源车的,多是出于产品的油耗和保养经济的产品特性因此选择。
目前主要的新能源车有三种类型,从汽车之家的口碑数据来看,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动力表现消费者还是比较满意的,动力强、加速快也是这些车型的主要特点。而油耗方面这些插电式混动车型能够下探到2L左右,还是很出色的。对于纯电动车,养车成本、加速快以及不限行是消费者主要满意的方面,诚然,这确实也是目前纯电动车的优势。
同时不满意的方面其实也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从口碑来看,插电式混动车型最不满意点在于空间小,尤其是后备厢空间小,噪音大和充电困难。后备厢小主要是在于其需要安放电池组,因此占据了一部分的空间。纯电动车最不满意点在于充电困难,充电时间长、充电设施少亟待解决。我们能够看到,充电困难是目前新能源车在使用中消费者普遍不满意的,这一点也需要政府部门积极推进。
『雷凌双擎已获广州节能车摇号指标』
小结:总结新能源车市场2015年的趋势,我们看到新能源车销量之所以能够有着成倍的增长,主要还是因为政策导向的作用。在限购城市,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增长成为了2015年的一大特点,同时各地区购买新能源车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各地区消费者对于不同类型的车型有不同的喜好,但我们也能够从其中看出一些地方保护在里面。在编辑看来,破冰的方法就是将我们的产品真正的交给市场,胜者生存。相信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充电设施的不断普及、电池成本的下降以及越来越多新产品的推出,2016年新能源车的增长可能会来的更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