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设计完成之后,就会进入到1:1的内饰油泥模型制作过程中,别以为只有外观设计的时候才会应用到油泥模型,内饰同样也是如此。包括中控台、仪表盘、空调出风口,乃至座椅的位置等都是和实车完全一样的。
制作内饰油泥模型的好处是可以让设计师能够第一时间的见到最切实的设计效果,毕竟电脑显示屏中的设计草图和最终的实车肯定会存在一些体验上的差异。“在油泥模型上,包括皮革的纹理、缝线效果等也都是可以被忠实还原的,如果设计师不满意的话,模型师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微调。”Soo说到说到这里的时候,还笑称她手下的两位油泥模型师的工作是全世界最让人向往的工作之一。
而在给我们讲解油泥模型的时候,Soo也让她的模型师给我们演示了如何展示现中控台的不同纹理和不同间隔尺寸的缝线效果,每一次细微的调整都意味着模型师可能要重新去制作相应的模具,而类似的细节调整在全新林肯大陆上可能有成百上千次。
“有一些可能消费者并不见得能够感知到,但是为了实现整体的用户体验,就是这么细节的东西,我们也不会放过。”Soo说。“比如有一些例子,像这个座椅后面的小桌板,虽然量产后并没有引入,但在设计的时候这个边缘的装饰部分也是经过再三斟酌的,保证车在运动的时候,笔也不会从上面滑落到地上。”
整个中控台有600多个零部件,能够很好的整齐的安置在中控台上是除了基础造型设计之外最重要的工作。于此同时,还要考虑空间和使用便利性等等的细节。这里Soo提到了多媒体系统左侧的挡位按键,电子挡位技术的成熟让林肯得以在多款车型上采用这种按键式的设计,一方面使用起来一目了然,减少了误操作,另一方面也节约了宝贵的前排空间。在林肯大陆上,挡位按键被设计的尤为和谐,与多媒体屏幕另一侧的功能按键相对应,提升了驾驶舱的整体感。
副驾驶的位置前方早先的设计草图上我们能够见到一个斜体的Continental标志,而在最终定妆的时候却被取消了。Soo告诉我们,团队考虑再三之后觉得从外观到内饰,驾驶者能够看到的LOGO数量还是太多了,包括前脸、翼子板、迎宾灯、迎宾踏板、方向盘以及多媒体系统上方等位置。所以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还是决定把副驾驶前方的这个LOGO拿掉。但如果市场反应消费者喜欢这个LOGO的话,当然未来也可以考虑把它当成一个选配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