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能源车市一向不温不火,直到排放新规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了头上。被罚怕了的欧洲车企,只有抓住电动车这根救命稻草。
一季度欧洲新能源车销量23.4万辆,同比增长79%,其中纯电动车型销售13.5万辆,同比增长53%,插混车型销售9.9万辆,同比增长132%。
起步最早、一度被视为标杆的挪威,增长不再,而德国、法国、英国市场却同比都翻了番。燃油时代,德国和法国车企在中国深耕多年,熟悉市场,赚的盆满钵满,电动时代必然也不会做旁观者。中国市场红利,它们会眼睁睁看着特斯拉一人独享吗?
一定不会。它们会怎么来?不妨先看看他们在自家的套路。
◆是怎么个套路?
欧洲市场上热卖的车型以小微车型为主,以德法两国为例:卖的最好的是大众e-高尔夫、雷诺ZOE和标致e-208等小微车型,增速更是可观。雪铁龙C-Zero这种2010年就已问世的微型电动车,至今还在热卖。
特斯拉也进军欧洲市场,但步子远没在中国那么大。Model 3一季度累计销售2.1万辆,同比仅增长7.6%,而同期雷诺ZOE和大众e-高尔夫分别增长了77%和38%。
为什么欧洲卖电动车还在“翻箱底”?因为成本。欧洲车企的电动化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成本高难赚钱是主因。对电池降本这件事,欧洲人和日本人一样,不见兔子不撒鹰。小微型电动车开发成本低,且素受欧洲人喜爱,所以,造小型电动车既不亏钱也能平衡排放。何乐而不为?
欧洲这些小车跟我们有关系吗?有,咱们捋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