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3前悬架特点
[汽车之家 底盘解析] 传祺GS4目前已是广汽传祺品牌的销量顶梁柱之一,在8月份中国品牌SUV车型销量排行中处于第三位(第一、第二位分别是哈弗H6和宝骏510),月销量超过27000台使GS4对得起爆款的称号。然而,广汽传祺并不满足于只在紧凑型SUV细分市场位居前列,看着宝骏510在小型SUV市场独领风骚,传祺岂能坐视不理?传祺GS3正是广汽用于攫取小型SUV市场份额的一款重点车型。GS3外观设计保持了传祺家族式设计语言,前脸与GS4一样,也采用了凌云翼格栅。相似度较高的设计风格以及更小的尺寸,使得GS3被认为是小号版GS4。究竟GS3是不是GS4底盘缩短轴距后的产物呢?您看了本文的解析后便一清二楚了。
本文进行底盘实拍的车型是汽车之家品库关注度最高的2017款200T自动豪华版车型(次顶配)。不同配置的GS3在轮胎配置方面有一定差异,但底盘结构和悬架系统设计是一致的,可作为参考。
● 底盘全景图
传祺GS3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转梁的悬架形式,与绝大部分同级同价位的中国品牌小型SUV采用的悬架形式一样。我们发现GS3的前桥设计与GS4相似度较高,但在细节之处有一定的区别,这将在下文中有所介绍。
● 麦弗逊式前悬架
GS3采用了麦弗逊式前悬架,前悬架下控制臂以及轴承座均采用了钢制材质,与同级同价位车型保持一致。对于GS3这种售价在10万元左右的低价车型,设计和制造成本和那些上百万的豪车相比显得捉襟见肘。然而,成本并不是厂家在性能上妥协的理由。这种低价车型采用什么样的前悬架才能较好地平衡操控性能和制造成本呢?工程师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实践,发现麦弗逊式前悬架非常适合尺寸较小的低价车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性能可靠是麦弗逊式前悬架的特点。对于车身尺寸宽度较小的小型SUV来说,麦弗逊式前悬架有利于减小悬架系统对发动机舱横向空间的占用,为横置发动机及相关附件的布置提供了便利。
GS3前悬架下控制臂由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其上设计了轻量化开孔。连接下控制臂与轴承座的球头为独立可拆卸形式。如果我们对比GS3和GS4的前悬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款车的前悬架结构和部件设计基本一致,但GS3采用了更多的轻量化设计,最明显的就是上图中的下控制臂轻量化开孔设计。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主要是考虑到GS4整车重量更大,对下控制臂的强度要求更高。GS3整车重量较低,在保证下控制臂拥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通过下控制臂开孔设计进一步降低前悬架簧下质量,提升操控性能。
相比液压衬套,橡胶衬套缓解振动的能力稍弱,但与GS3同级同价位的车型受制于制造成本,都只采用了橡胶衬套。最近几年,中国品牌车型在底盘质感方面有较大提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掌握了底盘衬套的结构设计和材料使用技巧。在底盘上,除了上图中的衬套外,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处、减振器/弹簧支柱上端、悬架控制臂与车身或副车架的连接处都会采用衬套或者橡胶衬垫来实现滤振功能,减弱来自悬架系统的振动传递至车内。
● 前悬架细节
GS3采用了钢制H型前副车架设计。这种设计在轻量化和空间占用方面相比同材质的全框式副车架有一定优势。但由于H型前副车架与全框式副车架不同,自身不带延伸至车头的纵梁,所以在正碰事故中,来自正面的撞击力只能通过车身前纵梁往后传递,这对GS3前纵梁强度和溃缩吸能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GS3的前副车架与GS4的前副车架无论是结构形式还是具体设计上都非常相似。这是在同一个前副车架设计基础上,根据具体车型衍生出来的两个前副车架零件。看来广汽乘用车在可重用性设计上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可重用性设计方法无论是在时间、成本还是在可靠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重新设计的方法。
GS3前部制动系统采用了单活塞浮动卡钳和通风刹车盘的配置。制动卡钳由APG(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虽然GS3前部制动系统在配置上没什么特别,但调校和整车匹配方面做得比较好,车辆由100km/h减速至静止的距离为38.14米,在同级同价位车型中算得上表现优秀(按照汽车之家的评测标准,100-0km/h制动距离小于39米为优秀)。详细测试文章请看:《小巧精干 测试广汽传祺GS3 1.3T自动挡》。
GS3的前悬架采用了常见的麦弗逊式结构。该车的前悬架结构、前副车架结构、正碰撞击力分散结构都与GS4的设计非常相似。GS3制动系统调校得当,由100km/h减速至静止的距离比主要竞品更短,主动安全性能更好。
GS3后悬架特点/底盘细节
● 扭转梁式后悬架
GS3采用了扭转梁式后悬架结构,与GS4采用的多连杆式后悬架完全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两款车型的定位及制造成本差异有关。此外,GS4具有四驱版本车型,采用多连杆式后悬架除了能更好地平衡车辆操控性和舒适性外,也更方便四驱系统的布置。在营销层面,GS3采用扭转梁式后悬架让其与GS4的配置和定位差异更明显,避免出现产品定位重叠而相互竞争的问题。
与同级同价位采用扭转梁式后悬架的车型一样,GS3的扭转梁式后悬架采用了簧筒分离的设计,弹簧和减振器分离布置,两者的布置位置和特性都能够单独进行调校,能够更好地平衡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我们可以看到,GS3后悬架的扭转梁由钢板冲压焊接而成,扭转梁内部布置了一根扭力杆,增大了扭转梁的扭转刚度,调校得当的话可以提升了车辆在弯道内的侧倾抑制性能,如调校不当则会导致车辆高速变线或绕桩时出现一侧后轮离地的情况,使车辆操控性能不升反降。经过实际试驾GS3后,我们发现该车的悬架调校较均衡,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在弯道内悬架系统也能提供足够的支撑性能。
GS3后轮拱内侧带有树脂材质护板,护板覆盖面积较大,防护性能不错。如果后续能换成受到沙石打击时噪音更小的玻璃纤维材质护板就更好了。
● 底盘其他细节
GS3发动机舱底部、车身底部都没有铺设能够提升防护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护板,在这一点上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 全文总结:
对比GS3和GS4的底盘,我们可以发现,两款车的底盘设计有相似的地方,如采用了H型前副车架,车身底板上都设计有三根纵梁用于承担正碰撞击力等。两款车型尺寸和后悬架形式的差异则使得车身底部在细节上有明显不同。GS3并非GS4缩短轴距后的产物,但两款车底盘上一些类似的设计反映出广汽传祺在自主研发道路上的探索已经形成自己一套设计思路,可重用性设计方法的使用有利于通过长时间反复验证来提高相应设计的性能和可靠性,使得车型产品在产品迭代的过程中获得持续的性能增长。(图/文/摄/汽车之家 常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