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5%偏置碰撞较差车型汇总
上一页我们总结了车内乘员安全指数总成绩较差的车型,发现了25%偏置碰撞在测试中的重要地位,所以第二页我们也来看看那些虽然总成绩合格,但25%偏置碰撞表现不佳的车型,供大家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品牌车型篇:
我们发现,在25%偏置测试中,成绩较差的有两个国产车型,四个合资车型。国产车型分别是奔腾T77 2019款和东风风神AX7 2019款。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东风风神AX7的情况。很遗憾,东风风神AX7在25%偏置碰撞中的表现也不尽人意,乘员舱上下部都有侵入,同时约束系也没有很好的起到作用。
从两款国产车的情况来看,25%偏置碰撞失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车辆结构设计方面,容易在碰撞时乘员舱变形,同时因为气囊较少,约束系无法很好固定住乘客,造成假人在碰撞中受到伤害。
○海外品牌篇:
下面继续来看海外品牌,25%偏置碰撞中失分较多的合资车型有帕萨特(参数|询价)(2019款),大众途观L(2018款)、别克GL8 (2017款)以及智跑(2018款),下面我们先从帕萨特说起。
1)帕萨特
2019款帕萨特是刚刚上市不久的新车型,实际上它的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还是合格的,但在25%偏置碰撞中表现较差。
关于帕萨特的碰撞成绩我同事苗帅已经做了详细的解读,大家可以点击(大众神车折戟 帕萨特C-IASI碰撞测试)。
2)上汽大众途观L
对于途观L(2018款)来说,从C-IASI的成绩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途观L侧面碰撞、车身结构设计、车顶强度以及座椅都成绩优良,它造成成绩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正面25%偏置碰撞。
另一方面,在碰撞中同样重要但经常被大家忽略的约束系表现的也不够好。根据C-IASI的数据显示,整个假人在碰撞中前倾过度,而方向盘还在碰撞中发生了过度的横向移动,因此气囊也发现了移动,所以乘员和气囊的接触变小,而假人的过度前倾,也造成了腿部和脚部的伤害,也这是乘员舱下部入侵量很小,但依然有腿部伤害的一个原因。
所以说,因为25%偏置碰撞失分严重,拖了大众途观L总成绩评分的后腿,造成了车内乘员安全指数总成绩为较差。
3)别克GL8
第三款合资车型是别克的GL8(2017款)如果说帕萨特是A弯折严重,那么2017款的GL8表现的更为严重。
另外,因为车头部形变严重,造成了方向盘及其转向柱发生了偏离,点爆的气囊无法正常的和驾驶员头部接触,造成整个方向盘横移,因此假人在碰撞发生时,头部两次接触到车内的硬体结构。除此之外,车内虽然配备了头部侧气帘,但很遗憾没有起爆,造成了扣分。
总体而言,从测试结果上看,2017款的GL8表现令人失望,虽然2017款已经停售,但在二手车购入时需要格外注意。
4)起亚智跑
最后一款车来自起亚的智跑(2018款)。智跑的情况和东风风神AX7类似,从测试过程看都是因为A柱的问题造成一连串的反应。
从综合成绩来说,近两年还是存在总成绩为较差的车型,其主要原因在于小角度偏置碰撞失分,而小角度偏置碰撞失分的原因有很多种,我在(25%偏置碰撞很难?看车企有哪些独门秘籍)曾经详细的给大家做过介绍,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进行阅读。
C-IASI车内乘员安全指数P(较差)等级车型汇总 | ||||
车型 |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 | |||
宝骏510(2017款) | 正面25%偏置碰撞 | 侧面碰撞 | 车顶强度 | 座椅/头枕 |
P | P | M | G | |
宋MAX(2018款) | P | P | A | G |
C-IASI正面25%偏置碰撞P(较差)等级车型汇总 | ||||||||
车型 | 正面25%偏置碰撞评价项目 | |||||||
奔腾T77 (2019款) | 车辆结构 | 乘员舱上部侵入量 | 乘员舱下部侵入量 | 假人伤害 | 约束系于假人运动 | |||
头部 | 胸部 | 大腿和髋部 | 腿部和脚部 | |||||
P | P | G | G | G | A | M | P | |
风神AX7 (2019款) | P | P | A | G | G | M | A | P |
帕萨特 (2019款) | P | P | M | P | G | G | P | P |
途观L (2018款) | P | P | G | G | G | P | P | P |
别克GL8(2017款) | P | P | G | A | G | A | G | P |
起亚智跑(2018款) | P | P | A | G | G | G | P | P |
注:G(优)、A(良)、M(一般)、P(较差)
编辑总结:
那么除了总成绩较差的车型,还是有一部分车型存在单项成绩较差的情况,比如25%偏置碰撞,这类车型海外品牌比例较高,但如果比较这些车型在国外碰撞的表现,你会发现一些秘密,是否和使用的材料有关?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正所谓安全无小事,希望这些车企可以真正的认识到这些问题,在改款或者新款车型中有所改进。(汽车之家图/文 冷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