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零部件 正文

迎报复性消费?众多企业遭遇无工可复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报复性”消费?不存在的

  出口、投资及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引擎。从消费端看,因为对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内企业正有条不紊地复工复产,许多人都寄望于疫情缓解后,被压抑的需求重新释放,“报复性消费”已成为社交媒体的热词。然而,企业倒闭、裁员、减薪等无不在疫情期间轮流上演,没有了收入,需求端受阻。

汽车之家

  “我已默默地把曾经卸载的拼多多软件重新安装上”、“钱包空了,我想知道‘报复’谁?”、“现在经济危机来临,要尽可能备现金”......这些都是网友们的花式调侃。虽然为迅速拉动在疫情期间几乎停滞的消费,中国一些地方政府正为购买汽车等大件商品提供补贴,并延长新能源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2年等举措,但从终端消费者的反应来看,今年买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容乐观。

汽车之家

  全球需求端不给力,汽车制造商现金流不足,上游供应链日子更不好看。“公司已拖欠供应商好几千万元,整体项目已停工,没有东西可以贷款,金主爸爸再不投钱将饿死。”国内某知名造车新势力企业员工与汽车之家沟通时表示。与其他现金密集型的企业不同,不少车企的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当汽车在售时万事大吉,但当不景气发生时,现金流就会被迅速消耗,特别是面对很难预判的疫情时。

   IHS Markit预测,2020年美国汽车销量将达到1440万辆,同比至少下降15.3%。欧洲市场销量将下降近14%,全球汽车销量预期将同比下降超过12%,至7880万辆,这将比十年前经济大萧条期间8%的降幅还要大。

汽车之家

进口断货“灰犀牛”预警

  按常理分析,如果海外疫情进一步扩散并持续时间较长,进口供应链将面临严峻挑战,甚至可能对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带来瓶颈制约。当然,如果国内的终端消费需求也有明显下滑,则这方面的供给冲击将有所缓解。

  目前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需要依赖进口的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和元器件,如高强钢钢板、铝板、汽车电子芯片等中高端、精密加工产品。从细分市场来看,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占比近八成。目前,上述四国的生产过程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企业面临的供应链风险将是一个现实问题。

汽车之家

  虽说博世、大陆、采埃孚、伟世通、法雷奥等跨国零部件制造商都已经在中国加大了本土化生产,但这些企业的部分材料和基础配件仍然需要从海外进口。跨国零部件企业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如果一旦断供,就会对正处于恢复中的国内汽车生产和销售带来新的冲击。中国汽车行业确实应该重新审视供应链的管理能力。

  咨询公司Gartner研究供应链的副总裁德慕克称,已经采用先进供应链技术的公司可能会在未来2-3个月内恢复一定的状态,但无法避免受到伤害,可能需要6-9个月的时间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并使之重新恢复正常运转。

结语:

  经济可以复苏,而人不能起死回生。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和死亡,全世界都在承担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既始料未及也并未终结。中国已经打赢了疫情前半场,而后半场我们跑不了,要陪着全球走完防疫的全程。离开中国供应链,世界不能正常运转,世界需要我们,我们同样也需要世界。(文/汽车之家 彭斐)

迎报复性消费?众多企业遭遇无工可复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零部件
产业报道
更多精彩内容:
新产品计划
带你懂行业
向编辑彭斐提问
文章标签: 零部件 产业报道
共2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