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拆解分析 正文

跨级别的较量 CS75/比亚迪S7底盘大对决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悬架结构及细节

  在后悬架结构及细节方面,CS75与S7均采用了独立悬架设计,材质、用料也均为钢制,不过这并不代表两车的对比结果再一次平分秋色,尤其是在减振器设计方面,二者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差异,至于具体情况如何?我们带着疑问继续往下看。

长安汽车 长安CS75 2014款 1.8T 自动精英型 国V

  即便是不懂车的人,也能很容易地从上图中发现两车在后悬架结构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CS75采用的是标准的多连杆式后悬架,这种设计在同级别车型中十分常见,其用料也中规中矩,结合自身定位大量采用了钢制部件,而同为独立后悬架设计的S7则显得有些不同。相信比亚迪的铁杆粉丝们一定不会对S7的后悬架结构感到陌生,没错,这种设计在比亚迪S6上曾经应用过,厂家称之为“麦弗逊配三连杆式独立悬架”。

  这个名字似乎听起来有些拗口,而且提到麦弗逊总会让人们想起前悬架,难道麦弗逊结构也能用到后悬架上?其实对于厂家的叫法我们不必纠结,但或许这个名字真的十分贴切,具体原因容我为您慢慢道来。

长安汽车 长安CS75 2014款 1.8T 自动精英型 国V

长安汽车 长安CS75 2014款 1.8T 自动精英型 国V

长安汽车 长安CS75 2014款 1.8T 自动精英型 国V

长安汽车 长安CS75 2014款 1.8T 自动精英型 国V

长安汽车 长安CS75 2014款 1.8T 自动精英型 国V

长安汽车 长安CS75 2014款 1.8T 自动精英型 国V

长安汽车 长安CS75 2014款 1.8T 自动精英型 国V

  两车底盘设计风格的不同在后悬架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CS75偏重于宽敞车内空间的营造,S7则或出于平台化的影响,采用了与比亚迪S6相同的后悬架设计,牺牲了一定的后排乘坐宽度,从此前的评测文章中我们也看到,在后排横向宽度方面,S7比CS75要窄90mm,这也佐证了我们的判断。

文章标签: 底盘解析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