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pollo好约么?体验如何?
[汽车之家 新闻] 你还记得,《蝙蝠侠》中从远处自动驶来的蝙蝠战车的镜头么?你还记得新出的《赛博朋克2077》游戏中被追杀的主角匆匆忙忙的跳进了车后座,在车内躲子弹的过程中说了句“开车”,车辆便自动行驶么?这些镜头让我们在电视前热血沸腾,并幻想自己成为主人公一试究竟,感受未来科技带来的便捷与激情?别急,在近日,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正式登陆北京,无需预约,只要打开百度地图App/Apollo GO App,都可以直接下单叫车。自动驾驶是否“真自动”?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尝鲜》节目第二期来到了北京亦庄,来看看自动驾驶到底香不香?未来是不是已经提前到来?
★ 30秒快速了解该文章
1、专用App预约方便快捷,目前等待时间较短,行程较为单一固定;
2、车辆行驶风格比较温和,但仍处于民用测试状态,短时间内很难全面应用;
3、自动驾驶近几年能够取代传统出租?出租司机表示“没戏!”;
4、安全问题成为自动驾驶的最大顾虑之一;
5、76.92%的受访人群认为自动驾驶走入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几年时间。
◆ 拿着手机,怎样才能约上自动驾驶出租车
想要坐上无人驾驶出租车,我们要下载百度提供的Apollo Go App,当然百度地图也是有入口的。以Apollo Go为例,演示下如何叫车。目前已经开放的体验区域有两个,分别是海淀区稻香湖路附近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个区域的站点较多,想要叫车的话必须定位在附近才可以。我此次前往的就是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首先需要登录账号,此前没有注册过的话填写手机号就可以注册。进入叫车界面后,整体布局与常用的叫车软件基本保持一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服务时间为上午10点-晚上16点,如果出现极端天气(例如暴雨、冰雹等)也会暂停服务,想要去体验的同学们可别扑了个空。
另外参考官方的规定来看,每辆体验车最多只能乘坐两名顾客,前排无法乘坐;乘坐人年龄需满足18-60岁的限制。由于无人驾驶车还处于测试状态,所以只能在特定区域的指定地点穿行。为了测试不同时间段截单速度的差异,我尝试了多个地点,共计完成了8次行程。事实证明,系统接单的速度很快,1分钟内就会分配附近的体验车,平均等待时间大约在4分钟左右。
◆ 自动驾驶出租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除此之外,还有车头部的毫米波雷达和四周的超声波雷达、这些传感器有不同的优劣势,因此主机会将他们的数据进行融合,行为决策端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判断,最终进行车辆的控制。
百度Apollo 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大脑被放置在后备厢的位置,里面就是昂贵且分量十足的硬件平台,里面运行的是百度Apollo超过数百万公里测试的软件程序,同时它在运行中也会不断学习新的情景。
“嗡嗡”的噪音持续从座椅后部发出,听起来有些难受。根据司机的说法,我搭乘的这台体验车已经关闭了部分散热风扇,全功率运行的话车内噪音可能会难以接受。
乘客的到来显然缓解了司机的无聊,根据他的说法,目前百度无人驾驶车已经测试了3年左右,每天大约行驶150-200km。即便在非营运时间,他们同样伴随着无人驾驶车进行路测。根据安全员的说法来看,2020年10月11日开放体验当天,来体验的人群基本上达到了峰值,根据官方统计达到了2600单左右。近期体验的人数有所下降,大约在每天10-20单左右。
◆ 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是种什么样的神仙感受?
由于百度官方要求,并不允许试乘者拍照,图片较少还请各位网友谅解。根据官方的说法,百度的无人驾驶车可实现L4级别的无人驾驶,其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相机的融合方案来确保对周遭环境的精确感知。
自动驾驶车全程如同老司机一般操作娴熟,新手司机看了都会羡慕。最重要的是它绝对会遵守交规,不会出现违法操作,一旦出现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就会通知安全员进行处理,因此安全性上表现很好。
根据安全员的说法,他们还遇到过无人驾驶车自动急刹导致后车制动不及追尾的情况发生。因此在乘客坐车的情况下,安全员会随时观察路况,当突发情况出现时会提前介入进行刹车操作。
无人驾驶车在通过减速带的时候明显会感觉到很大的颠簸,这说明减振已经无力化解多余的震动了。如果无人驾驶车能够进入量产的状态,必然要对减振系统进行优化以适应新增设备的重量。
◆ 试乘小结:
从我的实际使用体验来看,百度无人驾驶车在下单和使用体验方面因为有专用的App(百度地图App/Apollo GO App),有一定门槛存在,但实际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不过由于测试地点的要求,因此只在特殊区域进行指定地点的往返,满足大部分人的通勤需求显然是不可能的。另外由于设备的限制,无人驾驶出租车仅能满足2人出行的需求,且严重压缩的后减振会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目前开放的无人驾驶车在现阶段显然不具备更多的商业运营能力,但其顺滑的乘坐感受还是给了我不小的惊喜,假以时日,无人驾驶在封闭道路、园区、工厂等领域显然是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无人驾驶车有着颇为特殊的外观设计,第一次见到显然十分新奇。但目前无人驾驶车已经测试了3年有余,路上的司机和行人显然已经见怪不怪了,基本上拿无人驾驶车当做正常的车去看待。在体验过程中,我们也能见到其他乘客上下车,那么他们是如何看待无人驾驶车的呢?其他出租车司机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我们将在下一页公布答案。
传统出租司机怎么说/总结
◆ 随机街采的路人,怎么看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
☆ 受访者年龄、性别以及从事职业
通过上文能够看到,在我们体验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之后,并不是起初我们想象的那样:“未来已来”,而仍处于数据采集阶段,只不过是加入了规定的A-B点试乘环节。同时,其车内也为测试状态,例如有着侵占脚部空间的空调管道、嗡嗡作响的电脑机箱风扇等等。不过随着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登录北京并开放试乘之后,依旧能够成为不少人在茶余饭后的谈资,为此我们在附近的商区、居民区等区域进行走访,随机对话约30位路上行人并收集数据,供大家参考。
在上面年龄分布数据图中能够看到,18-20岁、21-30岁、31-40岁以及41岁及以上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7.69%、30.77%、23.08%以及38.46%。其中总男/女占比分别为46.15%和53.85%。
针对受访者所从事职业方面,我们也进行了记录,从上述数据能够看到,公司职员和自由职业占比均为23.08%,学生和个体户占比均为7.69%,出租车司机占比最高为38.46%。由于随机对话当天正处于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内,所以订单较少的出租车司机成为主要受访群体。
☆ 传统出租车司机,他们怎么看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
同时,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车辆也被称为“出租车”,所以我们针对当时受访的传统出租车司机进行了一个特殊的问题,便是“近三年内自动驾驶是否会对目前职业有所影响?”当然从上面图片能够看出,答案惊人的一致,所有司机师傅们均表示并不会给他们造成什么影响。
其中有两位正在准备交接班的师傅表示:“我有几次接单送乘客来过亦庄这边,看过路上行驶的那些自动驾驶车,上面挂着零七八碎的摄像头什么的,一看就是早期试验品,不然下雪、下雨、下雹子怎么办?还得给设备打个伞?再说,我看到他们行驶道路上都有专门的自动驾驶行驶路牌,也说明它们还在做实验。这一实验,就且着呢,况且北京交通这么复杂,加塞、超速、压速的司机每天都存在,在加上酒驾什么的,一个老司机都有可能出现剐蹭,更何况一台由人创造的计算机?”或许正准备下班的师傅等的有些着急,说了一句:“交通不是儿戏,谁敢自己豁出去把小命儿交给计算机呢?近几年取代传统出租?没戏!”
☆ 随机街采中,有多少人体验过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
在跟十几位传统出租司机聊完之后,我们又在不同地点向不同人群进行街采,其中在受访群体中,已经体验过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车辆的占比19.23%,而还未体验并且近期并无体验打算的人数占比高达69.23%,打算近期体验的人数占比仅为11.54%。在这其中,多数个体户以及上班族对自动驾驶并没有过高的兴趣,其中一位受访女士表示:“每天忙都忙不完,逛街都没时间,哪还有去找个固定的地方去体验自动驾驶啊?难不成我要打车去指定地点?下车之后在打车走?”
在对话中,我遇到几位没课的大学生,听到有自动驾驶车辆开放试乘,表示十分感兴趣,并当即下载了软件,似乎马上就要去感受一样。同时,几个女生也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上对自动驾驶未来的畅想,并且表示要以后都不用学车本就更好了等等。通过随机街采我们能够看到,年轻人仍处于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人群,当然也有大部分是表示感兴趣,但工作较为繁忙,并没有时间去感受新鲜事物,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因素之一。
☆ 体验后大家对这款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有什么想说的?
对于已经体验过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受访者中,基本所有人都表示后备厢的噪音很明显,1-2分钟的短途体验还能忍受,如果要是长时间的长途,那一定是受不了的。同时,还有人表示“不能装行李”、“地点/距离受限”这几个局限性,不能让这款测试车称为出租车,倒是可以成为A-B点的摆渡车。
当然,在我们对话中,有一个受访者表示是在刚开启公开试乘的时候进行体验的,说除了十几分钟的街头等待以及北京的瑟瑟秋风,让自己感觉很“孤单”外,一切都挺不错的,毕竟新鲜产物的推出到最后的落地还需要一些时间。
☆ 那些目前不想体验的受访者,对自动驾驶还有哪些顾虑?
通过上面我们能够看到,那些近期不想体验自动驾驶的受访者中,有76.92%的人担心安全问题,而有23.08%的表示单纯不相信AI智能。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接访中,有一位穿着时髦的女士,她表示自己驾驶的车辆就有很多主/被动安全配置,在刚买车的几个月也愿意尝试那些功能,但或许是还达不到智能的水平,整体使用下来,总让自己提心吊胆的,索性就不在尝试了。而她对于自动驾驶这件事并不抵触,如果真有一天,马路上都是自动驾驶车辆,这样能够大大提升生活品质以及时间成本,她也很希望早早看到这一天。
☆ 路人认为,对于自动驾驶走入日常生活中还远么?
最后,我们针对“自动驾驶走入日常生活中还远么”向此次所有受访者进行询问,有76.92%的受访者表示还需要几年时间,不过也有23.08%的人表示现在科技进步很快,或许近一两年就能实现也说不准,他们还是很期待的。
◆ 全文总结
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对自动驾驶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认知,在褒贬不一的评价中,总体来看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并没有想象中让大家一下惊艳到,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超出人的预期。例如,早起体验热潮期的叫车难、乘坐舒适性低、自动驾驶在突发状况下还需要人工介入以及固定的上/下车地点,让这款车被贴上数据采集阶段的标签。
此外,想要让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前往更多的城区、道路,除了百度自身上的技术,还需要政策的协同,毕竟现在的固定的上/下车地点也是受限于“自动驾驶指定道路”的限制,大大降低了人们对这款车体验的便利性,以及数据采集的多样性。最后我们想说,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路还很长,在这路上会存在质疑、阻力、孤独,但同样会有惊喜、感动以及期待。(文/汽车之家 周易/姜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