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煤油灯到激光 化整为零(1)双眸的故事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 电气化时代

● 不落的经典:钨丝与卤素

  就像前面说到的那样,随着乙炔大灯的普及,其弊端也逐渐显露。随着20世纪的到来,电气化时代降临。其中部分技术开始应用在当时的新兴事物之一汽车上,这里就包括了照明技术。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除了寿命与耐用性,新光源还造成了大量交通事故,罪魁祸首就是炫光。由于灯光亮度明显提高,使得驾车者看清路况,但点亮的车灯在会车时令对面司机变成了“盲人”,因此人们一方面开始研发调节车灯照射高度的装置,另一方面开始研究聚光功能。

汽车之家

  1915年Guide Lamp公司推出第一个配备近远光调节的汽车灯具,随后美国康宁公司开发出带有光束调节功能的车灯玻璃罩,使灯光光束更集中,降低眩光。1917年,凯迪拉克率先在TYPE 53车型上搭载灯光高度可调功能。这里再说一句题外话,在上世纪汽车发展过程中,美国品牌一直扮演着技术先驱者角色,而非今天我们印象中汽车研发实力领先的德国人。

汽车之家

  结构发展的同时,材料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此时也有了进一步向前的动作,普通钨丝灯光线弱、色温低、使用时间长易发黑的缺点越来越突出,于是上世纪50年代新技术卤素大灯开始走上时代舞台。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 明眸的起点:氙灯

  卤素大灯的照度虽然相比此前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人们对能耗要求的提高,进一步促使新技术诞生、发展。1995年代号W210的奔驰E级成为了第一个应用氙灯的量产车。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由于不再是通过灯丝发热进而发光,而是电能转化为光能,因此其效率比卤素灯提高70%以上;同时氙气放电灯具有比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光照强度,使其拥有比普通卤素灯泡高3倍的光照强度,耗能却仅为其75%。这满足了人们对车辆节能以及继续提升照明效果的需求,从而率先在一些级别相对较高的车型上开始慢慢普及,今天它已经成为量产车最主流的光源之一。

向编辑唐朝提问
文章标签: 新鲜技术解读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