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小的涡轮叶片和叶轮叶片直径设计
我们知道,涡轮增压系统一直都会存在一个迟滞的现象,因为由废气带动的涡轮需要发动机在特定的排气量下才能被“吹”动旋转,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这个状态一般都需要发动机进入较高的转速才能实现。
废气一端的涡轮(左)和进气一端的叶轮(右)
EA111的1.4TSI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和叶轮叶片采用了小尺寸设计,其直径分别仅有37mm和41mm,这样涡轮的转动惯量很小,废气更容易带动涡轮做高速旋转,因此其在最佳工作状态时需要的发动机转速也就更低,有效的达到缓解涡轮迟滞的效果。
『』国内1.4TSI发动机输出曲线』
当然,小涡轮提供的进气增压值相对大尺寸涡轮会比较小,这套系统的最大增压压力为1.8bar,不过作为家用车辆上的涡轮增压器,已经可以满足提高燃烧效率、增加动力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其较低的响应转速更加适合国内的路况。从实际表现看,这款发动机在1750转时起就可以输出220Nm的最大扭矩,在1250转时就能够达到180Nm的扭矩输出。据介绍,这款增压系统在1000转左右时就已启动并且介入工作,作为家用这套涡轮已经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你所不知道的TSI——峰值扭矩220Nm可在1750-3500rpm大范围转速区间恒定输出的原因
在1750-3500rpm的灰色区间内,大众1.4T发动机都可以输出恒定的220Nm峰值扭矩
在涡轮增压发动机上,我们经常会发现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输出会在一个范围内保持恒定,例如在这台1.4TSI发动机上,峰值扭矩220Nm可在1750-3500rpm大范围转速区间恒定输出,这是因为由废气带动的涡轮处设置了旁通阀(即泄压阀),在废气压力超过压力单元设定的值后,阀会被打开,过多的废气就会绕过涡轮叶片被排出,保证涡轮在一个较为固定的转速下工作,这样涡轮增压器提供的进气压力值也会相对固定,因而才产生了特定转速下峰值扭矩输出的“平台效应”。
网友提问:
原厂的增压发动机一般都不会将性能发挥至极限,我可以对1.4TSI发动机进行一些改进,以增大他的输出吗?
旁通阀(左,即泄压阀)和控制其开合的增压压力限制阀(右)
通过上面对扭矩输出“平台效应”的原理介绍我们能想到,其实主要是因为泄压阀压力单元有一个固定的压力值限制,才会将原本山峰形状的输出曲线“削”出了一个平顶。要说其更大的潜力确实存在,因为大众在海外采用类似缸体结构的双增压发动机还有100kw以上功率的版本。不过这个压力值限制是厂家经过缜密的计算和平衡后给出的最佳值,它考虑到了涡轮、汽缸等零件的寿命,以及匹配车型的使用情况等因素,而用户私自改造动力可能将会破坏这个平衡,因此我们并不推荐用户对原厂发动机进行改造。
『国外同型号1.4TSI发动机输出曲线』
另外,在海外的这款发动机动输出是不一样的,海外版相同型号1.4TSI最大功率为90kw/5000-5500rpm,峰值扭矩输出为200Nm/1500-4000rpm。在引入国产后,由于国内对汽车排量的要求相对更宽泛(欧洲采用欧5标准,国内大致相当于欧4标准),大众也对这款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做了调校,最大输出功率增加为96kw/5000rpm,峰值扭矩增加为220Nm/1750-3500rpm,可以说厂家已经在国产后释放了其部分“封印”,动力已经能完全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 独立的涡轮冷却系统
我们在冷却系统的介绍中已经提到,发动机在熄火后,虽然机油循环停止,但独立的冷却系统仍可通过单独的冷却系统继续提供冷却,防止涡轮增压器过热而造成故障。
○ 用于精确监控压力的传感器和阀体
『进气系统的两套传感器』
在这款发动机上,空气在通过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后,将会经过两套传感器的检测才能进入发动机气缸内,他们分别是位于冷却器前的增压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和位于冷却器后的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这两套传感器能够精确的感知增压空气在冷却前后的状态,进而通过行车电脑分析来调节位于涡轮增压器上的阀体开度,精确的控制所需要的进气量。
增压压力限制阀和增压空气再循环电磁阀(右)
这款1.4TSI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设计有两个执行压力控制的阀体,分别是废气涡轮一端的增压压力限制阀和空气叶轮一端的增压空气再循环电磁阀,他们都是由行车电脑控制进行打开和关闭的。
旁通阀(左)和由增压空气再循环电磁阀控制的进气压力释放通道(右图左上部圆形接口内的开槽)
除了控制进气压力外,这两个阀体还有保护涡轮和叶轮叶片的作用:当发动机转速过高时,大量的废气会带动涡轮叶片高速旋转,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损坏涡轮,而此时增压压力限制阀会控制位于涡轮叶片下的旁通阀打开,过多的废气直接从旁通阀排出,以保护涡轮;与之类似,空气叶轮一端的增压空气循环阀会在增压压力过大时开启,将高压气体释放到空气压力低的部分,进而保护节气门等发动机部件,并避免高压气体对叶轮叶片的反向冲击。
『拆解下来的的涡轮增压器』
网友提问:
涡轮增压器是不是保养成本很高,并且更换增压器会很贵?这种车型保养周期是怎样的?
大众这款1.4TSI发动机的涡轮增压系统采用和排气管集成式设计,据厂家给出的说法,涡轮增压器并不是易损件,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是和发动机同寿命的,同时也无需特别给予维护和保养,因此不会产生针对涡轮增压器的养护费用。
对于大众1.4TSI车型的保养周期,根据一汽-大众2010年7月15日起执行新的售后保养规定,搭载TSI发动机的车型(包括速腾、迈腾、新宝来、高尔夫A6 和CC)的保养间隔为:
1、首次免费保养里程为:自购车之日起一年内(以购车发票为准),首次行驶里程达到5000km(最长不超过7500km);
2、第二次保养里程为:10000km或一年;
3、第三次保养及以后,定期保养间隔里程为每10000km或一年。
小结:
在完成了对涡轮的拆解后,这台一汽大众1.4TSI发动机的外部零件也基本完成了拆解工作。接下来,我们还将会把发动机转移至旋转台架上,对其进行“开膛破肚”式的内部拆解。在其内部,我们看到了这款发动机独特而精妙的正时系统、高压燃油泵,以及汽缸和活塞设计,我们将在近日为您带来这些内部构造的拆解和结构解读,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