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及实际油耗测试
在长安发布CS75召回公告后,有些南方的车主持观望心理,因为他们那里环境温度不会像在北方那么低,而且气温也是越来越高,认为召回升级对他们的作用不大,并且还担心会有负面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找到两辆配置、行驶里程、出厂时间都相近的长安CS75,对比测试经过召回升级后的车辆和原厂状态有多大区别。
-加速测试
两辆车加速成绩十分接近,只有0.1s的差距,我们认为这个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在动力方面两辆车一致。取得这样的结果也不出我们的意料,因为按照百公里加速测试流程,测试车辆必须是在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达到正常时进行,在这个状态下,升级车辆不进行二次喷射,两车喷油状态没有区别,动力输出一致。
-油耗对比测试
油耗对比测试前两车在同一加油站加满油,同时将小计里程清零和油耗清零,然后同时在北京的四环、五环、市内红绿灯道路行驶。在行驶过程中两车按照相同路线,不急加速、不急减速,相同节奏行驶,高速、中速、低速红绿灯路段均有,共计行驶107.7km。
油耗方面实际测试和电子显示有误差但不多,基本是在正常范围内,实际测试两车油耗相差0.1L/100km,差距很小,所以我们认为两车油耗一致。这样的结果也在我们的预期之内,两车行驶的路面环境几乎一致,发动机冷却液水温正常时两车工况没有太大区别,取得这样的成绩在情理之中。
机油样品检测结果
几天后我们拿到了两个机油样本检测报告,我们首先查看重点关注的汽油含量,未升级样本为4.93%,升级后样本为3.34%,升级后汽油含量降低1.59%,召回升级方案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与我们在漠河测试的结果相吻合。
另外对于检测报告中的酸值和碱值,我们依据“汽油机换油指标国家标准GBT 8028-2010”进行了参考(此处提到的国标是2010年制定的评价SL级以下等级机油的标准,而现在主流的SM,SN等级的机油,目前没有国标参考),内容见下图:
1、从流动性的数据来看,未升级和升级后的机油样品没有太大的差距,参考上面说的GBT 8028-2010标准来看,均属于正常范围。
2、升级后样品的酸值大于未升级样品,如果参考国标GBT8028-2010,酸值与抗氧化性有关。同参考GB/T 8028-2010标准,酸值增加值(单位:(以KOH计)mg/g)> 2及以上为换油指标。以上油样试验前后酸值变化量(单位:(以KOH计)mg/g)均远小于2,属正常范围。
样品信息 | 酸值 (以KOH计)mg/g | 酸值变化量 (以KOH计)mg/g | |
未使用机油 | 使用后机油 | ||
未升级AT车辆机油样品 | 2.45 | 2.66 | 0.21 |
升级后AT车辆机油样品 | 2.97 | 3.64 | 0.67 |
总结:
经过漠河和北京的实地测试,可以说长安CS75机油增多现象得到一定的抑制,经过召回升级的车辆动力和油耗没有变化。直喷发动机已经在东北使用多年,但最近才出现机油增多现象,仔细分析会发现,出现问题的多为小排量直喷发动机。其实直喷发动机出现机油增多现象和缸径较小是有很大关系的,发动机排量小,缸径相应减小,喷油嘴与对面缸壁的距离就近,湿壁现象明显,既然在先天结构上无法避免,只有靠各车企在设定发动机控制程序方面,多多考虑国内的复杂用车环境。
当今新能源交通工具是绝对的热门话题,但在真正的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前,内燃机还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发动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将伴随着技术理念的变化而发展,对于合资品牌来说,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大,本土化适应的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冬天被曝出的机油增多事件或多或少都会为之后的技术验证工作指明方向。(文/汽车之家 杜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