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一部混动史 半部都是它 丰田篇(上期)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4个月后的1997年7月,丰田在东京滨海副中心举办活动,社长奥田硕再次当众表示“丰田将以保护地球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方向,并将全力以赴”,同时在这场活动上首次提供了可供实际体验THS技术的产品,不过并非是量产状态的Prius,而是一台经过一定改装的Corona。

  另一方面,开发工作也在稳步进行,8月测试工作基本结束,9月开始在高冈专用工厂生产线上进行试生产,工程团队全部进驻以应对设计变更需求,确保量产顺利进行。得益于开发过程中现场生产团队的介入,试生产过程几乎未改动项目图纸。

  10月14日,东京六本木一家酒店内,丰田邀请几乎全部汽车媒体,量产版Prius首次亮相!在10-15模式下,燃油经济性为28公里/升。它成功地兑现了“两倍于同类汽油动力汽车”的承诺,且公布车价为215万日元,远低于外界与竞争对手预估。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在奥田硕公布完预期售价后,项目负责人内山田竹志进行了详细的车辆技术讲解,讲解结束后内山田负责驾驶车辆,后面坐着社长以及副社长,这是此前丰田新产品中发布会中从未有过的画面,在场日媒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细节,再次认识到新技术的重要性。

汽车之家

  在日本カー?オブ?ザ?イヤー(にほんカー?オブ?ザ?イヤー、即Car of the Year Japan (COTY)日本年度车评选中,它以领先第二名200票的巨大优势当选冠军。

  巨大的技术革新不止引发了竞争对手的关注,媒体以及消费者也对这台丰田口中代表21世纪汽车发展趋势的小家伙抱有极高的兴趣。

  1997年12月,历时4年开发的Prius正式交付。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回到初代普锐斯发布后的日子;

  丰田内部销量预估1000台/月,但订单数量远超预期,很快产能即被提升到1500台/月。日本市场的成功并没有让G21项目组的成员放松,相反他们对时间的使用依旧需要以秒计算,原因在于本土市场超乎预期的反馈很快让高层改变销售计划,进军欧美市场时间提前到3年后的2000年。

  工程团队的任务是解决地区差异带来的性能需求差别。相比日本更多的城区状态,欧洲多国的高速工况占比更多,对系统加速水平,极速能力要求极高。美国的自然环境意味着夏季需经常面对50摄氏度甚至更高的气温,这对冷却系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如何针对各地市场进行细部调整都是开发团队继续奋战的目标。

  与此同时,美国人也没闲着。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今天翻回头看上世纪末这段故事,这些车型的结局不免令人唏嘘,最早研发,技术跨度且最大的通用EV1在Prius销量风生水起后步入坟墓,再次用事实证明了过于超前的技术并不会带来碾压式的销量胜利,缺乏配套设施以及高昂的价格会练手葬送技术迈进的成果。

汽车之家

  事实上不止是通用,进入千禧年后美系车企在一连串的变动下难现往日荣光,曾经信心满满的计划大多以失败告终,尤其是纯电动领域的努力,在接近20年后才被一个民间车企证明路线正确,没错这家新势力叫做特斯拉。

  故事回到我们这次的主角Prius身上,曾经1000台/月的销售目标在首个月就收到了3500个订单目标。虽然最终215万日元的售价低于预期,但与同级别对手相比仍旧相当昂贵,不过订单数的激增仍旧让丰田看到了混动技术的无限可能性。

  实事求是的说,初代Prius的整体销量是无法与今天中国品牌抗衡,即便是最卖座的状态年销量最高不超过2万辆,车型末期更是跌破1万辆,当然这与技术普及阶段,售价仍旧相对高昂,人群需要时间接受有直接关系。

  今天大家脑中“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即丰田和其他”这种状态是由车系第二代、三代奠定的。即便如此,初代车型的销售业绩足以为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历史奠定基础。当然,这是后话。

汽车之家

  尽管第一代Prius已经远超销量目标,甚至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丰田内部对Prius的态度相当谨慎,以至于对是否研发第二代车型还出现过争议。

  以彼时的角度观察市场反馈以及销量进行估算,混动车型仍旧是个小众市场,解决第一代车型技术短板,优化使用感受,进一步降低成本都需要继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坚定领导层意见的是用户层的反馈声音,尤其是日美两国高知分子的肯定。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2011年后,丰田在售车型有一半都搭载混合动力技术

  2015年7月,丰田混动车型全球销量达到800万台

  丰田的混动故事仍在继续,混合动力技术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汽车之家

你问开发工程师的结局?

  G21项目的创立者丰田英二在项目开始后的第二年即1994年平成6年辞去会长一职,这位在任时对成本锱铢必较的领军人物热爱解决数独谜题,被护士形容为蔼可亲。晚年因髋关节住院需要使用轮椅,最后几年都在日本丰田市丰田纪念医院接受治疗,只因这里距离丰田公司总部较近。2013年9月去世,享年100岁。

  G21项目总负责人内山田竹志在Puris上市后一路升迁,成为开发中心副主任,主任,公司董事,董事长。

汽车之家

写在后面的话;

  尽管今天丰田在混动领域中的技术优势在被中国品牌快速缩短,但其历史地位有目共睹,在这一期的故事中我们回顾了第一代技术诞生的过程,其中部分细节随着时间久远,以及相关资料匮乏而逐渐变得模糊。

  另一方面,相信眼尖的朋友已经发现了,在开发中后期丰田工程团队似乎是突然攻克了技术难关,取得了关键进展,进而顺利量产。他们是怎样取得技术突破的,这里有哪些隐情?专利纠纷是怎么回事儿?后续几代技术如何进一步优化?敬请期待下一期的混动故事:丰田篇(下)。(文/图 汽车之家 唐朝)

汽车之家

向编辑唐朝提问
共6页<>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

相关车系

车型推荐
00:00 00:00
车型推荐
00:00 00:00
车型推荐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