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刘”:“职业车手”(李响的老丈人)
小李:“这次对话除了郑旭他爸,就是我老丈人了。怎么讲?都是“专业老司机”!
老刘:“来来,别听他瞎说,先喝口茶,这茶叶是新摘的,尝尝尝尝……”
我那会是专职的司机,那个年代司机是个很不错的职业了,还算是技术工种呢。而且我那会爱开快车,接触的车型也多,主要也是自己喜欢。
小李:等会儿再说,先说说学车时候的事儿……
老刘:学车有啥可说的?90年拿本,第一批驾驶培训出来的,那会考试难,机械常识、法规,折腾半年多才拿到本子,而且还得去特别混乱的路况路考,就光明桥、夕照寺那边,不光要绕立交桥,还得各种路边停车,和你们现在这种“糊弄事儿”的可不一样。
小李:对当时的道路环境还有印象么?
老刘:那会别看是旧时代,秩序比现在好、驾驶员守规矩,也不像现在这么堵车,尤其是我们这种车队的,出门更讲究规矩了,经常车队一起出发,很少出事情。就说我吧,除了有过两次违章停车外,几乎没就没违章过。
小李:您觉得是现在的司机规矩还是过去那会儿的规矩?为什么呢?
老刘:“我觉得还是我们那会的司机规矩,学车过程难,考试严格,而且那会大家都特别当回事,不像现在你们,都是为了那个本子,跟高考似的,交钱就都能过吧?”(小李:咳咳!博儿他不是那意思,他的意思是现在学车没以前难,时间也不长……)
现在的新手司机属于填鸭式培训,路上的实际驾驶时间不够长,出来后基本都不能开车,还得找陪练,过去哪有这个过程?我们那会驾校的驾驶时间很长,也更严格。
小李:咱们继续哈~咳咳!您现在是怎么看待驾驶这事儿的?平时还开车么?
老刘:现在开啊!不过就是图个乐儿了,就是娱乐为主,没事儿出去跑跑,干了大半辈子司机,都是工作,现在可算能按照自己意思开着玩了。
而且我觉得现在道路环境大不如前。以前人都遵纪守法,老实本分,人都简单。现在的人都太以自我为中心,行人、开车的都自顾自,我觉得这事儿还得是大家来一起努力,各行其道,多正确引导大家知法守法才行,共同维护道路秩序。
小李:“我怎么没发现您这么愤青呢?今儿可逮着对话机会让您说实话了吧?啊哈哈……”
老刘:“你看,怎么说话呢这是,我这是代表我们老一辈司机给你们小年轻提建议呢”。
我:行!老爷子,您的建议我都记下了,放心!
小李:行,还剩下最后一段是吧,您会考虑去买电动车么?说说理由。
老李:恩,新能源车吧,我感觉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出于环保节能。我但觉得它取代不了汽油车,它终归有它的局限性。而且它确实没有汽油车上的驾驶乐趣。
而且我还有个问题,它的废旧电池怎么处理,这么多电动车在路上跑,电池得几万块到十几万块了吧?这批车子一旦淘汰,这么大量的电池处理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小李:考虑还挺长远!万一哪天自动驾驶成熟了,您买不买?
老刘:“自动驾驶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东西,但我总感觉,脱离人的驾驾驶后,安全性不会很高的。可能是我老思想了,但我还是更相信人的判断,自动驾驶作为一个辅助技术还是不错的。”
如果我还赶得上,没准还真可以考虑买一台试试,毕竟年纪大了,手脚不行了,自动驾驶肯定比我现在开得好吧?跑长途什么的也不累。但我还是希望那个时候的车能有个车的样子,别太科幻,方方正正的挺好的,起码还能给我们这些老一代的司机们留点念想你说是不?
小结:你爸爸还是你爸爸!/经验的传承和新时代的融合
听爸爸讲,那过去的事情~
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当时的用车环境还是学车经历,都和如今相差很大,听了这么多爸爸们的学车练车经历,不光是被他们那时候的师徒情谊所感动,那时候的人对于学车这事儿的重视程度也让我感触颇深,别看只是个学车,在我看来真是一段如同“兄弟连”一般的难忘经历。
父辈的经验不能扔
经常听老爸叨叨我,开车怎么怎么不规矩,停个车位为什么不停正一点,在对话了这么多爸爸们以后,才会明白,其实不是他们太事儿,而是我们太不讲究,那个时候和如今不同,汽车还是个奢侈品,有车的人少,开车的人也少,学车开车都是有着不小的门槛的,也正是这样,他们那个时候都练就了很扎实的基本功,且对于驾驶中涉及到的一些公德心之类的很是遵守和讲究。这是如今的很多新司机们所缺失的。
新时代下的新逻辑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就像父辈时代道路环境简单,车少一样,如今的时代虽然车子多了,道路复杂了,但与之配套的“软件”也很给力。我一直认为,父辈的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如何与现今的时代特性相结合,用父辈们的经验和德行弥补我们的不足,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最后!感谢这些参与对话的爸爸们!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希望我们可以在父辈的精神之下变成更加优秀的老司机。(文/图 汽车之家 任博 漫画设计/ 刘彬)