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体验 正文

让大脑“退化”体验奥迪多项前瞻性技术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 智能尾灯

  你是否遇到过夜晚在城市车流中行驶,前车尾灯太亮(尤其是部分LED尾灯)让你看不清的情况?反正我是遇到过,刺眼的红光照的眼睛很难受,尤其是再堵车或者车辆行驶缓慢的时候更严重。奥迪的智能尾灯就是为解决此类状况而诞生的。

奥迪 奥迪(进口) 奥迪A7 2012款 3.0TFSI quattro豪华型

奥迪 奥迪(进口) 奥迪A7 2012款 3.0TFSI quattro豪华型

  智能尾灯会根据路况、车速、天气等因素自动调整尾灯的亮度,尽可能避免亮度太高而影响后车的驾驶。在必要的情况下,左右尾灯的亮度还能分别自动调整。不过目前该系统还处于研发阶段,暂时不会投入量产。

 ◆ 激光雾灯

  大雾是造成重大事故的元凶之一,奥迪最新研发的激光雾灯会让后车及时发现自己,它是通过在车辆尾部安装一个红色的激光发射器来实现的。

奥迪 奥迪(进口) 奥迪A7 2012款 3.0TFSI quattro豪华型

奥迪 奥迪(进口) 奥迪A7 2012款 3.0TFSI quattro豪华型

  激光束以一定的角度向下发射,确保不会直接照射到人眼。在正常状态下开启,除了后方地面上多了投射的两道杠外并没有什么稀奇,但在雨雾天便会成一个向路面倾斜的三角光亮警示牌,相比传统的雾灯更容易被发现,穿透力也更强。激光雾灯还不会马上得以应用,因为技术较新,还要经过欧盟的各项安全评估,目前仍处于概念阶段。

 ◆ 擦拭效果转向灯

  “擦拭动作”转向信号灯旨在向周边环境传递明确无误的信号。目前的转向信号灯有时候做不到这一点,比如车辆部分被遮蔽,或者转向信号灯失灵,后车司机就有可能无法判断前车是否要转弯或是打出危险警示灯。

奥迪 奥迪(进口) 奥迪A7 2012款 3.0TFSI quattro豪华型

汽车之家

  奥迪研发出一种更加“聪明”的转向信号灯。当驾驶者启动转向信号灯时,车灯形成一个从内向外“擦拭”的动作,传递出明确的信息,即便在远处也能让人清楚的看清并理解。这一信号是由一个顺序通电的LED横排灯组发出的。

 ◆ OLED技术

  与目前使用的由半导体晶体组成的LED不同,OLED是由有机材料制成的,目前在MP3播放器中已经得以广泛应用。通电后,糊状物的分子发出光子,OLED平面因此被点亮。通过调整电量输入的分布,照明效果既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产生明暗效果,甚至是动态效果。

奥迪 奥迪(进口) 奥迪A7 2012款 3.0TFSI quattro豪华型

奥迪 奥迪(进口) 奥迪A7 2012款 3.0TFSI quattro豪华型

  OLED的优点是很多的,它本身就是个显示屏幕,可以灵活创造和设计“灯组”的样式,甚至是动态效果。但该技术目前离量产还比较远,因为OLED本身的技术就不太成熟,用在汽车上更是遥遥无期了。


线控技术

  线控技术在当前车辆上并不少见,小到空调控制旋钮,大到电子油门以及电子换挡杆等。说白了,线控技术就是抛开纯粹的机械联动,通过发出电子信号来“遥控”操作。目前电子油门等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奥迪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将线控技术应用于转向和制动上,并首次搭载在亮相于法兰克福车展奥迪A2电动概念车上。

奥迪 奥迪(进口) 奥迪A7 2012款 3.0TFSI quattro豪华型

  尽管奥迪多次强调线控转向和制动会进行重重的安全保障,但这种不直接的传递方式还是让人有很多担忧。不过既然奥迪这么做,肯定就有它的道理。

  线控转向的优势:1.左右舵转换更加方便;2.转向机构位置布局更灵活;3.方向盘调整更灵活;4.主动转向工作时,方向盘与转向机构暂时分离;5.转向回馈、转向比等设置更随意;6.碰撞时减小受伤几率(没有转向柱)

  线控制动的优势:1.不同车轮制动力分配更灵活;2.踏板行程缩短优化空间

  当然,这两项技术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线控技术用于方向和制动方面的可靠性和反应时间将需要更加完善的保证。奥迪表示,线控转向并不会让传统的路感消失,通过电机模拟震动以达到接近或者相同的效果。

全文总结

  在机械性能逐渐趋于成熟之后,未来的日子里高科技将成为车辆的研发重点之一,以上展出的都是奥迪在安全和科技方面的最新成果,是否已经让你感到惊喜或者不可思议了呢?无论如何,安全都是车辆发展中不变的主题,而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也将会为之服务。(文/图/摄 汽车之家 孙涛)

投票:奥迪新技术
1、以上技术您对哪项最感兴趣?
堵车辅助(低速主动巡航+车道保持系统)遥控自动泊车
拖车辅助 开门警示系统
倒车/路口警示车辆防碰撞系统
灯光技术线控刹车和转向技术

汽车之家


汽车技术很难懂?汽车设计太遥远?谁说的?这些内容也可以很有趣!

汽车之家

>>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成为达人?一起去汽车之家科技看看!<<

文章标签: 新鲜技术解读
共6页<>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

相关车系

车型推荐
00:00 00:00
车型推荐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