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赋能移动出行 记2019博世创新技术日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1

自动驾驶篇

   [汽车之家 技术]  作为世界上最顶级的供应商之一,博世每年都会举行创新技术体验日,除了释放自己的新技术,还会解读“自身”对未来交通、技术等不同领域的思考。去年的博世技术体验日的主题以自动驾驶、iBooster、电驱动等技术为主。今年随着5G、AI的进一步发展,技术日主题向“智能”这个词汇转变,除了自动驾驶依然保持着热度,传感器技术也成为展示的核心,下面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汽车之家


30秒了解全文

1、车市遇冷,自动驾驶回归理性,L3落地还需2-3年;

2、报团取暖将成主机厂/供应商合作新常态;

3、电动CVT落地并搭载实车;

4、转型势在必得,博世将赋能移动出行。


○自动驾驶篇:市场回归理性,L2发展良好,L3谁来买单?

  目前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汽车行业也在变化。从传统造车到新势力造车,从车内走向车外,对车企、对供应商的挑战都变得更大。无人驾驶在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中是终极的表现形式,因此即使现在看来这条道路充满坎坷,但依然有大量公司在积极的进行开发试验。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无人驾驶目前最大的挑战不仅在技术层面,更多是政策层面。虽然我国已经有接近20个无人驾驶或者车辆网试验测试中心,但在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制定方面还跟欧美、日本有着一定差距,尤其是实际路况试验方面,比如美国加州就允许拥有无人驾驶牌照的测试车在实际道路行驶(当然必须有安全员跟车),我国因为对路况等各方面的考虑在政策开放性上还稍显不足。

汽车之家

『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发放无人驾驶拍照,允许进行路测』

  其次是标准的制定,当下,单打独斗的市场一去不复返,即使再强的公司也不可能占据整个生态链的所有环节,因此需要大家共同坐在一起制定新的“玩法”,这是车企们的需要,是供应商们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我们要尽快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跟在欧美的后面,统一法规的制定有利于为无人驾驶的开发、试验指定更明确的方向。

  目前来看,无人驾驶显然比想象中的更困难,根据AUTO X(自动驾驶操作系统研发商)的预测,无人驾驶的初步实现可能在10年左右,博世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节点,但从徐大全博士的话语中,我也能感受到博世对无人驾驶的实现也变得更保守和谨慎。

汽车之家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博士』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呢?当前中国车市的退坡肯定是直接原因,但更关键的在于用户(也就是我们消费者)。不说最终模式无人驾驶,就驾驶辅助功能而言,在用户的购买导向中能占多少比例呢?根据车企的研究,类似L2级的驾驶辅助功能,在大部分消费者眼里充其量是比较先进的汽车配置而已,愿意单独为其买单的除了汽车极客们,也就是更高端的客户群。

汽车之家

  第二个问题是这些功能的实际体验,我们以常见的自适应巡航ACC为例,我们都知道自适应巡航可以在高速上自动跟车、自动刹车,但有个很大的问题是开启这个功能后,我们依然需要谨慎的盯着路面,同时ACC功能在加速和减速时的主观体验也经常让人心惊胆战。都说ADAS是为了解决疲劳,但其实真正疲劳的时候,这些功能从某些方面讲可能会更危险。上面说的是目前L1、L2的一些问题,而对于更高级的L3,我们认为它的问题可能更多。

  首先就是法律问题,L1和L2出了问题,责任一定在人,而从L3开始,车企就成为责任的主要一方。如何对责任进行细致划分成为政府部门和车企的一个重要挑战;抛开法律问题,第二个问题也是很实际的问题,消费者会对更高成本的L3级驾驶辅助买单吗?这里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L3级自动驾驶被称为有条件的自动化,何为有条件呢?就是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是可以进行自动驾驶的,比如高速公路。

汽车之家

  这项功能对驾驶员的需求就是能对车子在自动驾驶事提供适当的应答,说简单点就是当车子准备退出自动驾驶时,你可以顺利的接管车辆。这样一个使用场景,对于日常的消费者来说,你认为会有多少人愿意买单?又有多少人会经常跑高速?这些都是供应商和车企苦恼的问题。从技术角度而言,博世坦言L3在明年就可以成熟,但如果真正应用,或许还要2-3年,这不禁让我怀疑,车市的寒冬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当然,我们并不是在否定ADAS的作用,要知道我们每天发生的交通事故,百分之九十的原因都是人为造成,ADAS确实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但目前最大的痛点是ADAS功能并不好用,我们使用起来也没有太大信心,所以比起好高骛远的发展L3,做好L2以及ADAS功能的推广或许是目前更重要的着力点。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当然,单目摄像头不可避免的是在恶劣条件下不是很稳定,尤其大雾、暗光等,通过跟博世工程师的交流也确认了这个问题,这个摄像头额外加入了此类情况的提醒,如果条件不佳,会对驾驶员进行警示,从而达到保证安全的目的。

  总的来说,这套单目摄像头方案成本较低,功能却很多,基本可以满足一般的使用场景,对于中底价位的车型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这对ADAS功能的推广有不错的作用。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DASy域控制器』

  整体系统集成后可以完成接近L3级别的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完成包括自动变道功能。其中DASy域控制器是整套系统最核心的组件,这个域控制器其实是为自动驾驶准备,运算能力可以满足目前市面上所有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同时可以收集和融合多种的技术数据,同时拥有算法处理软件,还可以根据收集的数据生成环车360°的高精度环境模型,以此得出适合环境的驾驶策略。

2

变速箱技术及其他亮点

○电动车用CVT变速箱落地,驾乘质感出人意料

  大家还记得在前几期《冷科技》介绍的电动CVT变速箱吗?当时在TMC大会上博世就带来了自己的理解,而这次的技术日上,博世竟然拿出了实车,而且根据工程师的意思,这台变速箱已经接近量产,不过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布。虽然没有正式发布,但依然可以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电动CVT的概念和实车的乘坐感受。

汽车之家

『博世电动车用CVT样机』

  我们知道,目前电动车传动系非常简单,大部分是单一挡位的减速器,对于单挡变速器其实在舒适性和噪音方面都没有太大问题,但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加,单挡变速器的动力性能表现以及变速范围上会表现的差强人意,通常来说,单挡变速器能够实现的最高车速是受到电机转速的限制而不是电机功率的限制。当单挡变速器慢慢无法满足使用后,两挡变速器开始出现。

汽车之家

  两挡变速器无论是爬坡能力还是最高车速等都可以比较好的达到,随之而来的就是换挡逻辑的问题,对于两挡变速器来说,在中高速时需要选择换挡的时机,这个时机选择可能是在平稳驾驶时也可能是在加速的时候,此时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怎么去管理这个换挡,同时一挡和二挡的切换逻辑也十分重要,直接影响了平顺性,要知道电动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平顺性,尤其是面对电机这样一个大扭矩输出的动力源,舒适性就是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点。而提到舒适性,CVT绝对是个不错的产品。

  根据博世的研究,他们认为使用CVT可以让电机的转速降低,同时增加低速挡的扭矩,同时CVT天生的舒适性也可以避免两挡变速器的顿挫感。

汽车之家

  另外,使用CVT和电机组合,可以在同样的动力性能下选择功率更小的电机。在成本方面CVT也有较好的表现,因为是延续传统CVT的结构,因此从结构上看改动不大,最关键的是速比更大,为电机小型化提供了空间。

汽车之家

  当然,对于电动CVT其实也有几个问题,首先是CVT承受扭矩的问题,我认为之所以需要匹配小电机,跟大电机扭矩过大,CVT无法承受有一定关系;第二点就是效率问题。这些问题只有真正产品量产后,我们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答案。

○还有哪些亮点

  除了上面提到的自动驾驶和电动CVT,其实本次博世技术还有很多干货和技术展示,某些重要的内容我会在后续的冷科技中为大家展示,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是自动泊车。这个功能目前市面上分为超声波雷达识别和图像识别两种路线,超声波识别的好处在于使用环境是全天候的,不受光线的影响,晚上或者在比较暗的地库都能实现。缺点也很明显,很难实现倾斜角度的侧向泊车。而图像识别的自动泊车路线则拥有较高的准确度,对车位把控很好,同时即使只有车道线,也能进行泊车,缺点也显而易见,受光线影响很大。

汽车之家

  编辑总结:在我看来本次技术日跟往届有了很大不同,之前重点偏向技术的体验,而这次更多在于头脑风暴和对汽车行业发展的探讨。毕竟整个汽车市场的下行,对整个汽车产业链都有一定影响。但不得不承认博世未雨绸缪的本领,无论是当下的V2X、ADAS还是未来的芯片技术、自动驾驶都有了很大的布局和积累,百年企业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必然有其独到的地方,远超同行的战略眼光和如同创业公司般的转型速度是其能顺应时代的重要特点,话又说回来,我们也希望有更多中国供应商可以向博世学习,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的“博世”,那将对中国汽车行业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图/文 汽车之家 冷晓阳)

汽车之家

向编辑冷晓阳提问
文章标签: 新鲜技术解读 冷科技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奔驰E级 2019款 改款 E 300 L 时尚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6.56 40.31 8.70
    测试文章:你好,旧情人 测试2019款奔驰E 300 L
    评测编辑-王泽石:

    E级的活力需要你亲自驾驶过后才能体会,它不再是一辆老气横秋的中大型车,而是一辆想把你从后排座椅上吸引到方向盘后的车。

    评测编辑-洪冰清:

    奔驰E级各方面都很出色,立标更是深入人心,在这个级别中,它仍然是宝马5系最有力的对手。

    评测编辑-马亦骁:

    动态表现难以让人挑出毛病,外观内饰也很漂亮,不过后排座椅舒适性还有待提升,毕竟到这个级别,后排的使用率还是挺高的。

  • 奔驰E级 2017款 E 200 运动型 4MATIC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20 37.92 10.80
    测试文章:为什么需要标轴E? 测北京奔驰E 200
    评测编辑-曹昊旻:

    对于产品本身来说,它没什么毛病,一副更为运动的骨架让标准轴距的E开起来非常舒服,和中型车没什么区别。动力上8秒多的加速成绩日常驾驶也足够了。但对于它的定位,价格没比长轴车型少多少,配置还有所差距,高逼格的全液晶仪表没有了,选它或许需要一定的情怀和另辟蹊径之心。

    评测编辑-苑璐:

    它的车身尺寸和长轴C级类似,空间甚至还不如长轴C级,如果追求实用性的话,它的表现一般。而且对于中大型车来说,如今消费者更看重空间,这点上标轴E级没什么优势。不过良好的整车驾驶感受是它的优势,你有40多万又想自己开着舒服,这台E还不错。

    评测编辑-:

    外观配上这个蓝色绝对亮骚,尤其是发动机的两个拱线很有特点。车内依旧保持了E级的豪华感,只是不能选择全液晶仪表略有遗憾。开起来它比长轴E更紧凑,也更为运动。作为年轻人,我喜欢这台E标轴。

  • 奔驰E级 2017款 E 320 L 4MATIC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6.58 37.14 10.10
    测试文章:气派的完美展现 测试奔驰E320L 4MATIC
    评测编辑-何家荣:

    奔驰E320L给我的感觉是一如既往的奔驰风格,驾乘品质出色,车内很安静,营造出来的驾驶氛围很安逸,与其定位消费人群的需求不谋而合。另外,4MATIC全时四驱系统为它的行驶稳定性、行驶安全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在三项测试里面,它的刹车和油耗都能让人满意,比较可惜的是加速成绩比较一般,没有想像的好。

    评测编辑-王子平:

    或许它的性能表现甚至可以被2.0T车型“取代”,但是在V6也成为了一种情怀的今天,我觉得它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它的行驶质感多了一份自在,动力输出顺滑流畅。不过V6+四驱给它带来的只是看不见的“地位”,想要实实在在高人一等的享受,还是上更多的选装吧,不过我觉得应该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买单的,毕竟都愿意买到顶配了,而且选装配置带来的舒适感提升也足够直接。

    评测编辑-梁海文:

    奔驰E320L 4MATIC豪华版的外观要比起运动版更具气势,更符合老板座驾的定位。其0-100km/h的加速成绩不算很出色,要在高速行驶时才能充分体验到3.0T发动机的威力,车速在100km/h以上时,加速力道仍十分强悍,后劲十足。四驱系统主要是提升了弯道中的循迹性,使得过弯更加平稳快速。然而在城市出行总觉得有些动力过剩,未能物尽其用。综合来看,该车对得起顶配车型的定位,豪华感,舒适性和行驶质感都是同级别的上乘水平,适合经济实力雄厚的消费者。

  • 奔驰E级 2016款 E 300 L 运动豪华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7.16 38.83 8.60
    测试文章:备战翻身仗 抢先测试国产奔驰E 300 L
    评测编辑-张可:

    相比曾经的奔驰轻巧、年轻了很多,这种变化很难用好坏区分。从结果来看这台车很好开,而且整体豪华感提升非常明显,相比同级别竞品,不论是主流的奥迪A6L还是宝马5系,个性的捷豹XFL还是凯迪拉克XT6,豪华感方面全新奔驰E级都毫不含糊。动力的表现不抢眼,9挡变速箱也有一些瑕疵,后排座椅靠背偏直,但瑕不掩瑜。

    评测编辑-张郁达:

    全新奔驰E像是S级和C级的一个综合体,有着C级灵动的驾驶感受以及S级的豪华感,总之这次换代挺彻底,而且价格也十分给力,直接给了5系和A6不少的压力,再加上以后优惠的话,啧啧。

    评测编辑-罗浩:

    和老款相比,E300L在驾驶感受方面确实有了明显变化,不再像以前那么粘滞了,整体上给人感觉运动了不少,更适合个人使用,未来可能会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青睐。另外这款车的豪华感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认为它已经具备更强的实力来跟宝马5系和奥迪A6L抗衡。当然,宝马和奥迪现在都有相对较大的优惠,所以价格上奔驰现在并不具备明显优势,所以情况还是有待观察。

  • 奔驰E级 2015款 E 320 L 运动豪华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7.00 40.22 11.30
    测试文章:动力表现及其它 测试2015款奔驰E 320 L
    评测编辑-罗浩:

    E 320 L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提升全系的运动形象,不过0-100km/h加速时间7秒的成绩确实让人有些失望,动力方面缺乏优势,我觉得这款车还是更适合平静而优雅的行驶,当然从舒适性和品质感上说,还是一向令人满意的。

    评测编辑-于晗:

    E 320 L使用了平顺性更好的六缸发动机,这是一台豪华中大型车应有的素质,加速并没有比E 400 L 慢太多,舒适与豪华是奔驰的长项,不多说了,总之这是我眼中是最得体的E级。

    评测编辑-胡正暘:

    272马力、400牛米,3.0T发动机参数很抢眼,即便只是低功版。实测成绩不太乐观,0-100km/h七秒整,跟宝马525Li差不多,要知道它应该跟528Li比才对……总之这个车的表现支撑不起69.9万的官方售价,真喜欢的话买低配版本比较合理。

  • 奔驰E级 2015款 E 260 L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32 38.53 9.80
    测试文章:名副其实 2015款奔驰E 260 L性能测试
    评测编辑-李伟龙:

    换装M274系列发动机的奔驰E 260 L主要提升还是在舒适性方面,较早的扭矩爆发时机令加速变得更为平顺,这一点相比老款E 260 L有了明显提升。至于转向、变速箱以及悬架系统,则延续了奔驰的一贯风格,喜欢的消费者对这种设计爱不释手,不喜欢的消费者对此则是敬而远之。

    评测编辑-郑宇:

    换装新的2.0T发动机后,奔驰E 260 L的动力表现有了提升,但不够明显,和同级别对手也仍有差距。舒适性和豪华性方面秉承了奔驰的优良传统,这点毋庸置疑。

    评测编辑-胡正暘:

    这回拿了一台铱银色的E 260 L测试车,配上前脸那颗显眼的立标,看上去气场真是相当到位,新换发动机之后整车行驶舒适性和豪华感有一定提升,总的来说它是一款称职的商务用车。

  • 奔驰E级 2014款 E 400 L 运动豪华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5.92 38.64 11.37
    测试文章:我要当主角 测试奔驰E400L运动豪华型
    评测编辑-罗浩:

    奔驰E400L拥有与同级别竞争对手相比更丰富的高科技配置和更好的乘坐舒适性,但是E400L虽然具备强大的动力表现却并没有传递给驾驶者太直接的感官刺激,这一点多少削弱了它最大的卖点。

    评测编辑-梁巍:

    大空间、高配置、高性能是这台E400的卖点,在竞争对手面,它最大优势就是年轻运动的外观,而对应的消费者一定是那些比较看综合素质的朋友。

    评测编辑-胡正暘:

    一辆典型的奔驰,高端,大气,上档次,几乎什么都好,只是价格太高,这辆测试车售价高达77.9万,文章标题是“我要当主角”,言下之意很可能当不了主角。

  • 奔驰E级 2014款 E 260 L 运动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66 37.28 --
    测试文章:反击的序曲 测试奔驰新款E260L运动版
    评测编辑-孟庆嘉:

    全新一代奔驰E级外形更动感,不再是个行政级别的古板面孔,适合人群更加年轻化,不过我们测试的这款E260在动力配置方面和老款没有明显差别,实际表现依然中规中矩。其实奔驰不用担心产品层面的东西,他们更应该注重国内销售渠道的管理。

    评测编辑-胡正暘:

    产品能力不用担心,不过这可能是奔驰E级历史上最年轻化的一张脸,我总感觉这对它来说不是件好事。

    评测编辑-罗浩:

    新款奔驰E级的主要改动集中在前脸上,具有一些运动风格,这或许让一些大龄消费者难以接受,不过说实话实车的效果绝对比照片看上去更吸引人。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改动不大,这一点让人略感失望,不过高功率版1.8T发动机的表现足以令人满意了。

  • 奔驰E级 2011款 E 200 L CGI优雅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9.30 38.17 10.90
    测试文章:性价比凸显 测试2011款北京奔驰E200L
    评测编辑-梁巍:

    之前奔驰C级国产让不少国人圆了豪车梦,现如今E级国产并且推出了E200L的入门款车型,1.8T发动机的动力不是那么强,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够用了,车辆工艺质量肯定没问题,但是配置不太理想,只为面子而不在乎配置朋友们的首选产品!

    评测编辑-胡正暘:

    一般挂着奔驰标的车都不会在品质方面有任何问题,作为E级入门版, E200L用降低的价格和一如既往的品质来拉拢关系,不少看上宝马奥迪 的人,即将缴械投降。

    评测编辑-罗浩:

    奔驰E200L优雅型是E级全系的最低配,184马力的1.8T发动机足以让它完成商务行政功能,驾乘舒适性也是一贯的奔驰风格。如果对配置的要求不那么高的话,这款车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 奔驰E级 2010款 E 260 L CGI优雅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58 38.70 --
    测试文章:结果是没有悬念的 测试奔驰E260L优雅型
    评测编辑-梁巍:

    奔驰虽然已经开始全面用增压发动机取代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但整体表现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平衡,而且增压技术又可以降低油耗。高功率版1.8T发动机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需求,千万别对它的动力要求太高,E260也不是干这个用的。

    评测编辑-胡正暘:

    全面、均衡的一款车,我挑不出太多毛病。小排量增压发动机是奔驰重点方向之一,E260L排量虽小但也没在动力上缺失多少。该有的都有,而且不铺张浪费,性价比不错的选择。

    评测编辑-罗浩:

    一台1.8T高增压发动机装在奔驰E260L上并没有表现出暴躁的性格,它在价格、燃油经济性、平顺性和动力性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平衡性,再一次印证了奔驰的品质一贯的值得信赖。

  • 奔驰E级 2010款 E 300 L 时尚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25 36.90 --
    测试文章:增加的不只是长度 测试奔驰E300L时尚型
    评测编辑-孟庆嘉:

    奔驰E级终于妥协的加长了,从粉丝角度出发这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但考虑到市场,它的这次尝试应该会得到不错的效果,在与新5系先后脚推出后,奔驰E级加长也直接且真正的压迫到了奥迪A6的稳固位置。

    评测编辑-梁巍:

    面对着新宝马5系加长版以及奥迪A6L的压力,奔驰E级也终于迎来了加长版, 加长之后E300L除了尊贵以外也拥有了更加宽敞的空间,不过这也让它那本来就不怎么好的操控性变的更差了,不过它的用户群体也不会去注重操控性,只要够舒服、够奢华、够宽敞就好。

    评测编辑-罗浩:

    和之前一样,奔驰似乎根本不知道如何给人惊喜,甚至你不用试驾就知道它开起来大概会是什么感觉,当然这也意味着它从来都不会令人失望,尤其对于E300L这种讲究稳重的车,优雅从容是最重要的,而这恰恰是奔驰的强项。

  • 奔驰E级 2007款 E 280 时尚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10 37.60 --
    测试文章:德意志尊贵座驾——测试北京奔驰E280
    评测编辑-韩路:

    其实说到奔驰E,首先感觉就是一款很气派的身份车型。奔驰S太过于霸气、奔驰C又有些文弱,有品位的成功人士对于奔驰E的青睐就仿佛是对于奢华用品的追求。车型具体感受方面,突破4000转的V6发动机动力印象很深刻,倒是操控方面不如宝马系列车型,比较粘的方向盘手感我不太适应。

    评测编辑-王苦公:

    奔驰E级总是会和优雅、尊贵联系起来。奔驰品牌百年的历史沉淀,让它与其他同级别车有着不同的韵味。高雅的内饰适合商务场合,轻松的驾控感觉也很适合个人日常使用。动力方面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全方面保护的安全性领先其他对手。但相对配置较少,价格偏高。

    评测编辑-孟庆嘉:

    优雅的奔驰给人的印象一向很有内涵,北京奔驰E280就是凭借着这种高贵的气质、特色化的内饰设计与轻松的驾驶风格自成一派。不过对于年轻人的我来说,更青睐的是它高转速下的爆发力与极为出色的刹车;而不太习惯的是它内饰中的按键触感以及驾驶上感觉的不够直接。

最新文章
加载中

奔驰E级

指导价:45.18-59.98万
级别:中大型车
询底价
车型推荐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