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玩不转
自动驾驶似乎是所有新兴企业用来赶超传统车企的一大利器,不论是特斯拉的AutoPilot还是蔚来的ES8,都在宣传时或多或少的强调能达到SAE分级下的L2-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这说明除了外观和内饰,高科技配置也是这些企业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这次的CES上,自动驾驶类话题最热的当属来自中国的百度,Apollo2.0计划以及与诸多整车厂的合作,令百度的自动驾驶方案看起来距离落地非常之近。此外,百度不仅提供了软件的算法,还提供多种自动驾驶硬件的解决方案,包括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所以论选择多样性的话,百度无疑是CES上的首选。
当然,百度并不是本届CES上来自中国的唯一自动驾驶供应商。总部位于深圳的速腾聚创(Robosense)虽然自己进行激光雷达的研发与制造,但是也可以提供自动驾驶在雷达部分的整体算法。换句话来说,他们也可以根据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一套以固态激光雷达为主体的自动驾驶系统。
可是众所周知,仅有激光雷达难以完成较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所以如果选用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还需要选择一套靠谱的摄像头传感器。不过让人欣慰的是,本届CES上通过摄像头提供ADAS功能的后装供应商也有不少。
有了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后,自动驾驶的功能就能完成一个雏形,至少达到SAE L2级别是不难做到的,不过要达到更高级别,那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测试与开发,对于初创的汽车企业来说,投入略大,因此初期量产车至少保证L2级别便足矣。
- 用视网膜识别技术来解锁
流媒体后视镜现在虽然在量产车上搭载的概率不是特别大,但鉴于它无遮挡的优势和高科技含量,对于我要攒出来的车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配置。当我在Gentex展台寻找流媒体后视镜时,发现他们家的最新产品竟然集合了流媒体功能与视网膜解锁功能。也就是说,当你上车后看一眼车内后视镜,便能解锁整个车辆,不过这种生物识别技术目前似乎还没有汽车厂商在量产车上使用。
毫无疑问生物识别的噱头很足,能吸引不少对高科技感兴趣的消费者,而这类人正好是我们新兴车企的受众群之一。自动识别驾驶者从而调整全车的个人设定直接成为你喜欢的样子,这不论对个人消费者还是对未来的共享出行来说,都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方案,相信公司的合伙人也会乐于看到产品能更贴近于“共享汽车”这个炒得火热的概念。
- 充电桩及无线充电
当车辆所必须的配置基本组装完成后,最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充电问题。普通的充电桩式充电毋庸置疑必须要能够支持,毕竟出门在外总会遇上需要充电的时候。
但是只有传统的充电桩式充电并没有什么噱头,不如一些企业的可更换电池、移动式充电车等解决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虽然十分有吸引力,可实行起来也存在着弊端,更换而来的电池质量如何保证、电池容量是否会因此降低、运营成本如何消化、遇到拥堵怎么办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没有什么比较吸引眼球而弊端更少的充电方式呢?
Qualcomm的解决方案是在地面放上这么一颗黑色的充电板,其中布置有送电线圈,而在车上安装的车载接收板里则安装有受电线圈,这样就能依靠两者间的磁共振效应为汽车充电。试想如果你的电动车开回家停好在车库后就能自己开始充电,不需要你再下车插插头,不仅车库会更加美观(没有可见的充电桩),动作也会更加潇洒。如果是你,你会为了这一技术而多花一笔钱么?至少我是愿意的。
编辑总结:
逛了一趟CES展会,我似乎已经集齐了足够炫目的技术和零配件的供应商。接下来,寻找一个第三方的设计公司为我设计出一套漂亮的外观造型和内饰,再把现在传统汽车上的一些座椅、空调等很容易购买到的部件加以整合,一辆炫酷能开又有噱头的电动车就能诞生了。至于未来的共享之类的理念,等实车造出来后作为公司第二个目标,自然会有很多人相信。所以你看到了吧,如今攒出一辆电动车真的没有那么困难,你只需要足够有钱,便能实现梦想。(文/图 汽车之家 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